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内圈沟道磨削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1735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内圈沟道磨削工装,包括有定位底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内圈沟道磨削工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磨削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内圈沟道磨削工装


技术介绍

[0002]角接触球轴承,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向心推力球轴承,其允许工作转速与深沟球轴承相近,但是支承刚性比深沟球轴承更强,主要是因为该轴承可装入较多的钢球,其径向承载能力比普通球轴承大,而且还能同时承受很大的轴向负荷或承受纯轴向负荷

这种轴承一般都是成对使用,用于小跨度刚性双支承轴或精密主轴,可以提高轴承系统的刚性,特别是对于高速旋转部件中,一般都采用双列角接触球轴承,为了保证轴承运转的高精度与高可靠性运转,则沟道圆度是一个关键因素

[0003]如图1所示的产品为单列沟道轴承,图2所示的产品为双列沟道轴承,采用现有的滚道磨床,其支承工装如图3所示,包括有支承座
A、
左支承
B
和右支承
C
,在支承座
A
设有凹槽
D
,左支承
B
和右支承
C
分别固定在支承座
A
的凹槽
D


当对需要工件进行磨削加工时,采用现有的支承系统,利用支承工装对其定位支撑时,先通过左支承
B
和右支承
C
在凹槽
D
内移动,调整其安装位置,经固定后,再对其进行支撑定位,其支撑后的支承面分别如图4和图5所示
>。
对于单列沟道轴承产品加工,当支承产品的外径达到磨削沟道沟时,支承对产品的外径进行找正是很困难的

而对于双列沟道轴承产品加工,随着产品高度的增加,支承宽度随着增大,支承对外径直接无法找正

[0004]由此可见,采用现有的支承工装,由于左支承
A
和右支承
B
只能作径向移动调整,当用于加工直径大

小不同的产品,由于其轴向方向受支承座
A
上的凹槽
D
的限制,不能调节,支承面与工件外径接触难以调整找正

为了使现有的设备既能加工单列角接触球轴承的内圈沟道,又能加工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内圈沟道,则需要对其,采用现有的滚道磨床,为了满足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加工需求,需要对其支承工装进行改进,以便满足加工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安装及操作方便的磨削工装,利用该磨削工装,不仅能使左

右支承作径向移动调整,还能作轴向移动调整,以便满足不同直径的轴承内圈磨削加工要求,从而提高工效,降低加工成本,具体地说是一种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内圈沟道磨削工装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内圈沟道磨削工装,包括有定位底板

左支承座

右支承座

左支承

右支承和连接螺钉,所述定位底板具有弧形支撑槽,在所述弧形支撑槽的外侧设有左安装槽和右安装槽,所述左支承座通过连接螺钉安装于定位底板上的左安装槽中,而所述右支承座通过连接螺钉安装于定位底板上的右安装槽中,安装于定位底板上的左支承座和右支承座之间形成有夹持空间,并在所述左支承座上设有左支承,而在所述右支承座上设有右支承

[0007]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内圈沟道磨削工装,所述左安装槽和右安装槽均设置为沉孔槽结构,并分别设有两个,其中,两个左安装槽呈圆弧形平行布置于定位底板上,而两个右安装槽呈直线布置于定位底板上;所述连接螺钉包括有左连接螺钉和右连接螺钉,所述左支承座通过左连接螺钉与定位底板相连接,而所述右支承座通过右连接螺钉与定位底板相连接

[0008]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内圈沟道磨削工装,安装于定位底板上的左支承座,可围绕定位底板上的弧形支撑槽的径向或轴向调节其安装位置,并通过左连接螺钉与左安装槽的配合,实现所述左支承座与定位底板可拆卸连接;而安装于定位底板上的右支承座,可围绕定位底板上的弧形支撑槽的径向或轴向调节其安装位置,并通过右连接螺钉与右安装槽的配合,实现所述右支承座与定位底板可拆卸连接

