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药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0740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加药模块,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送药流道,所述送药流道包括进药口和出药口,所述进药口高于出药口;在所述出药口处设置有可升降的阻药组件,所述阻药组件用于阻挡或者释放药盒离开出药口;在所述出药口的上方设置有药盒调整装置,所述药盒调整装置用于排除卡药故障;通过上述结构,采用所述调位机械手来对卡顿停滞的药盒进行位置和姿态的调整,解决了加药过程中出现卡药时无法自动排除风险的问题,所述调位机械手自动调整,无需人工手动调整,节约了人力,提高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药模块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化药房
,具体涉及一种加药模块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医疗卫生领域的不断发展及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门诊处方量持续增加,门诊药房发药的便捷性和准确性是需求也逐步提高,要实现门诊药房真正的自动化

智能化发药系统的优势,需要有后端加药的及时性

准确性

高效性来保证

[0003]通常,在加药缓存库和发药机之间设置中转媒介
——
加药模块,来实现药盒从加药缓存库到发药机的输送

在加药过程中,药盒从加药模块的出药口进入到发药机的接药口时,药盒易在二者衔接处出现卡顿或停滞的问题,需要人工进行排除,在影响加药效率和加药结果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药模块,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加药模块,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送药流道,所述送药流道包括进药口和出药口,所述进药口高于出药口;
[0007]在所述出药口处设置有可升降的阻药组件,所述阻药组件用于阻挡或者释放药盒离开出药口;
[0008]在所述出药口的上方设置有药盒调整装置,所述药盒调整装置用于排除卡药故障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送药流道包括滑板,所述滑板内设置有若干阵列排布的第三安装座,在所述第三安装座内设置有滚珠,所述滚珠与药盒相接触的点为滚珠的顶点,若干所述滚珠的顶点形成送药面,以所述滑板的底面为基准,所述送药面高于滑板的顶面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在药盒的输送方向上,所述滑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四挡板和第五挡板,所述第四挡板固定在滑板的侧面,所述第五挡板上设置有第六驱动组件,所述第六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五挡板做靠近或者远离第四挡板的运动

[00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六驱动组件包括第七电机和受第七电机驱动的第三皮带轮组,所述第三皮带轮组包括第五主动带轮

第五从动带轮和第四同步带,所述第四同步带连接第五主动带轮和第五从动带轮,所述第七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五主动带轮并驱动第五主动带轮转动,所述第五从动带轮内套设有第三丝杆,所述第三丝杆的轴线与药盒的输送方向垂直,所述第三丝杆上设置有第三丝杆螺母,所述第三丝杆螺母上设置有第二移动板,所述第二移动板与第五挡板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在所述送药流道的出药口处设置有第五检测传感器,所述第五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出药口处的药盒的位置

[0013]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在所述第四挡板上设置有第六检测传感器,所述第六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送药流道的出药口与下一步设备的入口之间的对齐状况

[0014]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阻药组件包括阻药板和驱动阻药板进行升降运动的第七驱动组件,在所述滑板上设置有阻药槽,所述阻药槽的位置与阻药板相对应,所述阻药板上升伸出阻药槽或者下降退出阻药槽

[0015]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七驱动组件包括第四安装座

设置在第四安装座上的第八电机和受第八电机驱动的第三齿轮齿条传动机构,所述第四安装座固定在机架上,所述第三齿轮齿条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第八电机的输出轴上的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上啮合有第三齿条,所述第三齿条与阻药板连接

[001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药盒调整装置包括第二真空吸嘴和调整第二真空吸嘴位置的第二移动组件,所述第二移动组件包括水平移动机构和第二
z
轴升降机构

[001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水平移动机构包括第九电机和受第九电机驱动的第四丝杆,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第五安装座,所述第九电机设置在第五安装座上,所述第四丝杆的轴线与药盒的输送方向平行,所述第四丝杆上设置有第四丝杆螺母,所述第四丝杆螺母上固定有第三移动板;
[0018]所述第二
z
轴升降机构包括第十电机和受第十电机驱动的第五丝杆,所述第三移动板上设置有第六安装座,所述第十电机设置在第六安装座上,所述第五丝杆的轴线与第四丝杆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五丝杆上设置有第五丝杆螺母,所述第五丝杆螺母上固定有第四移动板,所述第四移动板连接第二真空吸嘴

[0019]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0020]通过上述结构,采用所述调位机械手来对卡顿停滞的药盒进行位置和姿态的调整,解决了加药过程中出现卡药时无法自动排除风险的问题,所述调位机械手自动调整,无需人工手动调整,节约了人力,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加药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加药缓存库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药筐提升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图3中
A
处放大图;
[0025]图5是药筐提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是药筐推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是图6中
B
处放大图;
[0028]图8是药筐推送装置的侧视图;
[0029]图9是上药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
10
是无框架时的上药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
11
是药筐承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
12
是图
11

C
处放大图;
[0033]图
13
是药筐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
14
是药盒转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
15
是药盒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
16
是加药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
17
是送药流道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
18
是图
17

D
处放大图;
[0039]图
19
是送药流道的主视图;
[0040]图
20
是阻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
21
是阻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
22
是药盒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
23
是药盒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4]其中:
[0045]1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加药模块,包括机架
(104)
,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
(104)
上设置有送药流道
(800)
,所述送药流道
(800)
包括进药口和出药口,所述进药口高于出药口;在所述出药口处设置有可升降的阻药组件,所述阻药组件用于阻挡或者释放药盒
(102)
离开出药口;在所述出药口的上方设置有药盒调整装置
(900)
,所述药盒调整装置
(900)
用于排除卡药故障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送药流道
(800)
包括滑板
(801)
,所述滑板
(801)
内设置有若干阵列排布的第三安装座
(802)
,在所述第三安装座
(802)
内设置有滚珠
(803)
,所述滚珠
(803)
与药盒
(102)
相接触的点为滚珠
(803)
的顶点,若干所述滚珠
(803)
的顶点形成送药面,以所述滑板
(801)
的底面为基准,所述送药面高于滑板
(801)
的顶面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药模块,其特征在于:在药盒
(102)
的输送方向上,所述滑板
(801)
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四挡板
(804)
和第五挡板
(805)
,所述第四挡板
(804)
固定在滑板
(801)
的侧面,所述第五挡板
(805)
上设置有第六驱动组件,所述第六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五挡板
(805)
做靠近或者远离第四挡板
(804)
的运动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驱动组件包括第七电机
(806)
和受第七电机
(806)
驱动的第三皮带轮组,所述第三皮带轮组包括第五主动带轮
(807)、
第五从动带轮
(808)
和第四同步带
(809)
,所述第四同步带
(809)
连接第五主动带轮
(807)
和第五从动带轮
(808)
,所述第七电机
(806)
的输出轴连接第五主动带轮
(807)
并驱动第五主动带轮
(807)
转动,所述第五从动带轮
(808)
内套设有第三丝杆
(810)
,所述第三丝杆
(810)
的轴线与药盒
(102)
的输送方向垂直,所述第三丝杆
(810)
上设置有第三丝杆螺母
(811)
,所述第三丝杆螺母
(811)
上设置有第二移动板
(812)
,所述第二移动板
(812)
与第五挡板
(805)
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药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送药流道
(800)
的出药口处设置有第五检测传感器
(823)
,所述第五检测传感器
(823)
用于检测出药口处的药盒
(102)
的位置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正涛杨志豪唐子磊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艾隆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