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袋装绿豆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72152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袋装绿豆输送装置,属于食品输送的领域,其包括输送台,输送台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输送辊,所有输送辊两两平行且相邻的两个输送辊之间存在输送间隙,输送台连接有驱动所有输送辊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输送台连接有金属检测器,输送台背离金属检测器的一端设有第一收集箱,输送台的一侧设有第二收集箱,输送台下方设有定位板,定位板固定连接有若干与输送间隙相配合的顶板,定位板连接有将袋装绿豆从输送辊上移动到第二收集箱内的顶出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袋装绿豆输送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输送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袋装绿豆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绿豆沙馅料在生产时原料采用绿豆,绿豆经过蒸煮

研磨

与其他原料混合等工序制得绿豆沙馅料

绿豆原料采购时为袋装,每袋重量在
10
千克到
30
千克之间

人工搬运较较为费时费力,袋装绿豆在加工前需要进行检测输送,检测袋装绿豆内是否含有金属,合格的袋装绿豆再输送到相应工序进行拆袋倒出

[0003]相关技术可参考公开号为
CN110745470A
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袋装食品输送检测装置,涉及食品检测
;具体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部外壁四角均设有固定板

该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滑槽

一号液压缸

二号液压缸

滑块

机械爪和下料槽,进行不合格袋装食品下料时,通过一号液压缸带动机械爪对其进行抓取,二号液压缸带动滑块下方的机械爪移动至下料槽上,机械爪松开对不合格袋装食品的固定,食品通过下料槽滑下,从而完成不合格袋装食品的下料操作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袋装绿豆单袋重量和体积较大,为了提高金属检测精度,在输送过程中一般将袋装绿豆进行平放,使用机械爪不易夹取,且机械爪在抓取时易划破袋体,使得袋体破损绿豆散出,需要停机进行清理,使得袋装绿豆的检测输送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袋装绿豆的检测输送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袋装绿豆输送装置

[0006]本申请提供一种袋装绿豆输送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袋装绿豆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台,所述输送台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输送辊,所有输送辊两两平行且相邻的两个输送辊之间存在输送间隙,输送台连接有驱动所有输送辊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输送台连接有金属检测器,输送台背离金属检测器的一端设有第一收集箱,输送台的一侧设有第二收集箱,输送台下方设有定位板,定位板固定连接有若干与输送间隙相配合的顶板,定位板连接有将袋装绿豆从输送辊上移动到第二收集箱内的顶出组件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依次将袋装绿豆放置到输送台的输送辊上,在第一驱动组件的作用下,输送辊转动对袋装绿豆进行输送,输送过程中经过金属检测器检测,合格的袋装绿豆继续向前输送,再落入第一收集箱内;带有金属的不合格袋装绿豆输送到定位板上方时,在顶出组件的作用下,不合格袋装绿豆经过定位板和顶板上顶,使袋装绿豆与输送辊分离再落入第二收集箱内,采用顶出的方式将袋装绿豆与输送辊分离较为便捷,不会将袋体划破造成破损,有利于提高袋装绿豆的检测输送效率

[0008]可选的,所述顶出组件包括第一凸轮

第二凸轮

第一连杆

第二连杆

固定杆和挡杆,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倾斜角度相同,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第一凸轮铰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定位板铰接;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第二凸轮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
端与定位板相抵触,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固定连接,挡杆与输送台固定连接且与定位板背离第二连杆的一端相配合,输送台连接有驱动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同步转动的第二驱动组件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驱动组件带动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同步转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推动定位板移动,定位板和顶板的运动轨迹为圆弧状,进而推动不合格袋装绿豆向斜上方移动,不合格袋装绿豆与输送辊分离

定位板做圆弧运动时,挡杆与定位板抵触,第一连杆与定位板发生转动,定位板的一端逐渐翘起,不合格袋装绿豆从顶板上滑落到第二收集箱内

[0010]可选的,所述输送台固定连接有横板和纵板,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

第二同步带

第一横杆

第二横杆

第二带轮和第三带轮,第二电机固设于横板上,第二电机输出轴与第二带轮固定连接,第二带轮与第一横杆固定连接,第一横杆与第一凸轮固定连接;第三带轮与第二横杆固定连接,第二横杆与第二凸轮固定连接,第一横杆与第二横杆均与纵板转动连接,第二带轮和第三带轮均与第二同步带相配合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板便于对第二电机进行支撑限位,纵板便于对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进行限位,进而对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进行支撑;第二电机带动第二带轮转动,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实现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的转动较为便捷

