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管探伤用喷墨防漏墨粘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73040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铜管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铜管探伤用喷墨防漏墨粘墨装置,包括控制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管探伤用喷墨防漏墨粘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铜管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铜管探伤用喷墨防漏墨粘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制冷用铜管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不可避免的生产过程缺陷

而这些缺陷如不加甄别,常规使用,会导致制冷系统发生泄漏

所有制冷用铜管在生产厂家交付客户使用前都会对铜管进行缺陷探伤检测

探伤检测完成后,铜管缺陷通过探伤仪探出后,采用喷枪或者其它气动雾化装置将墨水进行雾化后,然后将墨水喷到铜管表面进行附着,墨水附着的长度覆盖范围即为铜管表面存在缺陷的范围区域

[0003]探伤标记用的工具,一般采用2‑3把喷枪,对铜管对应缺陷圆周的
360
°
范围进行覆盖

探伤缺陷标记,一般采用黑色墨水或其它能够明显与铜管颜色区别的墨水来对缺陷进行覆盖标记,在铜管使用时将覆盖标记的一段铜管进行分离报废,避免有缺陷的铜管发生非预期的使用,导致泄露等问题的发生

[0004]探伤喷枪的长期使用,即使在喷枪良好的过程维护和良好的产品检验等工艺执行下,在现阶段的大批量高速的生产节奏下,喷枪也会发生异常或产生故障,墨水通过喷枪喷嘴发生非预期的泄露,然后直射到铜管表面,粘附到铜管表面,一般表现为线状粘附或点状形成局部面粘附

[0005]粘附的位置,根据喷枪雾化喷射的角度不同,发生漏墨的区域位置不同,如发生漏墨到铜管表面粘附的区域位于铜管盘管的下侧或内侧,导致该类异常会无法有效被识别检出,从而流转到客户使用现场,造成焊接各种焊接不良,形成泄露

[0006]现阶段行业内防止该类漏墨问题发生的处理办法:
[0007]1、
制定规范,对喷枪进行有效维护,防止喷枪发生非预期的漏墨,粘附到铜管表面;
[0008]2、
铜管表面下料后喷墨表面检验喷墨质量

一般从两个方面进行检验:
a、
查看喷墨覆盖的面积和长度;
b、
查看未喷墨区域是否有非探伤喷墨的墨水覆盖到铜管表面

两方面检验一般采用人工肉眼检查及设备自动对比识别喷墨质量的方法

两种办法都存在弊端:当漏墨位置位于盘管下侧或内侧时人工识别办法无法有效识别;当墨水覆盖面积或覆盖颜色与铜管颜色对比差异不足时,设备自动对比识别喷墨质量无法有效识别

[0009]喷枪漏墨到铜管表面粘附的状态,恰是上述检验行为或预防异常的手段不能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管探伤用喷墨防漏墨粘墨装置,以解决喷枪漏墨导致墨水粘附在铜管表面,造成焊接不良,甚至造成泄漏的问题

[0011]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铜管探伤用喷墨防漏墨粘墨装置,包括控制器

喷墨箱体以及与控制器连接的喷墨机构和隔离机构,所述喷墨箱体的两侧分
别设有用于通过铜管的第一通孔;所述喷墨机构位于喷墨箱体内并用于对铜管进行喷墨;所述隔离机构包括隔离套筒

横向驱动结构和竖向调节结构;所述铜管能够穿过所述隔离套筒,所述竖向调节结构用于调节所述铜管竖向位置;所述横向驱动结构用于带动所述隔离套筒横向移动,实现铜管上喷墨位置的隔离与打开

[0012]进一步,所述隔离机构还包括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安装在喷墨箱体的内侧,所述第一定位件用于对所述隔离套筒的横向位置进行定位,所述第二定位件用于对所述横向驱动结构的行程进行定位

[0013]进一步,所述竖向调节结构包括连接杆

螺杆

上螺母

下螺母和连接架,所述横向驱动结构与所述连接架连接,所述连接架上设置有竖向的第二通孔,所述螺杆能够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所述连接杆的上下两侧分别与螺杆和隔离套筒连接;所述上螺母和下螺母分别位于连接架的上下两侧且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所述上螺母和下螺母的端面面积大于第二通孔的开口面积

[0014]进一步,探伤装置上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用于安装所述横向驱动结构,所述安装架上还设有导向杆,所述连接架上设有横向的第三通孔,所述导向杆滑动连接在第三通孔内

[0015]进一步,还包括墨水回收机构;所述墨盒回收装置包括漏斗状的回收管体,所述回收管体的大径端位于喷墨位置和喷墨机构喷口的下方;所述喷墨箱体的底部设有第四通孔,所述回收管体的小径端穿过所述第四通孔并固定在第四通孔内;所述回收管体的小径端设有第一阀门

