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机后置双风道双制冷系统主机融合体及其设备平台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72357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风机后置双风道双制冷系统主机融合体及其设备平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机后置双风道双制冷系统主机融合体及其设备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
,尤其涉及一种风机后置双风道双制冷系统主机融合体及其设备平台


技术介绍

[0002]空气能热水器的热量源于空气,空气能热水器冷凝器的放热量,主体是蒸发器从空气中吸取的热量;热水器主机蒸发器不能对环境大气有效通风,导致蒸发器出风在设备平台的小空间内部循环短路,造成设备平台小空间温度持续下降,反过来又进一步造成蒸发器蒸发压力降低

制热量严重衰减;低温季节这种现象更为严重,热水器的热泵主机退化为一只电热管

[0003]如图1所示,建筑设计师

业主和社会对建筑物外立面视觉效果的追求,导致设备平台上空调主机被外立面百叶窗隐藏起来,风路后进前出的经典空调主机对楼外大气环境的排风受到阻碍

换热性能出现严重衰减;中速排风
(7m/s
以下
)
空调主机对设备平台外大气环境的排风受到阻碍,排风静压升高

排风速度降低

风量减少,已经减少的排风风量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气流被百叶窗阻拦返回设备平台又被外换热器再次吸入造成气流短路,排风穿越外立面百叶窗射入环境大气扩散稀释效果受到严重抑制

致使空调主机夏天制冷运行时外换热器冷凝压力过高冷凝液过冷不足

冬天制热运行时外换热器蒸发压力过低制冷剂循环量大幅衰减,空调器作为热量搬运工的任务无法足额完成,设备平台上的空调主机性能相比实验室数据出现大幅降低

[0004]家用中央空调主机和空气能热水器,当下已经成为精装房设备平台上的标准配置;归纳起来,经典家用中央空调主机和空气能热水器,还存在着如下问题:
[0005]①
设备平台上空调主机空气能热水器性能衰减
[0006]处在设备平台外立面百叶窗后面的空调主机

空气能热水器主机对楼外大气环境的排风受到阻碍,排风穿越外立面百叶窗射入环境大气扩散稀释效果受到严重抑制,致使空调主机夏天制冷运行时外换热器冷凝压力过高冷凝液过冷不足

冬天制热运行时外换热器蒸发压力过低制冷剂循环量大幅衰减,空调器空气能热水器作为热量搬运工的任务无法足额完成,设备平台上的空调主机空气能热水器的热工性能相比实验室数据出现大幅降低

[0007]②
设备资源重复配置
[0008]空调主机与空气能热水器主机都是蒸汽压缩式制冷设备,不仅工作原理相同,其机电结构也十分相近,都是压缩机驱动的由压缩机

冷凝器

节流阀

蒸发器连接而成的氟路系统,以及风机

水泵驱动的高温热源介质系统

低温热源介质系统

[0009]在狭小的设备平台空间里,如此配置两套物理上相互独立的原理相同

结构相近的空调主机设备和热泵热水设备,是制冷设备资源的重复配置,是制冷设备资源的浪费

[0010]③
设备平台无效低效面积增加
[0011]家用中央空调主机和空气能热水器
(
包括主机和水箱
)
,已经成为住宅设备平台上
的标准配置;
[0012]住宅设备平台上由于空调主机

空气能热水器等设备作为独立单元需要分散布置,并且还要为采用后进前出

侧进侧出风路结构的空调主机的设置于后侧的外换热器预留进风通道,为空气能热水器主机蒸发器预留进风和出风通道,造成设备平台上中央空调主机

空气能热水器主机及水箱等设备之间距离增加,无效低效面积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13]为解决上述的现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机后置双风道双制冷系统主机融合体;
[0014]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风机后置双风道双制冷系统主机融合体的设备平台

[001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6]一种风机后置双风道双制冷系统主机融合体,包括壳体
、2
组设置于壳体内的制冷剂循环系统,以及排风腔;所述制冷剂循环系统包括外换热器和压缩机;
[0017]每组制冷剂循环系统具有独立的外换热器负压腔,所述外换热器负压腔由包括外换热器

部分壳体和背板组成;
[0018]所述背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外换热器负压腔的排风口,所述排风口设有风机,所述排风口连通排风腔,所述排风腔的出风口与所述壳体的进风口同侧设置;所述外换热器为外换热器负压腔的进风口

