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重机自动锚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72238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起重机自动锚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具体包括锚定座纵向驱动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起重机自动锚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起重机
,特别是一种起重机自动锚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门式起重机是一种常用于港口码头的起重设备,由于港口码头经常遭遇大风天气,门式起重机必须具有足够的制动能力

现有的制动技术能够将大车车轮进行可靠制动,但是在强风作用下,起重机在车轮制动的前提下有可能被风力推着沿轨道纵向滑动,因此,将起重机锚定是在强风天气下实现起重机可靠固定的有效方法

锚定装置作为一种抗风防滑的安全装置,一般固定安装在门式起重机的下横梁下方,锚定坑是布置在起重机泊位处地面的预留坑,起重机上的锚定装置与码头上的锚定坑结合使用能够起到抗风防滑的作用

[0003]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锚定,也有些起重机配备了半自动锚定装置

但是,当司机移动起重机和自动锚定装置向锚定坑靠拢时,由于起重机质量大

惯性大,因此司机难以精准高效的将锚定板插入锚定坑内,司机往往需要反复地移动起重机才能将锚定板插入锚定坑内,这种方式效率低

自动化程度低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专利技术一种装置,使得锚定板能够精准高效地插入锚定坑内

为此技术人员开展了起重机锚定装置相关研究,公开号为“CN115973904A”的专利技术专利“一种起重机锚定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其原理是:当锚定装置不工作时,启动第二电动推杆
10
,将插板4提升到上升距离的极限位置处,然后启动第一电动推杆2将插板4横向移动,使得插板4的轴线与锚定架1上对应的安装孔
1.5
的轴线相重合;锚定装置准备工作时,首先由测距传感器6测量锚定装置距离码头锚定坑的偏差距离,启动第一电动推杆2,根据偏差距离左右调整插板4的位置,调整结束后,由第二电动推杆 10
将插板4插入到码头锚定坑内

该装置能够解决由于锚定板与锚定坑之间存在横向制造误差,导致锚定板不能顺利插入锚定坑中的问题

该装置是通过驱动第一电动推杆2将插板4横向移动,以弥补插板4与锚定坑之间的横向制造误差,但是,实际应用中往往是起重机停车不准确而导致锚定板与锚定坑之间存在纵向偏距,即如何使锚定板在纵向快速对准锚定坑是值得研究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起重机自动锚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用于解决起重机在进行锚定时,由于起重机惯性作用,使得锚定座中心难以准确与锚定坑中心对齐,从而使得锚定板难以精准高效插入锚定坑内的问题

通过测距传感器实时测量锚定座中心与锚定坑中心之间的偏距,配合锚定座纵向驱动机构

锚定座升降机构和锚定板升降机构的协调作用,能够使得锚定板精准高效的插入锚定坑内;通过锁紧机构的锁紧,保证起重机不会因外载荷过大而纵向移动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起重机自动锚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锚定座纵
向驱动机构

锚定座升降机构

锁紧机构

锚定座

锚定板升降机构和锚定板;该装置安装在起重机的下横梁上,下横梁下方还安装有大车运行机构;锚定坑是布置在起重机泊位处地面的预留坑,锚定装置与锚定坑结合使用能够起到抗风防滑的作用

[0006]所述的锚定座纵向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支座

第一缸体

第一活塞杆

滑道

第一连接板

滑块

行程限位开关

端板;第一支座和滑道固定安装在下横梁的侧面;第一缸体与第一支座铰接;第一活塞杆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与滑块通过螺栓连接;滑块能够在滑道内纵向移动;行程限位开关固定安装在滑道一端;端板与滑道的一端面通过螺栓连接

[0007]所述锚定座升降机构包括:第二支座

第二缸体

第二活塞杆

第二连接板;第二支座固定安装在滑块上;第二缸体与第二支座铰接;第二活塞杆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与锁紧机构的连接座

锚定座通过螺栓连接

[0008]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凹形板

凸形块

连接座;凹形板固定安装在下横梁的底部,且凹形板底部开有凹槽;凹槽和凸形块均为梯形结构,且凹槽尺寸与凸形块尺寸相适应;凸形块能够插入凹槽内并起锁紧起重机的作用;连接座与锚定座通过螺栓连接;凸形块固定安装在连接座上

[0009]所述锚定座包括:锚定座主体

测距传感器;锚定座主体两侧开有导向槽和限位槽;测距传感器固定安装在锚定座主体的底部

[0010]所述锚定板升降机构包括:第三支座

第三缸体

第三活塞杆

连杆;第三支座固定安装在锚定座主体内腔的上表面;第三缸体与第三支座铰接;第三活塞杆与固定安装在连杆上的第四支座铰接;连杆的两端从导向槽穿出;连杆的两端连接有锚定板;锚定板穿过限位槽,且锚定板与限位槽的宽度尺寸相适应

