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投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71162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投放装置,包括:壳体,弹射装置,设置在壳体内,其端部穿过壳体的内壁,与壳体的内壁活动连接,用于解锁时向壳体的外侧弹出,锁放机构,转动设置在壳体内,位于弹射装置的下端,与弹射装置的下端抵接,用于逆时针转动锁紧所述弹射装置,顺时针转动释放所述弹射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投放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控制锁紧
,尤其涉及一种投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民用无人机使用越来越广泛,除了飞行爱好以及拍摄需求外,民用无人机的其他功能也越来越多,比如通过无人机实现物品的投放

[0003]无人机本身通常没有设计投放器,需要搭配额外的投放器才能实现投放,利用无人机移动,投放器进行支撑和投放需要运输的物品,而为了方便物品的运输,一般会利用投放器连接强度较高的绳索,并使绳索的两端牵引物品即可,在到达指定地点通过投放器将绳索脱离从而使物品与无人机脱离

[0004]上述的投放器是通过滑轮和绳索之间相互连接,继而投放器在投放时滑轮和绳索对投放器没有自锁功能,安全系数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投放装置,通过锁放机构与弹射装置实现自锁功能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投放装置,包括:
[0008]壳体

[0009]弹射装置,设置在壳体内,其端部穿过壳体的内壁,与壳体的内壁活动连接,用于解锁时向壳体的外侧弹出

[0010]锁放机构,转动设置在壳体内,位于弹射装置的下端,与弹射装置的下端抵接,用于逆时针转动锁紧弹射装置,顺时针转动释放弹射装置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分别设置在壳体内的弹射装置和锁放机构之间相互抵接,将弹射装置锁紧在壳体内,投放货物前,弹射装置在壳体内移动的同时带动锁放机构逆时针转动,从而实现锁放机构对弹射装置的锁紧,达到自动锁紧目的,提高安全系数,释放货物时,通过锁放机构在壳体内通电后发生收缩变形而产生旋转,不再对弹射装置束缚,使弹射装置释放出自身的弹力而弹出壳体,达到安全释放货物的目的,提高安全系数

[0012]进一步优选为,锁放机构包括:
[0013]调节轮,转动连接于壳体的内部,与弹射装置的下端抵接,用于通过旋转将弹射装置顶住在壳体内,以锁紧弹射装置

[0014]卡接件,其端部转动连接在壳体的内部,用于阻止调节轮顺时针旋转

[0015]调节组件,转动连接在壳体中,与卡接件活动连接,用于通电后利用伸出端推动卡接件卡紧在调节轮的齿面上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调节组件收到控制系统发出的应急投放指令后自动收缩,
调节组件带动卡接件转动,卡接件脱离调节轮,进而调节轮不再对弹射装置束缚,使弹射装置由锁紧状态瞬间释放,并弹出壳体,达到解锁的目的

[0017]进一步优化为,调节轮的形状为齿轮状或齿盘状中任意一种,调节轮的齿面与卡接件通过抵接卡紧

[00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接件抵接卡紧在调节轮齿面时,调节轮会对弹射装置进行抵接卡紧,实现自锁功能

[0019]进一步优化为,卡接件选用卡接片,其上开设有滑槽,滑槽位于卡接件的中部,滑槽与调节组件地伸出端滑动连接

[00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组件地伸出端通过滑槽可带动卡接件转动,调节卡接件和调节轮的抵接情况

[0021]进一步优化为,卡接片呈弧形,滑槽的形状与卡接片的形状相同

[00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接件抵接卡接在调节轮齿面时,弧形卡接件的抵接效果强,进一步提高调节轮和弹射装置的抵接效果

[0023]进一步优化为,调节组件包括:
[0024]伸缩杆,伸缩杆转动连接在壳体中

[0025]连接块,设置在伸缩杆地伸出端,位于滑槽内,与滑槽滑动连接,伸缩杆用于伸长后通过连接块推动卡接件顶住调节轮的齿面;还用于缩短后牵引连接块拉动卡接件脱离调节轮的齿面

[0026]进一步优化为,连接块与滑槽适配

[002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伸缩杆通过连接块带动卡接件转动时,连接块在滑槽内部移动,提高连接块的灵活性