[0019]进一步地,所述排风腔的出风口朝向壳体的短边侧

[0020]进一步地,所述外换热器为水平截面
V
字型翅片管换热器总成或锯齿状折线型翅片管换热器总成;所述水平截面
V
字型翅片管换热器总成包括至少2个平板式翅片管换热器;或者是由平板式翅片管换热器弯曲而成的
V
型翅片管换热器组成;或者是由平板式翅片管换热器和所述由平板式翅片管换热器弯曲而成的
V
型翅片管换热器组成;所述水平截面
V
字型翅片管换热器总成垂直于翅片长边的断面为折线型

[0021]所述平板式翅片管换热器的翅片长边设置在水平风道中的竖直方向或接近于竖直方向

[0022]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截面
V
字型翅片管换热器总成垂直于翅片长边的断面为
V

、N
型,或由至少2个垂直于翅片长边断面为
V
型翅片管换热器连续布置构成

[0023]优选地,所述水平截面
V
字型翅片管换热器总成的垂直于翅片长边的断面为
W
型;优选地,所述
V
型翅片管换热器的顶角
α

15
°

110
°

[0024]优选地,所述
V
型翅片管换热器的顶角
α

30
°

90
°

[0025]优选地,所述
V
型翅片管换热器的顶角
α

30
°

60
°

[0026]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截面
V
字型翅片管换热器总成垂直于翅片长边的断面的一侧为换热器进风面,另一侧为换热器出风面;出风面属于外换热器负压腔区域

[0027]进一步地,进风气流的入射面为每一个平板式翅片管换热器,进风气流与每一个平板式翅片管换热器上每一张翅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风机后置双风道双制冷系统主机融合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
、2
组设置于壳体内的制冷剂循环系统,以及排风腔;所述制冷剂循环系统包括外换热器和压缩机;每组制冷剂循环系统具有独立的外换热器负压腔,所述外换热器负压腔由包括外换热器

部分壳体和背板组成;所述背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外换热器负压腔的排风口,所述排风口设有风机,所述排风口连通排风腔,所述排风腔的出风口与所述壳体的进风口同侧设置;所述外换热器为外换热器负压腔的进风口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风机后置双风道双制冷系统主机融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换热器为水平截面
V
字型翅片管换热器总成或锯齿状折线型翅片管换热器总成;所述水平截面
V
字型翅片管换热器总成至少2个平板式翅片管换热器;或者是由平板式翅片管换热器弯曲而成的
V
型翅片管换热器组成;或者是由平板式翅片管换热器和所述由平板式翅片管换热器弯曲而成的
V
型翅片管换热器组成;所述水平截面
V
字型翅片管换热器总成垂直于翅片长边的断面为折线型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风机后置双风道双制冷系统主机融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状折线型翅片管换热器总成由若干个平板式翅片管换热器或
V
型翅片管换热器中的一种或两种,与若干个隔板组合而成;锯齿状折线型翅片管换热器总成在垂直于翅片长边截面上呈锯齿状折线型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风机后置双风道双制冷系统主机融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状折线型翅片管换热器总成垂直于翅片长边的断面为
N
型,或由垂直于翅片长边的断面为
V
型翅片管换热器与隔板和平板式翅片管换热器构成的
W
型;或为由
V
型翅片管换热器与2个隔板和2个平板式翅片管换热器构成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风机后置双风道双制冷系统主机融合体,其特征在于,2个所述外换热器负压腔呈上下布置或左右并排布置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风机后置双风道双制冷系统主机融合体,其特征在于,2组设置于壳体内的2个锯齿状折线型翅片管换热器总成,均连通空调系统压缩机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风机后置双风道双制冷系统主机融合体,其特征在于,2组设置于壳体内的2个锯齿状折线型翅片管换热器总成,分别连通空调系统压缩机和空气能热水器主机压缩机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风机后置双风道双制冷系统主机融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设置有至少2个排风口;每个排风口处均设有风机,构成风机墙;优选地,所述风机采用离心风机或轴流风机;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离心风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世山詹飞龙李成伟刘玉恩韦林林宗鹏鹏诸葛水明马骥王媛薛必远徐言先王恒熊爱莲周颖许光亚吴飞飞刘晓兰王庆伦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万二二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