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除静脉桥痉挛的自动控压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1774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解除静脉桥痉挛的自动控压注射器,包括:针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解除静脉桥痉挛的自动控压注射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特别是一种解除静脉桥痉挛的自动控压注射器


技术介绍

[0002]根据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
2020》
概述,冠心病现患人群达
1139
万,每年需要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的患者达4万例

[0003]通常,外周浅静脉
(
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等
)
作为冠脉搭桥的桥血管

其中,大隐静脉则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方面应用最多的桥血管

术中常规切开获取或腔镜辅助微创获取以及获取桥血管后用于搭桥手术时,均会导致大隐静脉痉挛

目前术中最常用的大隐静脉解痉方法是人工通过手动注射器压力扩张

然而人工手工推动注射器压力不可控,注射压力高达
700mm
汞柱

此种高压在获取大隐静脉时,直接对大隐静脉造成严重的机械损伤
——“内皮细胞剥离和平滑肌应力损伤”,从而导致了大隐静脉自身的病理重构,降低了获取的大隐静脉作为桥血管的远期通畅性

小隐静脉为代表的外周浅静脉同样会由于手动注射器的压力扩张存在此种静脉自身的病理重构问题,这同样会降低小隐静脉作为桥血管的远期通畅性

[0004]在
技术介绍
部分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强对本专利技术背景的理解,因此可能包含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控压注射器,所述注射器包括:
[0006]针筒2,其针筒前端用作注射端,其针筒后端设置有针筒尾部端面5;
[0007]推杆6,其中,
[0008]推杆6伸入针筒的一端,连接有柱塞3;
[0009]在柱塞3与针筒尾部端面5之间,设置有蓄力件4;
[0010]所述推杆6上设置有用于预紧所述蓄力件4的至少一个卡接机构,通过所述卡接机构,所述推杆6卡接在所述针筒尾部端面5处,且所述蓄力件4被预紧以使得所述柱塞3向针筒2内施加
80

120mm
汞柱的压强

[0011]优选的,
[0012]所述卡接机构为可变形部件,包括设置在推杆6上的一对对称设置的卡接部
6a
和卡接部
6b
,其中,当推杆6从针筒2中拉出时,卡接部
6a
和卡接部
6b
作为一对卡接部,展开并卡接在针筒尾部端面5所在的平面

[0013]优选的,
[0014]所述卡接机构为不可变形部件,包括设置在推杆6上的一个凹槽
62
,其中,当推杆6从针筒2中拉出时,凹槽
62
卡接在针筒尾部端面5所在的平面

[0015]优选的,
[0016]所述对称的卡接部的数量为多对卡接部以实现多个卡接机构,多对卡接部从针筒
前端至针筒后端的方向上,依次设置在推杆6上;其中,当推杆6从针筒2中拉出时,多对卡接部能够依次展开并卡接在针筒尾部端面5所在的平面

[0017]优选的,
[0018]所述凹槽的数量为多个以实现多个卡接机构,多个凹槽从针筒前端至针筒后端的方向上,依次设置在推杆6上;其中,当推杆6从针筒2中拉出时,多个凹槽能够依次卡接在针筒尾部端面5所在的平面

[0019]优选的,
[0020]所述注射器为一次性的

[0021]优选的,
[0022]所述蓄力件为弹簧

[0023]优选的,
[0024]所述蓄力件为电磁充能蓄力部件,且当所述蓄力件为电磁充能蓄力部件时,所述注射器免设置针头

[0025]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6]本专利技术实现了一种控压解痉注射器,其可用于外周浅静脉
(
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等
)
作为桥血管时的解挛装置,并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7]1)
更安全: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控压注射器的卡接机构,实现更加安全的
80

120mm
汞柱的压强;
[0028]2)
更可控:当设置多个卡接机构时,可以在手术中灵活的调整压强为
80

120mm
汞柱中的某个更适合当前病患的压强值;
[0029]3)
构造简单,成本低;
[0030]4)
能够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等;
[0031]5)
可以进一步实现为真空

密封式的预装解痉药物的结构,将解痉药物的固溶物提前预装在注射器

附图说明
[0032]通过阅读下文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

说明书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

[0033]在附图中:
[0034]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控压注射器的整体示意图,其中,1为针头;
[0035]2为针筒;
[0036]3为柱塞;
[0037]4为蓄力件;
[0038]5为针筒尾部端面;
[0039]6为推杆;
[0040]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针筒尾部端面与推杆以及卡接机构的示意图,其中,
[0041]6a、6b
均为卡接部,二者呈一对;
[0042]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推杆

卡接机构

针筒尾部端面的另一种实现方案的示意图,其中,
[0043]61
为推杆6的末端;
[0044]62
为凹槽,且图3中示意了多个凹槽;
[0045]51
为用于卡接凹槽
62
的孔;
[0046]52
为用于防止
61
通过的孔;
[0047]53
为便于把持和按住的水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48]下面将参照附图1至图3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

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

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并且能够将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控压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器包括:针筒
(2)
,其针筒前端用作注射端,其针筒后端设置有针筒尾部端面
(5)
;推杆
(6)
,其中,推杆
(6)
伸入针筒的一端,连接有柱塞
(3)
;在柱塞
(3)
与针筒尾部端面
(5)
之间,设置有蓄力件
(4)
;所述推杆
(6)
上设置有用于预紧所述蓄力件
(4)
的至少一个卡接机构,通过所述卡接机构,所述推杆
(6)
卡接在所述针筒尾部端面
(5)
处,且所述蓄力件
(4)
被预紧以使得所述柱塞
(3)
向针筒
(2)
内施加
80

120mm
汞柱的压强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优选的,所述卡接机构为可变形部件,包括设置在推杆
(6)
上的一对对称设置的卡接部
(6a)
和卡接部
(6b)
,其中,当推杆
(6)
从针筒
(2)
中拉出时,卡接部
(6a)
和卡接部
(6b)
作为一对卡接部,展开并卡接在针筒尾部端面
(5)
所在的平面
。3.
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长城李海洋杜莹李晖方颖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