[0012]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杆固定连接有连接片,连接片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与定位板固定连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定位板逐渐翘起时,弹簧逐渐被拉伸,弹簧便于拉动翘起的定位板进行复位

[0014]可选的,所述定位板长度方向两端的顶板均固定连接有与输送间隙相配合的直角限位挡板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袋装绿豆顶起与输送辊分离时,直角限位挡板便于对袋装绿豆长度方向的两端进行限位,防止袋装绿豆从顶板滑落至输送辊上

[0016]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

第一同步带和若干第一带轮,第一电机与输送台固定连接,第一带轮与相对应的输送辊固定连接,第一电机输出轴与背离第一收集箱一端的第一带轮固定连接,第一带轮均与第一同步带相配合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电机带动背离第一收集箱一端的第一带轮和输送辊转动,在摩擦力的作用,实现所有输送辊转动较为便捷

[0018]可选的,所述顶板上端部转动连接有若干滚轮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轮便于减小了顶板与袋装绿豆之间的摩擦力,保障袋装绿豆落入第二收集箱内较为便捷

[0020]可选的,所述第一收集箱和第二收集箱均固定连接有倾斜的导料板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袋装绿豆落入第一收集箱和第二收集箱内时,先与导料板接触,再从导料板的倾斜面上滑落到底部,有利于降低袋装绿豆发生破损的概率

[00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
依次将袋装绿豆放置到输送台的输送辊上,在第一驱动组件的作用下,输送辊转动对袋装绿豆进行输送,输送过程中经过金属检测器检测,合格的袋装绿豆继续向前输送,再落入第一收集箱内;带有金属的不合格袋装绿豆输送到定位板上方时,在顶出组件的
作用下,不合格袋装绿豆经过定位板和顶板上顶,使袋装绿豆与输送辊分离再落入第二收集箱内,采用顶出的方式将袋装绿豆与输送辊分离较为便捷,不会将袋体划破造成破损,有利于提高袋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袋装绿豆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台(1)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输送辊(
11
),所有输送辊(
11
)两两平行且相邻的两个输送辊(
11
)之间存在输送间隙(
111
),输送台(1)连接有驱动所有输送辊(
11
)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2),输送台(1)连接有金属检测器(
12
),输送台(1)背离金属检测器(
12
)的一端设有第一收集箱(3),输送台(1)的一侧设有第二收集箱(4),输送台(1)下方设有定位板(5),定位板(5)固定连接有若干与输送间隙(
111
)相配合的顶板(
51
),定位板(5)连接有将袋装绿豆从输送辊(
11
)上移动到第二收集箱(4)内的顶出组件(6)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袋装绿豆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组件(6)包括第一凸轮(
61


第二凸轮(
62


第一连杆(
63


第二连杆(
64


固定杆(
65
)和挡杆(
66
),第一凸轮(
61
)和第二凸轮(
62
)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倾斜角度相同,第一连杆(
63
)的一端与第一凸轮(
61
)铰接,第一连杆(
63
)的另一端与定位板(5)铰接;第二连杆(
64
)的一端与第二凸轮(
62
)铰接,第二连杆(
64
)的另一端与定位板(5)相抵触,固定杆(
65
)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杆(
63
)和第二连杆(
64
)固定连接,挡杆(
66
)与输送台(1)固定连接且与定位板(5)背离第二连杆(
64
)的一端相配合,输送台(1)连接有驱动第一凸轮(
61
)和第二凸轮(
62
)同步转动的第二驱动组件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袋装绿豆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台(1)固定连接有横板(
13
)和纵板(
14
),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
71


第二同步带(
72


第一横杆(
73


第二横杆(
7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储连宁李剑孙国辉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瑞华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