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植被碳储量统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72754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城市植被碳储量统计方法,包括:基于目标城市的数字地图构建碳储量计算模型;收集公园景观设计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植被碳储量统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碳储量统计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城市植被碳储量统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针对城市区域碳储量估算的方法主要分为样地清查法

遥感反演

涡度相关法等

[0003]其中,样地清查法是通过实地设立样地,运用皆伐法

平均生物量法

随机抽样法

材积转换法等测树学方法对森林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生物量的测定,进而估算森林碳储量

样地清查法基于城市山区及野外实地调查,得到的结果精度高,且相关参数研究较为全面;但该方法耗时长,耗费人力巨大,不适合大范围计算

[0004]遥感反演法如光能利用率模型

生理过程模型等多用于大尺度区域碳汇量估算方法,虽然遥感反演算法相较于样地清查法工作量小,且可进行时序分析,但遥感反演法所需数据,包括遥感影像

气候数据

太阳辐射数据,以及样地调查数据等,较为复杂,数据要求较高,不适宜用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过程中快速的估算要求

[0005]涡度相关法需要用昂贵且精密的仪器对树冠层
CO2浓度和风速风向进行监测,从而计算相应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量

涡度相关法可以实时监测,监测范围小,但成本高,技术要求高,只适宜科学研究使用,不适宜城市道路绿地固碳监测
>。
[0006]在实际的城市公园

小区

道路绿地碳储量计算中,上述三类方法中,样地清查和遥感反演法过于复杂,所需数据

参数以及计算过程较多,而涡度相关法对于周围环境及技术理论要求较高,不适宜用于城市公园

小区等实践项目应用,因此,建立一种能够在城市建成环境绿地系统规划设计层面快速使用的估算城市绿地碳储量的方法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正是基于现有技术的上述需求而提出的,本专利技术针对由于城市植被分布零散,且城市绿地植被碳储量估算难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城市绿地植被碳储量统计方法

[0008]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9]一种城市植被碳储量统计方法,包括:
[0010]1)基于目标城市的数字地图构建碳储量计算模型,目标城市的数字地图包括:公园分布图,小区分布图

道路等级以及道路分布图;
[0011]2)根据公园分布图对应收集公园景观设计图,根据小区分布图对应收集小区景观设计图;根据道路等级以及道路分布图对应收集道路景观设计图;将公园景观设计图

小区景观设计图和道路景观设计图更新到碳储量计算模型中;
[0012]3)从公园景观设计图

小区景观设计图以及道路景观设计图中提取植被数据,并依据植被类型将植被分为以下类别:乔木林

灌木林

竹林及其他林地,按照植被类型分别获取相对应类别的优势树种;
[0013]4)根据亚米级卫星影像及数字地图按照经验回归模型获得所处植被覆盖的面积

植被的胸径以及高度

植被的类别,并按照生物量经验回归模型计算生物量,结合对应优势树种含碳系数及区域类别权重综合计算得到目标城市的绿地系统碳储量值

[0014]可选地,步骤2)完成后,获取对应区域的亚米级卫星遥感影像,与对应区域的公园景观设计图

小区景观设计图以及道路景观设计图,进行相似度匹配;并提取对应植被数量

相应的树高和胸径,匹配包括不同种类植被覆盖区域的边界的相似度计算,根据匹配结果修正公园景观设计图

小区景观设计图以及道路景观设计图

[0015]可选地,公园景观设计图

小区景观设计图以及道路景观设计图包括:植被种类

植被数量以及植株分布区域

[0016]可选地,步骤3)中:
[0017]乔木林包括:具有明显直立的主干,高在 3
米以上,郁闭度
0.2
以上的乔木树种组成的片林或林带;
[0018]灌木林包括:不具主干,由地面分出多数枝条,或虽具主干而其高度不超过3米,由灌木树种或因生境恶劣矮化成灌木型的乔木树种以及胸径小于2厘米的小杂竹丛组成的植被;
[0019]竹林包括由胸径2厘米以上的竹类植物构成,郁闭度
0.2
以上的林地;
[0020]其他林地指除上述乔木林

灌木林及竹林之外的林地;
[0021]优势树种指在主林层中,数量最多,盖度最大,对森林环境作用最明显,并对森林生态环境起指示作用的树种

[0022]可选地,步骤4)中,根据步骤3)获取各城市公园

各小区

各道路所对应的优势树种,按照异速生长方程公式计算植被类别对应的地上生物量及地下生物量,综合获得对应城市的乔木林

灌木林

竹林以及其他林的生物量

[0023]可选地,步骤4)中,综合计算得到目标城市的绿地系统碳储量值,包括:
[0024]根据植被覆盖的面积以及高度计算得到不同植被的空间体积,综合不同类别的植被对应树种含碳系数计算碳储量,将所述类别的碳储量与目标城市所属各区域类别权重的乘积得到区域林地碳储量值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数字地图和亚米级卫星影像获得植被覆盖情况,能够准确统计存在高度空间上套植的多种植被的覆盖情况,综合统计碳储量,从而避免传统的碳储量计算的需要多次多处采样,且避免了由于植被套植而卫星采样仅能采到高大乔木的植被覆盖情况,而无法统计底层空间的灌木,从而导致统计不准确的问题

相比于现有技术,操作更简单,统计更全面,结果更准确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城市植被碳储量统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更好的解释本专利技术,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描述

[0028]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

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
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

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清楚

透彻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并且能够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城市植被碳储量统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基于目标城市的数字地图构建碳储量计算模型,所述目标城市的数字地图包括:公园分布图

小区分布图

道路等级以及道路分布图;2)根据所述公园分布图对应收集公园景观设计图,根据所述小区分布图对应收集小区景观设计图;根据所述道路等级以及道路分布图对应收集道路景观设计图;将公园景观设计图

小区景观设计图和道路景观设计图更新到所述碳储量计算模型中;3)从所述公园景观设计图

小区景观设计图以及道路景观设计图中提取植被数据,并依据植被类型将植被分为以下类别:乔木林

灌木林

竹林及其他林地,按照所述植被类型分别获取相对应类别的优势树种;4)根据亚米级卫星影像及数字地图按照经验回归模型获得植被覆盖的面积

植被的胸径以及高度

植被的类别,并按照生物量经验回归模型计算生物量,结合对应树种含碳系数及区域类别权重综合计算得到目标城市的绿地系统碳储量值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完成后,获取对应区域的亚米级卫星遥感影像,与对应区域的公园景观设计图

小区景观设计图以及道路景观设计图,进行相似度匹配;提取对应植被数量

相应的树高和胸径,所述匹配包括不同种类植被覆盖区域的边界的相似度计算,根据匹配结果修正所述公园景观设计图

小区景观设计图以及道路景观设计图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克旭尹捷徐彬仁李怀瑞郭东宸王伟田启明尹文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英视睿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