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机低位设置的空调主机空气能热水器主机融合体及其设备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2245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高效节能空调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风机低位设置的空调主机空气能热水器主机融合体及其设备平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机低位设置的空调主机空气能热水器主机融合体及其设备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高效节能空调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风机低位设置的空调主机空气能热水器主机融合体及其设备平台


技术介绍

[0002]现在,家用中央空调主机和空气能热水器,已经成为精装房设备平台上的标准配置

空调主机外换热器模块的风路结构,都是标志性的面向开放式大气环境的“侧面背面大面积低速进风
+
正面多风机中速排风
+
风路侧进侧出”的范式

[0003]已经成为精装房设备平台上的标准配置的家用中央空调主机和空气能热水器,存在着如下问题:
[0004]①
设备资源重复配置
[0005]空调主机与空气能热水器主机都是蒸汽压缩式制冷设备,不仅工作原理相同,其机电结构也十分相近,都是压缩机驱动的由压缩机

冷凝器

节流阀

蒸发器连接而成的氟路系统,以及风机

水泵驱动的高温热源介质系统

低温热源介质系统

[0006]在狭小的设备平台空间里,如此配置两套物理上相互独立的原理相同

结构相近的空调主机设备和热泵热水设备,是制冷设备资源的重复配置,是制冷设备资源的浪费

[0007]②
设备平台无效低效面积增加
[0008]家用中央空调主机和空气能热水器
(
包括主机和水箱
)
,已经成为住宅设备平台上的标准配置;
[0009]住宅设备平台上由于空调主机

空气能热水器等设备作为独立单元需要分散布置,并且还要为采用后进前出

侧进侧出风路结构的空调主机的设置于后侧的外换热器预留进风通道,为空气能热水器主机蒸发器预留进风和出风通道,造成设备平台上中央空调主机

空气能热水器主机及水箱等设备之间距离增加,无效低效面积增加

[0010]③
空调热泵

空气能热水器制热能效比降低,低温季节更甚
[0011]技术早已成熟而市场却迟迟不能启动的空气能热水器,普及速度大大加快

但是,现实精装房项目中,空气能热水器主机与水箱在设备平台上的安装位置具有随意性,基本上见缝插针,无力解决热水器主机吸热蒸发器的对环境通风问题

[0012]热泵空调

空气能热水器的热量源于空气,热泵空调

空气能热水器冷凝器的放热量,主体是蒸发器从空气中吸取的热量

近年来,建筑设计师加强了建筑物及设备平台外立面的装饰性;当建筑设计师为了建筑物外立面视觉效果而在设备平台上用百叶窗把空调主机空气能热水器主机隐藏起来时,中速排风
(7m/s
及以下
)
热泵空调

空气能热水器主机对楼外大气环境的排风受到阻碍,排风穿越外立面百叶窗射入环境大气扩散稀释效果受到抑制,还有相当一部分外换热器排出气流被百叶窗阻拦返回设备平台又被吸入蒸发器造成气流短路,致使热泵空调

空气能热水器主机制热运行时蒸发压力过低制冷剂循环量大幅衰减,作为热量搬运工的任务无法足额完成,设备平台上的热泵空调

空气能热水器主机性能
相比实验室数据出现大幅降低

[0013]在寒冷低温季节,这种现象更为严重,热泵空调

空气能热水器的复杂热泵系统退化为一只电热管


技术实现思路

[0014]为解决上述的现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机低位设置的空调主机空气能热水器主机融合体;
[001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置风机低位设置的空调主机空气能热水器主机融合体的设备平台

[001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7]一种风机低位设置的空调主机空气能热水器主机融合体,包括壳体

至少2组设置于壳体内的制冷剂循环系统,所述制冷剂循环系统包括外换热器和压缩机;所有制冷剂循环系统共用一个外换热器以及外换热器负压腔;
[0018]所述外换热器设置于壳体的上部;所述风机与外换热器负压腔连通并设置于外换热器负压腔的下方;所述壳体下部设有风机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位于壳体的正面

