【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CT扫描数据驱动的材料原位力学性能模型构建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
CT
扫描数据驱动设备
,具体为基于
CT
扫描数据驱动的材料原位力学性能模型构建系统
。
技术介绍
[0002]CT
是用
X
射线束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
X
射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
/
数字转换器
(analog/digital converter)
转为数字,输入计算机处理
。
[0003]但现有技术中,目前在运用
CT
进行扫描数据分析构建力学性能模型的使用过程,无法保障同一试样在不同应力条件下的力学实验结果,因此无法使得操作人员可以直观了解相关力学性能的结构特征,整体使用效果性低,不足以满足现有需求,因此就需要提出一种新的基于
CT
扫描数据驱动的材料原位力学性能模型构建系统
。
专利技术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基于
CT
扫描数据驱动的材料原位力学性能模型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滑动台座
(1)
,所述滑动台座
(1)
的顶部滑动连接有移动实验台
(2)
,所述移动实验台
(2)
的顶部侧端安装设置有
CT
扫描组件
(3)
,所述移动实验台
(2)
的顶部中心端开设有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的内部紧固安装有调节组件
(7)
,且所述滑动台座
(1)
的左侧内部中心端安装有调节导轨
(23)
,所述调节导轨
(23)
带动所述移动实验台
(2)
在所述滑动台座
(1)
的顶部表面上进行滑动调节,所述移动实验台
(2)
的左侧端顶部安装设置有力学实验室
(22)
,所述力学实验室
(22)
的顶部安装设置有驱动器
(13)
,所述驱动器
(13)
的底部贯通所述力学实验室
(22)
连接有单轴压缩机
(14)
,所述力学实验室
(22)
的内侧两端安装设置有共振组件
(15)
,且所述力学实验室
(22)
的侧端闭合连接有操作机体
(8)
,所述操作机体
(8)
的左右两端均对称安装设置有微波发生器
(12)
,且所述操作机体
(8)
的边侧安装设置有分布式阵列处理机
(20)
,所述分布式阵列处理机
(20)
的内部通过安装设置的转换器连接设置有处理显示器
(21)
,且所述力学实验室
(22)
的中心端底壁表面开设有操作滑槽
(27)
,所述操作滑槽
(27)
的边侧等分安装设置有多组光纤位置传感器,所述操作滑槽
(27)
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控制调节组件
(28)
,且所述操作机体
(8)
的边侧表面安装设置有粒子发射机体
(16)
,所述粒子发射机体
(16)
的侧端表面设置有粒子检测端
(9)
,且所述粒子发射机体
(16)
的表面上分别连通有同性粒子发射通道
(10)
和异性粒子发射通道
(25)
,且所述同性粒子发射通道
(10)
和异性粒子发射通道
(25)
的外部均安装设置有粒子加速器
(26)
,所述同性粒子发射通道
(10)
和异性粒子发射通道
(25)
的侧端连通设置有
3D
打印机体
(19)
,所述
3D
打印机体
(19)
的内部顶端安装设置有激光打印端
(24)
,所述
3D
打印机体
(19)
的下方安装设置有送粉结构
(17)
,所述送粉结构
(17)
的底部安装设置有成型缸
(18)
,且所述
3D
打印机体
(19)
的外部连通设置有送料端
(6)。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
CT
扫描数据驱动的材料原位力学性能模型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调节组件
(28)
包括单轴杆
(281)
,所述单轴杆
(281)
的外部固定套设安装有安装衔接座
(282)
,所述安装衔接座
(282)
的前端底壁表面安装设置有伺服控制电机
(283)
,且所述安装衔接座
(282)
的前侧槽端内部安装设置有主动齿轮
(284)
,所述主动齿轮
(284)
的左右两端分别啮合连接有第一顺向齿轮
(285)
和第二顺向齿轮
(286)
,所述第一顺向齿轮
(285)
和第二顺向齿轮
(286)
的侧边齿角端啮合连接有两组齿条
(287)
,且两组所述齿条
(287)
紧固安装在操作滑槽
(27)
的内壁表面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
CT
扫描数据驱动的材料原位力学性能模型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振组件
(15)
包括接线管
(151)
,所述接线管
(151)
的侧端安装设置有次声波发生器
(152)
,所述次声波发生器
(152)
的侧端安装设置有双轴气动气缸
(153)。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
CT
扫描数据驱动的材料原位力学性能模型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轴气动气缸
(153)
的侧端紧固连接有转轴座
(154)
,所述转轴座
(154)
的侧端表面设置安装有转支臂
(155)
,所述转支臂
(155)
的侧端连接设置有次声波调频器
(156)
,所述次声波调频器
(156)
的表面上安装设置有声源端
(157)
,所述声源端
(157)
通过线路和次声波发生器
(152)
连接设置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
CT
扫描数据驱动的材料原位力学性能模型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体
(8)
的表面上贯通开设有横向槽
(29)
,所述横向槽
(29)
的内部和调节导轨
(23)
安装固定,且所述横向槽
(29)
和移动实验台
(2)
滑动连接
。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
CT
扫描数据驱动的材料原位力学性能模型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CT
扫描组件
(3)
包括扫描机体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磊,顾周越,王潘丁,陆晓峰,李明轩,刘杨,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