[0009]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内圈沟道磨削工装,在所述左支承的前端设有浮动支承头,还配置有定位销,所述浮动支承头通过定位销与左支承转动连接

[0010]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内圈沟道磨削工装,在所述浮动支承头的前端设有第一支撑面,所述第一支撑面设置为
V
字形结构,并在所述第一支撑面的底部设有凹槽腔体;所述左支承座通过浮动支承头前端的第一支撑面与右支承座形成有夹持空间

[0011]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内圈沟道磨削工装,所述浮动支承头采用硬质合金材制作而成

[0012]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内圈沟道磨削工装,在所述右支承的前端设有固定支承头,所述固定支承头采用焊接方式与右支承固定连接为一体结构

[0013]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内圈沟道磨削工装,在所述固定支承头的前端设有第二支撑面,所述支撑面设置为斜面结构;所述右支承座通过固定支承头前端的第二支撑面与左支承座形成有夹持空间

[0014]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内圈沟道磨削工装,所述固定支承头采用硬质合金材制作而成

[0015]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内圈沟道磨削工装,所述定位底板还设有配置有顶轴及与所述顶轴相对应的安装孔,所述顶轴设有三个,所述定位底板通过三个顶轴调节定位其安装位置

[0016]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内圈沟道磨削工装,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在定位底板中沿弧形支撑槽的外侧设有左安装槽和右安装槽,所述左支承座和右支承座可以根据待加工产品的大小,沿弧形支撑槽的中心来调整其安装位置,以便通过左支承座和右支承座之间所形成的夹持空间来支撑产品,并利用左支承和右支承,有效保证支承与工件之间有良好的接触,即可满足单列或双列球轴承的加工需求,从而获得高质量的加工表面,磨削出的产品尺寸精度及外观质量均满足工艺要求,极大地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

由此可见,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磨削工装,通过优化工装的结构和支承调节方式,从而扩大了设备的加工范围,解决了生产设备不足的问题,满足生产需求,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仅提高了加工效率,还降低加工成本,有利于实现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内圈沟道磨削工装,包括有定位底板
(1)、
左支承座
(2)、
右支承座
(3)、
左支承
(4)、
右支承
(5)
和连接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底板
(1)
具有弧形支撑槽
(11)
,在所述弧形支撑槽
(11)
的外侧设有左安装槽
(12)
和右安装槽
(13)
,所述左支承座
(2)
通过连接螺钉安装于定位底板
(1)
上的左安装槽
(12)
中,而所述右支承座
(3)
通过连接螺钉安装于定位底板
(1)
上的右安装槽
(13)
中,安装于定位底板
(1)
上的左支承座
(2)
和右支承座
(3)
之间形成有夹持空间,并在所述左支承座
(2)
上设有左支承
(4)
,而在所述右支承座
(3)
上设有右支承
(5)。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内圈沟道磨削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安装槽
(12)
和右安装槽
(13)
均设置为沉孔槽结构,并分别设有两个,其中,两个左安装槽
(12)
呈圆弧形平行布置于定位底板
(1)
上,而两个右安装槽
(13)
呈直线布置于定位底板
(1)
上;所述连接螺钉包括有左连接螺钉
(6)
和右连接螺钉
(7)
,所述左支承座
(2)
通过左连接螺钉
(6)
与定位底板
(1)
相连接,而所述右支承座
(3)
通过右连接螺钉
(7)
与定位底板
(1)
相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内圈沟道磨削工装,其特征在于:安装于定位底板
(1)
上的左支承座
(2)
,可围绕定位底板
(1)
上的弧形支撑槽
(11)
的径向或轴向调节其安装位置,并通过左连接螺钉
(6)
与左安装槽
(12)
的配合,实现所述左支承座
(2)
与定位底板
(1)
可拆卸连接;而安装于定位底板
(1)
上的右支承座
(3)
,可围绕定位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沐春沙郭迪迪王童童张筱泉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天马虹山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