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藏型储气库多轮注采后自由气空间体积确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71903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藏型储气库多轮注采后自由气空间体积确定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藏型储气库多轮注采后自由气空间体积确定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储气库开发
,具体为一种油藏型储气库多轮注采后自由气空间体积确定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储气库的建立是为了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及季节性的向消耗大的城市供气,以保障民生,枯竭油藏改建储气库是我国建造储气库中的一个重要方向,而国内油藏多是进行了注水开发,水淹后逐渐枯竭,储层中存在大量的水,在改建储气库后,强注强采及多轮次注采会采出原油和水,并且对储层物性产生一定影响,导致储气库注采能力及库容发生变化,目前,普遍认为多轮次注采会提高储气库的库容,并且主要是在注采前几个周期,而考虑的其它因素主要包括注采速度

注入压力

储层物性

储层物性等因素,但对于油藏而言,储层的上中下三个部分的水淹情况并不一样,一般下部水淹程度高

上部水淹程度低,中上部是建库的主要目的层,而下部是建库库容的潜力开发层

自由气空间体积是储气库库容计算的关键参数之一,现有的确定方法主要是通过确定相渗曲线来确定残余油和束缚水的饱和度,然后利用公式
(1

S
rw

S
ro
)
来计算,因此准确获取相渗曲线,是计算的有效孔隙体积准确的前提,而目前主要通过一维小岩心测试来研究相渗曲线的,测试结果往往存在一定误差,并且受岩样代表性的影响也较大

除此之外,使用相渗曲线确定残余油饱和度
(S
ro
)
和束缚水饱和度
(S
rw
)
时就是默认储层中各层的数值一致,但是由于储层的非均质性

渗透率等物性参数影响,不同层位的
S
ro

S
rw
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因此应该分开讨论

[0003]对于油藏型储气库,其不同层段的库容潜力也具有一定差异,需不同水淹程度的层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本专利技术避开了相渗曲线只能获得单一平均
S
ro

S
rw
的问题,并基于实际实验测试结果和容积法来形成的一种油藏型储气库多轮注采后自由气空间体积计算方法,可以更快速的和便捷的定量分析油藏型储气库的自由气空间体积,为其库容评价提供参考数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油藏型储气库多轮注采后自由气空间体积确定方法,该方法避开了相渗曲线只能获得单一平均
S
ro

S
rw
的问题,并解决了油藏型储气库不同层段的库容潜力具有一定差异,需不同水淹程度的层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油藏型储气库多轮注采后自由气空间体积确定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
开展不同水淹条件下多轮次注采实验,获取不同初始水淹条件下多轮次气驱油水后岩样中含水饱和度
(S
w
)、
含油饱和度
(S
o
)
及含气饱和度
(S
g
)

[0007]S2、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不同水淹下
S
w
、S
o
随注采轮次的变化散点图,然后对曲线进行拟合;
[0008]S3、
利用容积法确定自由气空间体积与初始含水饱和度

注采次数之间的关系式,建立自由气空间体积计算方程,容积法计算公式为:
[0009]V
fg

V
b
×
S
g
×
η
g
[0010]=
V
b
×
η
g
×
(1

S
w

S
o
)
[0011]优选的,所述多轮次注采实验所采用岩样为矿场实际岩心,并按照渗透率调和平均的方式排列于岩心夹持器中

[0012]优选的,所述多轮次注采实验所采用的流体包括基于地层水矿化度配置的盐水

原油及氮气,其中易于获取并且较为稳定的氮气是用来代替甲烷
(
天然气
)。
[0013]优选的,所述不同初始水淹条件以不同的初始含水饱和度来模拟,分别建立弱水淹

中强水淹和强水淹条件

[0014]有益效果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油藏型储气库多轮注采后自由气空间体积确定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油藏型储气库多轮注采后自由气空间体积确定方法,通过考虑了注采次数和初始储层水淹强度的影响,以不同初始水淹条件下多轮次注采实验数据为基础,并结合容积法及数学统计分析法建立的一种多轮注采后自由空间体积计算方法,对于枯竭油藏型储气库的自由气空间体积的计算更具有针对性

通过开展多轮次注采实验,然后修正自由气空间体积表达式中的系数,最后针对不同含水饱和度的开发层,开展快速的定量分析,可以为油藏型储气库建设中库容评价提供一定的分析资料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不同水淹下含油饱和度随注采轮次的变化散点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不同水淹下含水饱和度随注采轮次的变化散点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系数和与初始含水饱和度间的关系拟合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不同初始含水饱和度下在多轮次注采后自由气空间体积百分比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方法实施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油藏型储气库多轮注采后自由气空间体积确定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3]S1、
开展不同水淹条件下多轮次注采实验,获取不同初始水淹条件下多轮次气驱油水后岩样中含水饱和度
(S
w
)、
含油饱和度
(S
o
)
及含气饱和度
(S
g
)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4]①
以实际矿场岩心为目标,制备若干个实验岩样,将岩样烘干后依照渗透率调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油藏型储气库多轮注采后自由气空间体积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
开展不同水淹条件下多轮次注采实验,获取不同初始水淹条件下多轮次气驱油水后岩样中含水饱和度
(S
w
)、
含油饱和度
(S
o
)
及含气饱和度
(S
g
)

S2、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不同水淹下
S
w
、S
o
随注采轮次的变化散点图,然后对曲线进行拟合;
S3、
利用容积法确定自由气空间体积与初始含水饱和度

注采次数之间的关系式,建立自由气空间体积计算方程,容积法计算公式为:
V
fg

V
b
×
S
g
×
η
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洋洋何勇明秦正山向祖平王子嘉程泽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