[0016]进一步,所述回收管体和隔离套筒均采用疏水疏油的材料

[0017]进一步,还包括用于清洗喷墨箱体的清洗机构,所述清洗机构位于所述横向驱动结构的下方;所述喷墨箱体为圆柱结构;所述清洗机构包括刷洗结构

竖向驱动结构和旋转驱动结构,所述竖向驱动结构用于带动刷洗结构竖向移动,所述旋转驱动结构用于带动所述刷洗结构沿所述喷墨箱体的内壁转动,所述刷洗结构用于对所述喷墨箱体的内壁进行刷洗;所述喷墨箱体的上侧设有环形的出水槽,所述出水槽上设有若干出水口;所述喷墨箱体的底部设有漏水口,所述漏水口上设有第二阀门

[0018]进一步,所述旋转驱动结构包括内齿圈

齿轮

安装座和旋转驱动件,所述安装座固定在所述竖向驱动结构上,所述安装座设有两组且分别位于所述喷墨箱体的两侧;所述安装座上开有圆弧槽,所述内齿圈的外部滑动连接在所述圆弧槽内;所述齿轮与内齿圈啮合;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安装杆,所述旋转驱动件安装在所述安装杆上,所述旋转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齿轮转动;所述内齿圈的下侧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下侧与所述刷洗结构连接

[0019]进一步,所述喷墨箱体的底部设为倾斜结构,所述漏水口位于所述倾斜结构低的一侧

[0020]进一步,所述刷洗结构包括上清洗刷

下清洗刷以及连接上清洗刷和下清洗刷的弹性件

[0021]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常规状态下,横向驱动结构驱动隔离套筒对喷墨机构喷墨线路上的位置进行隔离

当探伤装置检测出缺陷信号,将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横向驱动结构移动,带动隔离套筒完全打开,随后启动喷墨机构进行喷墨

当隔离套筒
位置没有达到设定位移
(
位置
)
或横向驱动结构未达到设定行程时,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会给出电信号,与设备进行联动,发出报警的同时,进行设备停机处理

[0022]喷墨机构从喷口漏出的墨水或从喷口喷出的部分墨水会流到回收管体内进行收集,可以打开第一阀门对墨水进行收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铜管探伤用喷墨防漏墨粘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

喷墨箱体
(2)
以及与控制器连接的喷墨机构和隔离机构,所述喷墨箱体
(2)
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通过铜管
(3)
的第一通孔
(14)
;所述喷墨机构位于喷墨箱体
(2)
内并用于对铜管
(3)
进行喷墨;所述隔离机构包括隔离套筒
(12)、
横向驱动结构
(4)
和竖向调节结构;所述铜管
(3)
能够穿过所述隔离套筒
(12)
,所述竖向调节结构用于调节所述铜管
(3)
竖向位置;所述横向驱动结构
(4)
用于带动所述隔离套筒
(12)
横向移动,实现铜管
(3)
上喷墨位置的隔离与打开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管探伤用喷墨防漏墨粘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机构还包括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安装在喷墨箱体
(2)
的内侧,所述第一定位件用于对所述隔离套筒
(12)
的横向位置进行定位,所述第二定位件用于对所述横向驱动结构
(4)
的行程进行定位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管探伤用喷墨防漏墨粘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调节结构包括连接杆
(6)、
螺杆
(7)、
上螺母
(9)、
下螺母
(10)
和连接架
(8)
,所述横向驱动结构
(4)
与所述连接架
(8)
连接,所述连接架
(8)
上设置有竖向的第二通孔,所述螺杆
(7)
能够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所述连接杆
(6)
的上下两侧分别与螺杆
(7)
和隔离套筒
(12)
连接;所述上螺母
(9)
和下螺母
(10)
分别位于连接架
(8)
的上下两侧且与所述螺杆
(7)
螺纹连接;所述上螺母
(9)
和下螺母
(10)
的端面面积大于第二通孔的开口面积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铜管探伤用喷墨防漏墨粘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探伤装置
(1)
上安装有安装架
(5)
,所述安装架
(5)
用于安装所述横向驱动结构
(4)
,所述安装架
(5)
上还设有导向杆,所述连接架
(8)
上设有横向的第三通孔,所述导向杆滑动连接在第三通孔内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管探伤用喷墨防漏墨粘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墨水回收机构;所述墨盒回收装置包括漏斗状的回收管体
(13)
,所述回收管体
(13)
的大径端位于喷墨位置和喷墨机构喷口的下方;所述喷墨箱体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庭铭谢泳李耿刘盛颜波张贵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海亮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