[0028]进一步优选为,弹射装置包括:
[0029]伸缩件,其一端与壳体的一内壁固接

[0030]弹射件,活动连接在壳体的内部,其一侧壁与伸缩件的另一端连接,伸缩件用于通过反作用力释放弹射件背向伸缩件运动,以释放弹射件

弹射件的下端固接有减阻件,减阻件用于通过与锁放机构抵接,将在伸缩件锁紧在壳体的内部

[0031]钢销撞针,其一端固接于弹射件的另一侧壁上,另一端穿过壳体的另一内壁,且与另一内壁活动连接,弹射件用于推动钢销撞针在另一内壁中做出弹出或缩进动作

[003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伸缩件通过自身的弹力以反作用力的形式推动弹射件背向伸缩件的方向运动,弹射件运动带动钢销撞针背向伸缩件的方向运动,实现将弹射件释放的目的

[0033]进一步优选为,壳体的另一端固接有套筒,钢销撞针套设在套筒内部,用于约束钢销撞针在壳体的另一内壁上运动

[003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销撞针穿过壳体的侧壁运动时,会在壳体上发生晃动,通过套筒能够限定钢销撞针穿过壳体运动的相对位移,防止发生幅度过大而损坏,对钢销撞针起到良好的保护和约束位置的作用

[0035]进一步优化为,壳体的外侧壁活动连接有复位装置,复位装置与弹射装置拆卸连接,用于通过转动带动弹射装置恢复至锁紧状态

[003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此实现紧急投放器的自锁功能,提高投放物品的安全系数

[0037]进一步优化为,复位杆,其一端位于壳体的侧壁外,另一端依次穿过壳体的侧壁并与弹射装置连接,以通过转动带动弹射装置恢复至锁紧状态

[0038]蝴蝶螺母,套设在复位杆的一端,并与复位杆适配,用于通过转动带动复位杆转动

[003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蝴蝶螺母而使复位杆转动,以此通过弹射装置带动钢销撞针朝向蝴蝶螺母方向运动,以锁紧弹射件的目的,进而达到将弹射件恢复至锁紧状态

附图说明
[0040]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2为本实施例的钢销撞针伸出状态示意图

[0042]附图标记:1‑
壳体;2‑
弹射装置;
21

伸缩件;
22

减阻件;
23

弹射件;
24

套筒;
25

钢销撞针;3‑
锁放机构;
31

调节轮;
32

卡接件;
321...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
(1)
;弹射装置
(2)
,设置在所述壳体
(1)
内,其端部穿过所述壳体
(1)
的内壁,与所述壳体
(1)
的内壁活动连接,用于解锁时向所述壳体
(1)
的外侧弹出;锁放机构
(3)
,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
(1)
内,位于所述弹射装置
(2)
的下端,与所述弹射装置
(2)
的下端抵接,用于逆时针转动锁紧所述弹射装置
(2)
,顺时针转动释放所述弹射装置
(2)。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放机构
(3)
包括:调节轮
(31)
,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
(1)
的内部,与所述弹射装置
(2)
的下端抵接,用于通过旋转将所述弹射装置
(2)
顶住在所述壳体
(1)
内,以锁紧所述弹射装置
(2)
;卡接件
(32)
,其端部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
(1)
的内部,用于阻止所述调节轮
(31)
顺时针旋转;调节组件
(33)
,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
(1)
中,与所述卡接件
(32)
活动连接,用于通电后利用伸出端推动所述卡接件
(32)
卡紧在所述调节轮
(31)
的齿面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轮
(31)
的形状为齿轮状或齿盘状中任意一种,所述调节轮
(31)
的齿面与卡接件
(32)
通过抵接卡紧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
(32)
选用卡接片,其上开设有滑槽
(321)
,所述滑槽
(321)
位于所述卡接件
(32)
的中部,所述滑槽
(321)
与所述调节组件
(33)
地伸出端滑动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片呈弧形,所述滑槽
(321)
的形状与所述卡接片的形状相同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
(33)
包括:伸缩杆
(331)
,伸缩杆
(331)
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
(1)
中;连接块
(332)
,设置在所述伸缩杆
(331)
地伸出端,位于所述滑槽
(321)
内,与所述滑槽
(321)
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杆
(331)
用于伸长后通过所述连接块
(332)
推动卡接件
(32)
顶住所述调节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灵格刘巍邢康康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泛航智能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