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导电剂浆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71668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导电剂浆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导电剂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导电剂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锂离子电池的制备中,导电剂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虽然其在整体成分中的比例较小,但是却对电池的性能,如循环性能

容量发挥

倍率性能等产生了深远影响

导电剂的主要功能在于提升电子电导率

为了确保电极具有优良的充放电性能,制造极片时通常会加入一定量的导电剂

这样可以在活性物质之间,以及活性物质与集流体之间,实现微电流的收集,以减少电极的接触电阻,并加快电子的移动速度

此外,导电剂还可以改善极片的加工性,推进电解液对极片的渗透,同时也能有效地提高锂离子在电极材料中的迁移速度,减低极化,从而提高电极的充放电效率和锂电池的使用寿命

[0003]目前,锂离子电池的导电剂通常采用导电石墨

乙炔黑或碳纳米管等材料

其中,碳纳米管
(CNT)
是一种呈线型的一维碳质材料,具有更优越的导电性能和优秀的力学性质

由于在电极中添加的碳纳米管的量较少,所以对电极能量容量的降低程度也相对较小

[0004]然而,现有的碳纳米管导电剂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现有的碳纳米管在合成过程中残留有金属催化剂

在电池高电位的充放电过程中,金属杂质容易氧化并在负极表面析出,这会导致电池内部微短路,自放电严重,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其次,由于碳纳米管之间存在强烈的范德华力,使得其在活性物质中的均匀分散变得困难,容易发生团聚,从而阻碍了导电性能的发挥

最后,碳纳米管的性能单一,无法满足电池极片在高倍率充放电下的高导热散热需求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导电剂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这种新型的复合导电剂浆料具有导电性高

分散性好

散热性佳的优点,可以有效解决现有碳纳米管导电剂存在的问题,为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提升和使用寿命的延长提供新的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复合导电剂浆料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复合导电剂浆料具有导电性高

分散性好

散热性佳的优点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复合导电剂浆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1)
将硼酸钠和硅酸钠的混合溶液在
75

85℃
下磁力搅拌,再加入碳酸氢钠,继续搅拌混合,得到复合溶液;
[0010]2)
将步骤
1)
的复合溶液进行冷却处理,然后将其置于高温炉中,在氮气或氩气气氛下,以
400

500℃
热处理2‑
4h
,制得多孔硅酸硼钠复合导热材料;
[0011]3)
按照
10:(2

4):(3

6)
的质量比将单壁碳纳米管

多孔硅酸硼钠复合导热材料和石墨烯加入到含有聚乙烯醇的溶液中,搅拌混合后,再加入聚尿素改性
α

氰基丙烯酸酯,
按照
(94

97):(3

6)
的质量比将混合物与甲醋酸甲酯混合,得到复合导电剂浆料的初级溶液;
[0012]4)
将步骤
3)
的初级溶液通过超声波处理设备以
200

300W
的功率且
20

40kHz
的振荡频率在
85

90℃
水浴环境下进行
30

60
分钟的超声处理,然后经真空除气处理得到复合导电剂浆料

[0013]优选的,步骤
1)
中,所述硼酸钠

所述硅酸钠和所述碳酸氢钠的质量比为
10:(5

8):2。
[0014]优选的,步骤
4)
中,所述真空除气处理为:将浆料置于真空室中,真空度控制在

0.08


0.15MPa
,保持时间为
10

20
分钟

[0015]优选的,步骤
3)
中,搅拌混合后,还包括加入占溶液总质量2~4%的硫酸钠稳定剂

[0016]优选的,步骤
3)
中,搅拌混合后,还包括加入占溶液总质量1~5%的纳米二氧化硅

[0017]优选的,步骤
3)
中,搅拌混合后,还包括加入占溶液总质量1~5%的纳米氧化钛和单宁酸组合物,其中,纳米氧化钛和单宁酸的质量比为
(1

2):1。
[0018]优选的,步骤
3)
中,搅拌混合后,还包括加入占溶液总质量1~5%的碳纳米纤维或硼氮化物

[0019]优选的,步骤
3)
中,搅拌混合后,还包括加入占溶液总质量1~5%的聚维酮和硼酸组合物,其中,聚维酮和硼酸的质量比为
(1

2):1。
[0020]优选的,步骤
3)
中,搅拌混合后,还包括加入占溶液总质量1~5%的聚多巴胺和乙酸乙酯组合物,其中,聚多巴胺和乙酸乙酯的质量比为
(1

2):1。
[0021]优选的,步骤
3)
中,搅拌混合后,还包括加入占溶液总质量1~5%的硫醇基化合物,所述硫醇基化合物为巯基乙酸或甲硫醇

[0022]优选的,步骤
4)
中,超声处理过程中,还包括加入占溶液总质量1~5%的聚氧乙烯表面活性剂

[0023]优选的,步骤
4)
中,超声处理过程中,还包括采用鼓泡器向被处理的混合物中通入惰性气体

[0024]优选的,步骤
3)
中,所述聚乙烯醇和聚尿素改性
α

氰基丙烯酸酯的质量比为
(1

2)

1。
[0025]优选的,所述聚尿素改性
α

氰基丙烯酸酯的合成包括如下步骤:
[0026]1)
将聚尿素和甲基丙烯酸酯按质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复合导电剂浆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将硼酸钠和硅酸钠的混合溶液在
75

85℃
下磁力搅拌,再加入碳酸氢钠,继续搅拌混合,得到复合溶液;
2)
将步骤
1)
的复合溶液进行冷却处理,然后将其置于高温炉中,在氮气或氩气气氛下,以
400

500℃
热处理2‑
4h
,制得多孔硅酸硼钠复合导热材料;
3)
按照
10:(2

4):(3

6)
的质量比将单壁碳纳米管

多孔硅酸硼钠复合导热材料和石墨烯加入到含有聚乙烯醇的溶液中,搅拌混合后,再加入聚尿素改性
α

氰基丙烯酸酯,按照
(94

97):(3

6)
的质量比将混合物与甲醋酸甲酯混合,得到复合导电剂浆料的初级溶液;
4)
将步骤
3)
的初级溶液通过超声波处理设备以
200

300W
的功率且
20

40kHz
的振荡频率在
85

90℃
水浴环境下进行
30

60
分钟的超声处理,然后经真空除气处理得到复合导电剂浆料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导电剂浆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1)
中,所述硼酸钠

所述硅酸钠和所述碳酸氢钠的质量比为
10:(5

8):2。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导电剂浆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4)
中,所述真空除气处理为:将浆料置于真空室中,真空度控制在

0.08


0.15MPa
,保持时间为
10

20
分钟
。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导电剂浆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龙唐明浩李剑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嘉尚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