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退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无损除杂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72157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退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无损除杂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退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无损除杂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资源化利用
,具体涉及一种退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无损除杂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有机粘结剂的存在不仅使正极材料与集流体铝箔难以高效分离,还会给失效特征的研究带来实验误差或在原位修复反应中引发连续副反应,因此退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纯化预处理是后续资源化回收的前提

[0003]现有研究多采用机械分离

无氧热解

有氧焙烧

有机溶剂溶解等方式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进行分离提纯,然而机械分离法虽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材料与集流体的解离,但无法解决有机粘结剂残留的问题,并且由于粘结剂的存在直接机械法处理的分离效率较低;粘结剂在循环后会发生老化失效现象,导致原始性质改变,通过有机溶剂溶解法无法将其完全溶解,且电极片在制作时颗粒涂层经过压实致密化处理,颗粒间隙中的有机粘结剂也难以脱除;热处理法可实现有机粘结剂的热分解脱除,然而热处理温度过高时正极材料易与热解气体发生反应从而产生相变,影响了正极材料的性能及后续失效机理的分析

[0004]因此,需要开发一种高效无损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纯化技术,以规避有机杂质脱除过程中对正极材料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退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无损除杂的方法,本专利技术基于低温氧等离子灰化技术特性,提出将退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有机粘结剂进行高效无损化脱除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在脱除有机粘结剂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退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无损脱除粘结剂的方法,依次经历以下步骤:将退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放电拆解得到正极片,将正极片先采用低温氧等离子体预处理,促使正极材料颗粒间及正极材料与集流体铝箔之间的结合力降低,得到初步提纯的正极材料;再将初步提纯的正极材料通过采用短时间破碎
+
深度筛分的方式实现了正极材料颗粒间

以及正极材料与集流体之间的充分解离及分离富集,得到深度提纯的正极材料;将深度提纯的正极材料再次进行低温氧等离子体灰化处理,确保有机粘结剂完全脱除,最终获得了高纯度无损化正极材料,具体为:
[0008]一种退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无损除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S1、
将正极片送入低温氧等离子体反应器中,抽真空后通入高纯氧气,在低温氧等离子体氛围下对正极片中的粘结剂进行脱除,得到初步提纯的正极材料;正极片在进行等离子体处理前不需要进行粉碎,因为我们利用等离子体处理正极片是为了促进后续破碎过程正极材料与集流体铝箔的分离;
[0010]S2、
将步骤
S1
初步提纯的正极材料依次经破碎

筛分,获得深度提纯的正极材料:由于铝箔的延展性好,破碎后大部分的铝都是以大片状存在,而我们采用的短时间破碎避免了铝的过粉碎,因此后续通过筛分过程获得的正极材料
(10

30
μ
m)
中含有很少的铝,这部分铝在本申请中是不考虑将其脱除的,不过如果需要的话也可以采用碱把这部分铝给浸出来
(
正极材料不溶于碱
)

[0011]S3、
将步骤
S2
深度提纯的正极材料送入至低温氧等离子体反应器中,抽真空后通入高纯氧气,在低温氧等离子体氛围下对深度提纯的正极材料中的粘结剂进行最终脱除,得到高纯度无损正极材料粉末

[0012]优选的,所述步骤
S1
中的正极片为将退役锂离子电池放电后拆解得到

[0013]优选的,所述步骤
S1
中退役锂离子电池选自钴酸锂

锰酸锂

镍钴锰酸锂

镍钴铝锂中一种或几种

[0014]优选的,所述步骤
S1
中的粘结剂选自聚偏氟乙烯

聚丙烯腈或聚酰亚胺

[0015]优选的,所述步骤
S1
中进行粘结剂脱除时低温氧等离子体反应器内的条件为:于低温等离子体功率为
90

100W
,控制进氧量为5‑
30cm3/min
,低温等离子体灰化1‑
3h。
低温氧等离子体反应器的温度低于
150℃(
这个温度没法确定,低温在做实验的时候是感觉稍微有点烫,根据别人论文里面记载的是小于
150℃
;此外,由于
PVDF
的分解温度比较高,如果是常规的热处理温度要达到
500℃
左右才能脱除这些粘结剂
)。
[0016]优选的,所述步骤
S2
中对初步提纯的正极材料采用粉碎功率为
2kW
的万能破碎机进行粉碎,粉碎时间为5‑
10s。
[0017]优选的,所述步骤
S2
中筛分过
200

325


[0018]优选的,所述步骤
S3
中进行粘结剂深度脱除时低温氧等离子体反应器内的条件为:控制进氧量为5‑
30cm3/min
,低温等离子体功率为
70

100W
,低温等离子体灰化时间
0.5

2h。
[0019]优选的,所述步骤
S1、
步骤
S3
中高纯氧气的纯度
≥99.995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1]1、
低温氧等离子体灰化是一种可在较低温度下氧化分解有机质的技术

高频电场低压下的氧气分子放电而产生具有强氧化能力的氧等离子体,强氧化性的等离子体与有机质接触后,将有机质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等小分子物质;其优势在于当用于材料表面改性时,可在不改变材料本体无机结构性能的同时,改善材料表面性能

目前低温氧等离子体技术在材料表面改性

高分子材料

纺织纤维等方面已有广泛应用,并成为材料表面改性的研究热点方向,但在退役锂离子电池回收领域中未见报道,本申请首次创造性的采用低温等离子灰化处理退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并经过研究表明,本申请不仅克服现有技术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分离提纯存在的技术缺陷,而且采用低温氧等离子体灰化方法能够对正极材料进行无损纯化,从而获得高纯度无损正极材料

[0022]2、
本专利技术工艺流程简单

易于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退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无损除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
将正极片送入低温氧等离子体反应器中,抽真空后通入高纯氧气,在低温氧等离子体氛围下对正极片中的粘结剂进行脱除,得到初步提纯的正极材料;
S2、
将步骤
S1
初步提纯的正极材料依次经破碎

筛分,获得深度提纯的正极材料:
S3、
将步骤
S2
深度提纯的正极材料送入至低温氧等离子体反应器中,抽真空后通入高纯氧气,在低温氧等离子体氛围下对深度提纯的正极材料中的粘结剂进行最终脱除,得到高纯度无损正极材料粉末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退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无损除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S1
中的正极片为将退役锂离子电池放电后拆解得到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退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无损除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退役锂离子电池选自钴酸锂

锰酸锂

镍钴锰酸锂

镍钴铝锂中一种或几种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退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无损除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S1
中的粘结剂选自聚偏氟乙烯

聚丙烯腈或聚酰亚胺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退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无损除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亚群韦能王帅李金龙林生茂冯驿李家皓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