[0011]所述的一种起重机自动锚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定座纵向驱动机构和锚定座升降机构有两组,对称布置在下横梁的两侧面

[0012]所述的一种起重机自动锚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滑块触碰到行程限位开关时,凸形块中心与凹形板中的凹槽中心重合,即此时驱动第二活塞杆上升,凸形块能够完全嵌入进凹槽中

[0013]所述的一种起重机自动锚定装置,其特征在于:锚定装置的使用方法为:首先,移动大车运行机构将起重机及自动锚定装置向位于地面的锚定坑靠拢,锚定座的中心与锚定坑的中心最大偏距为
500 mm
;启动第二活塞杆推动连接座和锚定座下降,使得凹形板与凸形块相互完全分离;由测距传感器实时测量锚定座中心与锚定坑中心之间的偏距,根据测距传感器的信号启动第一活塞杆推动滑块沿着滑道纵向移动,从而带动锚定座纵向移动,并使得锚定座中心与锚定坑中心对齐;驱动第三活塞杆将锚定板插入锚定坑内,再移动大车运行机构推动滑块沿着滑道纵向移动,待滑块触碰到行程限位开关时,大车运行机构停止运动,此时凸形块中心与凹槽中心重合;启动第二活塞杆提升连接座和锚定座,使得凸形块嵌入到凹形板的凹槽中,如果凸形块嵌入到凹槽有错位情况下,通过具有相同梯度的凸形块和凹槽两侧边的挤压,能够使凸形块完全嵌入到凹槽中,使得起重机经过下横梁和锚定装置被固定在位于地面的锚定坑内,不会因外载荷过大导致起重机纵向移动;起重机需要解锚时,启动第三活塞杆,将锚定板提升并离开锚定坑,从而实现起重机能够沿着轨道自由纵向移动...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起重机自动锚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锚定座纵向驱动机构(3)

锚定座升降机构(4)

锁紧机构(5)

锚定座(6)

锚定板升降机构(7)和锚定板(8);该装置安装在起重机的下横梁(2)上,下横梁(2)下方还安装有大车运行机构(1);锚定坑(9)是布置在起重机泊位处地面的预留坑,起重机上的锚定装置与码头上的锚定坑(9)结合使用能够起到抗风防滑的作用;所述的锚定座纵向驱动机构(3)包括:第一支座(3‑1)

第一缸体(3‑2)

第一活塞杆(3‑3)

滑道(3‑4)

第一连接板(3‑5)

滑块(3‑6)

行程限位开关(3‑7)

端板(3‑8);第一支座(3‑1)和滑道(3‑4)固定安装在下横梁(2)的侧面;第一缸体(3‑2)与第一支座(3‑1)铰接;第一活塞杆(3‑3)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3‑5);第一连接板(3‑5)与滑块(3‑6)通过螺栓连接;滑块(3‑6)能够在滑道(3‑4)内纵向移动;行程限位开关(3‑7)固定安装在滑道(3‑4)一端;端板(3‑8)与滑道(3‑4)的一端面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锚定座升降机构(4)包括:第二支座(4‑1)

第二缸体(4‑2)

第二活塞杆(4‑3)

第二连接板(4‑4);第二支座(4‑1)固定安装在滑块(3‑6)上;第二缸体(4‑2)与第二支座(4‑1)铰接;第二活塞杆(4‑3)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4‑4);第二连接板(4‑4)与锁紧机构(5)的连接座(5‑3)

锚定座(6)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锁紧机构(5)包括:凹形板(5‑1)

凸形块(5‑2)

连接座(5‑3);凹形板(5‑1)固定安装在下横梁(2)的底部,且凹形板(5‑1)底部开有凹槽(5‑1‑1);凹槽(5‑1‑1)和凸形块(5‑2)均为梯形结构,且凹槽(5‑1‑1)尺寸与凸形块(5‑2)尺寸相适应;凸形块(5‑2)能够插入凹槽(5‑1‑1)内并起锁紧起重机的作用;连接座(5‑3)与锚定座(6)通过螺栓连接;凸形块(5‑2)固定安装在连接座(5‑3)上;所述锚定座(6)包括:锚定座主体(6‑1)

测距传感器(6‑2);锚定座主体(6‑1)两侧开有导向槽(6‑1‑1)和限位槽(6‑1‑2);测距传感器(6‑2)固定安装在锚定座主体(6‑1)的底部;所述锚定板升降机构(7)包括:第三支座(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聪何泽宇张维友梁奕普祁加勇任军辉冯宇辉陈望张明军唐伟东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