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重金属污水处理用的循环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1562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用于重金属污水处理用的循环设备,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包括主反应筒,所述主反应筒顶部内侧安装有储药筒;所述储药筒内侧底部边缘位置为弧形结构,且储药筒底部的相对位置设有两处开槽,且储药筒的中间位置转动安装有旋转杆;所述主反应筒的外侧底部安装有导流弯管一,导流弯管一的外侧安装有水泵,且导流弯管一的顶端与一级沉淀罐的外侧顶部相连接;所述一级沉淀罐的前侧设有液位观察窗,且一级沉淀罐的前侧底部还安装有排污口,通过使用旋转件外侧三处的储槽均匀的分次向污水中投放硫化剂药剂,提高硫化剂与重金属污水中和反应的效率,解决在重金属污水处理时,硫化剂聚集在一起与污水的中和反应效率慢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重金属污水处理用的循环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
,特别涉及用于重金属污水处理用的循环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重金属污水是指矿冶

机械制造

化工

电子和仪表等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含重金属的污水,污水中的重金属一般不能分解破坏,只能转移其存在位置和转变其物化形态,因此使用循环设备利用化学沉淀法对重金属污水进行处理,使处理后的水中重金属低于排放标准可以排放或回收利用

现有循环设备对重金属污水进行处理时,通过向重金属污水中添加硫化剂进行中和沉淀,大量的硫化剂直接投放在污水中,硫化剂聚集在一起与污水的中和反应效率较慢,并且硫化剂的剂量与污水的比例不匹配,容易造成硫化剂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用于重金属污水处理用的循环设备,以解决现有循环设备对重金属污水进行处理时,通过向重金属污水中添加硫化剂进行中和沉淀,大量的硫化剂直接投放在污水中,硫化剂聚集在一起与污水的中和反应效率较慢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重金属污水处理用的循环设备,具体包括主反应筒,所述主反应筒为圆柱形结构,且主反应筒的外侧顶部安装有进水管道,且主反应筒顶部内侧安装有储药筒;所述储药筒为圆形结构,且储药筒内侧底部边缘位置为弧形结构,且储药筒底部的相对位置设有两处开槽,且储药筒的中间位置转动安装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为圆柱形结构;所述主反应筒的外侧底部安装有导流弯管一,其中,导流弯管一的外侧安装有水泵,且导流弯管一的顶端与一级沉淀罐的外侧顶部相连接;所述一级沉淀罐为圆柱形结构,且一级沉淀罐的前侧设有液位观察窗,且一级沉淀罐的前侧底部还安装有排污口

[0005]进一步的,所述主反应筒的内侧设有连接板,且主反应筒的内侧通过连接板安装有定位内管;所述定位内管为圆柱形结构,且定位内管的顶部与混合罐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混合罐为圆形结构,且混合罐的顶部与储药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混合罐的侧面安装有导流管

[0006]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管的外端为锥形结构,且导流管的外端处于进水管道的内侧,且导流管的内端底部设有开孔,导流管内端底部的开孔处于混合罐的内侧;所述主反应筒的内侧和定位内管的外侧之间安装有导流板;其中,导流板为倾斜的弧形结构,且导流板上设有多处均匀排列的导流横管

[0007]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横管为中空的圆柱形结构,且导流横管的外侧设有多处开孔,且导流横管的一端贯穿定位内管与导流竖管相连接;所述导流竖管的顶部安装在混合罐的内侧底部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主反应筒的内侧还安装有导向板,且导向板为锥形结构;所述主反
应筒的内侧底端滑动安装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边缘位置安装有密封条,且收集箱位移导向板的下方

[0009]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杆的底部安装有受力板;所述受力板为倾斜状结构,且受力板位于混合罐的内侧;所述旋转杆的顶部安装有药剂拨板;其中,药剂拨板的侧端为弧形结构,药剂拨板的底部滑动安装在储药筒内侧底部

[0010]进一步的,所述储药筒底部的两处开槽内转动安装有旋转件;所述旋转件为圆柱形结构,且旋转件包括外侧开设的储槽以及旋转件侧端安装的旋转板;其中,三处储槽等距分布在旋转件的外侧,旋转板的外侧设有凸块,旋转板的外侧安装有药剂拨板的底部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一级沉淀罐外侧的中间部位安装有导流弯管二;所述导流弯管二的外侧安装有水泵,且导流弯管二的顶部与二级沉淀罐的外侧顶部相连接;所述二级沉淀罐的前侧设有液位观察窗,且二级沉淀罐的前侧底部还安装有排污口,且二级沉淀罐外侧的中间位置安装有导流弯管三