[0019]进一步地,所述风机为轴流风机或离心风机

所述离心风机为后倾式外转子离心风机

[0020]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上部设有与外换热器适配的进风口;所述进风口设置于壳体的正面

侧面和
/
或背面

[0021]进一步地,所述外换热器负压腔由包括外换热器

部分壳体和底板组成;所述外换热器为外换热器负压腔的进风口;
[0022]所述底板为水平设置

倾斜设置或竖直设置;
[0023]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外换热器负压腔的排风口,所述排风口设有风机

[0024]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与竖直方向夹角
θ
为0~
90
°
;风机的电机轴与竖直方向夹角
λ
为0~
90
°
[0025]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为倾斜设置,底板与竖直方向夹角
θ

30

60
°
;风机的电机轴与竖直方向夹角
λ

30

60
°
;优选地,风机的电机轴与竖直方向夹角
λ

45
°

所述底板和风机设置于壳体内

[0026]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为水平设置,所述风机设置于外换热器负压腔的底部;所述风机的排风口朝向竖直向下;所述排风口设有排风腔连通至壳体的出风口

[0027]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为竖直设置于壳体的出风口,所述排风口和出风口合一,所述出风口设有风机;所述风机的排风口水平设置;所述底板和外换热器之间设有连通部

[0028]进一步地,所述外换热器负压腔内设有电气箱

[0029]进一步地,在所述壳体中外换热器负压腔

底板或排风腔的下方外侧通风盲区设有放置包括压缩机

气液分离器的氟路组件的压缩机腔;所述外换热器负压腔内侧通风盲区设有电气箱

[0030]进一步地,所述外换热器为水平截面
C
型翅片管外换热器

水平截面
L
型翅片管外换热器

水平截面平板型翅片管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风机低位设置的空调主机空气能热水器主机融合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

至少2组设置于壳体内的制冷剂循环系统,所述制冷剂循环系统包括外换热器和压缩机;所有制冷剂循环系统共用一个外换热器以及外换热器负压腔;所述外换热器设置于壳体的上部;所述风机与外换热器负压腔连通并设置于外换热器负压腔的下方;所述壳体下部设有风机出风口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风机低位设置的空调主机空气能热水器主机融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上部设有与外换热器适配的进风口;所述进风口设置于壳体的正面

侧面和
/
或背面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风机低位设置的空调主机空气能热水器主机融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换热器负压腔由包括外换热器

部分壳体和底板组成;所述外换热器为外换热器负压腔的进风口;所述底板为水平设置

倾斜设置或竖直设置;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外换热器负压腔的排风口,所述排风口设有风机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风机低位设置的空调主机空气能热水器主机融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为倾斜设置,所述倾斜设置为底板与竖直方向夹角
θ
为0~
90
°
;风机的电机轴与竖直方向夹角
λ
为0~
90
°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风机低位设置的空调主机空气能热水器主机融合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中外换热器负压腔

底板或排风腔的下方外侧通风盲区设有放置包括压缩机的氟路组件的压缩机腔;所述外换热器负压腔内侧通风盲区设有电气箱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风机低位设置的空调主机空气能热水器主机融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换热器为水平截面
C
型翅片管外换热器

水平截面
L
型翅片管外换热器

平板型翅片管外换热器

水平截面
V
字型翅片管换热器总成或锯齿状折线型翅片管换热器总成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风机低位设置的空调主机空气能热水器主机融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管换热器包括翅片板和换热管;若干张互相平行并相隔一定间距的翅片板组成翅片组;沿垂直于翅片板的方向穿设换热管;沿翅片板短边方向,并排平行设置至少2组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世山李成伟诸葛水明詹飞龙韦林林刘玉恩马骥王媛薛必远王恒宗鹏鹏熊爱莲周颖许光亚吴飞飞徐言先刘晓兰王庆伦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万二二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