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温铝电解电容器的电解液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71712 阅读:3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宽温铝电解电容器的电解液的制作方法,原料包括:乙二醇、己二酸铵、癸二酸铵、甲酸铵、对销基酚、次亚磷酸铵。将上述重量份的乙二醇加热到50~60℃,再将上述其它重量份的原料加入到乙二醇中,加热搅拌至130~135℃,在130~135℃恒温保持20~30分钟,冷却至室温,制得宽温铝电解电容器的电解液。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用于电子产品、电力控制系统、多功能电表、电脑电源部分、各种家电等领域。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得到的电解液制作的铝电解电容器在温度≤125℃的环境中不会产生高气压,性能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解电容器的电解液及其制作方法,特别是一种。
技术介绍
目前生产的宽温铝电解电容器,其工作环境温度为-40℃~105℃范围内,当工作温度超过105℃时,电容器漏电流急速增大,铝壳内气压升高,甚至爆破、失效,其主要原因是目前的宽温铝电解电容器的电解液在105℃以上的高温环境下稳定性差、损耗值大、漏电流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宽温铝电解电容器的电解液,其可以用作工作在温度为-40℃~125℃环境下的铝电解电容器的电解液,用该电解液制作的铝电解电容器在温度≤125℃的环境中不会产生高气压,本专利技术解决了铝电解电容器难以在宽温和高温环境下工作的难题。 本专利技术的另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宽温铝电解电容器的电解液的制作方法,用该方法得到的电解液在-40℃~125℃环境下性能稳定。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宽温铝电解电容器的电解液,其为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成份制作而成 乙二醇 93.8~94.5份;己二酸铵 1.9~2.1份; 癸二酸铵 2.7~3.4份;甲酸铵 0.1~0.5份; 对销基酚 0.28~0.32份;次亚磷酸铵 0.16~0.23份。 本专利技术另一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宽温铝电解电容器的电解液的制作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一、取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 乙二醇 93.8~94.5份; 己二酸铵 1.9~2.1份; 癸二酸铵 2.7~3.4份; 甲酸铵 0.1~0.5份; 对销基酚 0.28~0.32份; 次亚磷酸铵 0.16~0.23份; 二、然后将上述重量份的乙二醇加热至50~60℃时,再将上述重量份的己二酸铵、癸二酸铵、甲酸铵、对销基酚和次亚磷酸铵加入到50~60℃的乙二醇中,加热搅拌至130~135℃,在130~135℃恒温保持20-30分钟,冷却至室温,制得宽温铝电解电容器的电解液。 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本专利技术得到的的电解液特别适合用作于工作在温度为-40℃~125℃环境下的铝电解电容器的电解液,用该电解液制作的铝电解电容器在温度≤125℃的环境中不会产生高气压,性能稳定; 2、经市场调查预测,全国宽温铝电解电容年需求量在50亿只以上,产值超过50亿元,如全部在国内生产,可增加就业人员10万人以上,同时可为国家节约外汇,因此,该专利技术的应用有着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列举以下实施例,但其对专利技术的范围无任何限制。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宽温铝电解电容器的电解液的制作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取乙二醇93.8公斤加热至50~60℃,然后加入己二酸铵1.9公斤、癸二酸铵2.7公斤、甲酸铵0.1公斤、对销基酚0.28公斤和次亚磷酸铵0.16公斤,将上述成份加热搅拌至130~135℃,在130~135℃恒温保持20-30分钟,最后冷却至室温(室温一般为0~40℃),制得宽温铝电解电容器的电解液。 使用本实施例得到的电解液制作10只16v/1000uF的铝电解电容器,先在20℃环境温度下进行测试;然后在125℃高温负荷中1000小时后,恢复16小时,测试频率为1000HZ,对容值变化率、损耗变化率、漏电流变化率测试,得到10个铝电镀解电容的检测数据的平均值如下表所示 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 实施例2至实施例4除了制作原料成份配比与实施例1不相同外,其它工艺步骤同实施例1,各实施例的原料成份采用的重量具体见下表 各实施例使用的原料重量如下 试验检测数据 分别使用实施例1、2、3得到的电解液制作10只16v/1000uF、63v/470uF、250v/10uF的铝电解电容样品,然后分别在20℃及125℃(高温负荷中1000小时后恢复16小时)进行测试,测试频率为1000HZ,测试其容值、损耗、漏电流,分别得到各实施例的电解液制作的10个铝电镀解电容样品的检测数据的平均值如下表所示 从以上测试参数可以看出,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电解液制作的铝电解电容在125℃高温负荷1000小时后,检测其电参数完全合乎国家标准。 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工艺步骤,只要是采用与本专利技术相同的原料组份制作铝电解电容电解液的方法及由该方法得到的铝电解电容电解液就落在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宽温铝电解电容器的电解液,其特征是其为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成份制作而成乙二醇93.8~94.5份;己二酸铵1.9~2.1份;癸二酸铵2.7~3.4份;甲酸铵0.1~0.5份;对销基酚0.28~0.32份;次亚磷酸铵0.16~0.23份。2.一种宽温铝电解电容器的电解液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其包括如下步骤一、取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乙二醇93.8~94.5份;己二酸铵1.9~2.1份;癸二酸铵2.7~3.4份;甲酸铵0.1~0.5份;对销基酚0.28~0.32份;次亚磷酸铵0.16~0.23份;二、将上述重量份的乙二醇加热至50~60℃时,再将上述重量份的己二酸铵、癸二酸铵、甲酸铵、对销基酚和次亚磷酸铵加入到50~60℃的乙二醇中,加热搅拌至130~135℃,在130~135℃恒温保持20-30分钟,冷却至室温,制得宽温铝电解电容器的电解液。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宽温铝电解电容器的电解液的制作方法,原料包括乙二醇、己二酸铵、癸二酸铵、甲酸铵、对销基酚、次亚磷酸铵。将上述重量份的乙二醇加热到50~60℃,再将上述其它重量份的原料加入到乙二醇中,加热搅拌至130~135℃,在130~135℃恒温保持20~30分钟,冷却至室温,制得宽温铝电解电容器的电解液。本专利技术主要用于电子产品、电力控制系统、多功能电表、电脑电源部分、各种家电等领域。用本专利技术得到的电解液制作的铝电解电容器在温度≤125℃的环境中不会产生高气压,性能稳定。文档编号H01G9/035GK101814374SQ20101014946公开日2010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9日专利技术者陈继芳 申请人:衡阳县创基电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宽温铝电解电容器的电解液,其特征是:其为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成份制作而成:乙二醇93.8~94.5份;己二酸铵1.9~2.1份;癸二酸铵2.7~3.4份;甲酸铵0.1~0.5份;对销基酚0.28~0.32份;次亚磷酸铵0.16~0.23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继芳
申请(专利权)人:衡阳县创基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