[0012]进一步的,所述导流弯管三的外侧安装有水泵,且导流弯管三的顶部安装在三级级沉淀罐的外侧顶部,其中,三级级沉淀罐的前侧设有液位观察窗,且三级级沉淀罐的前侧底部还安装有排污口,且三级级沉淀罐外侧的中间位置安装有回流管

[0013]进一步的,所述回流管的外侧安装有水泵,且回流管的侧端插在主反应筒的顶部一侧;所述三级级沉淀罐的外侧顶部还安装有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的内侧安装有纳滤膜和重金属含量检测传感器,且排水管道的外端安装有连接管道;所述一级沉淀罐和二级沉淀罐以及三级级沉淀罐的内侧设有扰流板;其中,扰流板为弧形的倾斜状结构

[0014]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用于重金属污水处理用的循环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通过使用旋转件外侧三处的储槽均匀的分次向污水中投放硫化剂药剂,对重金属污水进行处理的时候,则旋转件外侧的储槽可以使硫化剂分次定量的投放到污水中,根据污水的流量匹配合适的硫化剂投放比例,防止投放过多的硫化剂造成浪费的情况,同时硫化剂配制的溶液通过导流横管与导流板上流动的污水进行混合,污水在流动的过程不断与硫化剂溶液进行反应,提高硫化剂与重金属污水中和反应的效率,大大提高对重金属污水处理的效果

[0015]2、
通过使用一级沉淀罐和二级沉淀罐以及三级级沉淀罐对反应的重金属污水进行沉淀,对重金属污水进行处理的时候,沉淀物在污水中向下沉淀,污水经过水泵依次抽到不同高度的沉淀灌中,二级沉淀罐对一级沉淀罐顶部沉淀后的污水抽取,三级沉淀罐又对二级沉淀罐沉淀后的污水进行抽取,只是对上方沉淀比较完全的污水进行抽取,污水每次流动后水中的沉淀物随着时间的增加与药剂反应充分,则沉淀物依次减少直到重金属含量减少或者没有,污水依次有序进行沉淀,沉淀效果明显,而含部分沉淀物或者重金属含量较高的污水通过回流管再次流到主反应筒的内侧进行循环反应,提高对污水处理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7]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8]在附图中: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主反应筒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导流板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导流横管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储药筒截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旋转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级沉淀罐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三级级沉淀罐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列表
1、
主反应筒;
101、
进水管道;
102、
定位内管;
103、
混合罐;
104、
导流管;
105、
导流板;
106、
导流横管;
107、
导流竖管;
108、
导向板;
109、...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用于重金属污水处理用的循环设备,包括主反应筒(1),所述主反应筒(1)的外侧顶部安装有进水管道(
101
),且主反应筒(1)顶部内侧安装有储药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药筒(2)内侧底部边缘位置为弧形结构,且储药筒(2)底部的相对位置设有两处开槽,且储药筒(2)的中间位置转动安装有旋转杆(
201
);所述主反应筒(1)的外侧底部安装有导流弯管一(
303
),其中,导流弯管一(
303
)的外侧安装有水泵,且导流弯管一(
303
)的顶端与圆柱形结构的一级沉淀罐(3)的外侧顶部相连接;所述一级沉淀罐(3)的前侧设有液位观察窗,且一级沉淀罐(3)的前侧底部还安装有排污口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重金属污水处理用的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反应筒(1)的内侧设有连接板,且主反应筒(1)的内侧通过连接板安装有定位内管(
102
);所述定位内管(
102
)的顶部与混合罐(
103
)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混合罐(
103
)的顶部与储药筒(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混合罐(
103
)的侧面安装有导流管(
104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重金属污水处理用的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
104
)的外端处于进水管道(
101
)的内侧,且导流管(
104
)的内端底部设有开孔,导流管(
104
)内端底部的开孔处于混合罐(
103
)的内侧;所述主反应筒(1)的内侧和定位内管(
102
)的外侧之间安装有导流板(
105
);其中,导流板(
105
)上设有多处均匀排列的导流横管(
106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重金属污水处理用的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横管(
106
)的外侧设有多处开孔,且导流横管(
106
)的一端贯穿定位内管(
102
)与导流竖管(
107
)相连接;所述导流竖管(
107
)的顶部安装在混合罐(
103
)的内侧底部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用于重金属污水处理用的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反应筒(1)的内侧还安装有导向板(
108
);所述主反应筒(1)的内侧底端滑动安装有收集箱(
109
);所述收集箱(
109
)的边缘位置安装有密封条,且收集箱(
109
)位移导向板(
108
)的下方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用于重金属污水处理用的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杆(
201
)的底部安装有受力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明龚和平龚鹏豪江欣悦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鹏科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