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水棉挤水装置,其包括吸水单元、挤水单元及驱动单元,该吸水单元与该挤水单元之间设置有接水模块,该吸水单元与该驱动单元相连接,且该吸水单元及该挤水单元还连接有位置调节单元,借助该挤水单元及该接水模块为该吸水单元进行挤水操作,从而使该吸水单元与PCB板体接触时,其吸水饱和度一直处于不饱和状态,使其在对PCB板体进行吸水操作时具有更好的吸水效果。又借助该驱动单元,降低PCB板体在传送过程中的限制,使PCB板体能够顺利于该吸水单元的上下吸水模块之间通过。最后还可以借助该位置调节单元,调节该吸水单元与PCB板体之间的摩擦力,以及该吸水单元与该挤水单元之间的摩擦力。(*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PCB板体的干燥设备,特别是指一种包括吸水单元、挤水单 元及驱动单元,该吸水单元与该挤水单元之间设置有接水模块的吸水棉挤水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PCB (印刷电路板)板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产物,人们通过PCB 板使得电子产品的布线方式可以批量的制造出来,并且借助PCB板的方式将各个元器件之 间电连接,使得电子产品的电路布局简单化。而PCB板就是一种线路板,在这种线路板的制造过程中,需要对板体清洗并且需 要对板体进行烘干的操作。而现有的烘干操作主要是通过吸水棉吸水装置来进行的。现有的这种吸水棉吸水装置主要是安设在自动输送带的两侧面固定板上,并于轴 心上套吸水棉轴,清洗后的线路板在自动输送带的作用力下,经过吸水棉轴时线路板上所 残留的水分被吸水棉吸收。然而在这一吸水过程中,当吸水棉吸收的水分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饱和状态, 使其不能够再对后面的线路板上所残留的水分进行吸收,只能通过吸水棉轴与线路板之间 的挤压力将线路板上的水分挤压出,因此而降低了线路板的干燥效果,此为现有技术的主要缺点。又,由于现有技术的吸水棉的轴没有主动驱动电机,带水线路板前进的动力是线 路板与输送带的静摩擦力,这就决定了吸水棉与线路板安装距离受到限制,否则线路板通 不过吸水棉滚轮,如果安装距离过大,吸水棉的吸水性能又达不到吸水效果,此为现有技术的又一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吸水棉挤水装置,其包括吸水单元、挤水单元及驱动单元,该 吸水单元与该挤水单元之间设置有接水模块,该吸水单元与该驱动单元相连接,且该吸水 单元及该挤水单元还连接有位置调节单元。借助该挤水单元及该接水模块为该吸水单元进行挤水操作,从而使该吸水单元与 PCB板体接触时,其吸水饱和度一直处于不饱和状态,使其在对PCB板体进行吸水操作时具 有更好的吸水效果,此为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又借助该驱动单元,降低PCB板体在传送过程中的限制,使PCB板体能够顺利于该 吸水单元的上下吸水模块之间通过。此为本技术的又一目的。最后还可以借助该位置调节单元,调节该吸水单元与PCB板体之间的摩擦力,以 及该吸水单元与该挤水单元之间的摩擦力,此为本技术的再一目的。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吸水棉挤水装置,其包括吸水单元及挤水单元,该吸水单元与该挤水单元之 间设置有接水模块,该吸水单元包括上吸水模块以及下吸水模块,该上吸水模块与该下吸3水模块相互对应,两个该挤水模块分别与该上吸水模块与该下吸模块相互挤压。该上吸水模块包括上吸水棉及吸水定位基座,该上吸水棉可转动设置于该吸水定 位基座上,该吸水定位基座包括吸水轴、吸水滑动座及吸水定位座,该吸水轴固设于该吸水 滑动座上,而该上吸水棉可旋转套设于该吸水轴上;该吸水滑动座可滑动设置于该吸水定 位座上,又该定位基座还连接有位置调节单元,该下吸水模块包括下吸水棉以及下吸水轴, 该下吸水棉固设于该下吸水轴上,而该下吸水轴还连接有驱动单元。该下吸水棉与该上吸水棉之间形成吸水区。该挤水模块包括挤水组件及挤水定位座,该挤水组件可转动设置于该挤水定位座 上,该挤水定位座包括挤水轴、滑动座及固定底座,其中该挤水轴固设于该滑动座上,而该 挤水组件可旋转套设于该挤水轴上,又该固定底座连接有该位置调节单元。该上吸水棉及该下吸水棉分别与一挤水组件相挤压,并分别于该上吸水棉与该挤 水组及该下吸水棉与该挤水组件之间形成积水侧及干燥侧,而该吸水区设置于该干燥侧。该位置调节单元包括调节固定板、调节螺栓及调节弹簧,其中该调节螺栓固定可 转动设置于该调节固定板上,该调节螺栓与该底座的固定基座相连接,而该调节弹簧设置 于该调节螺栓的一端。该吸水棉挤水装置还设置有接水模块,该接水模块具有储液槽及导液孔,该接水 模块设置于该上吸水模块与该挤水组件及下吸水模块与该挤水组件之间,并且设置于该积 水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一种吸水棉挤水装置,其包括吸水单元、挤水单元及驱 动单元,该吸水单元与该挤水单元之间设置有接水模块,该吸水单元与该驱动单元相连接, 且该吸水单元及该挤水单元还连接有位置调节单元。借助该挤水单元及该接水模块为该吸 水单元进行挤水操作,从而使该吸水单元与PCB板体接触时,其吸水饱和度一直处于不饱 和状态,使其在对PCB板体进行吸水操作时具有更好的吸水效果。又借助该驱动单元,降低 PCB板体在传送过程中的限制,使PCB板体能够顺利于该吸水单元的上下吸水模块之间通 过。最后还可以借助该位置调节单元,调节该吸水单元与PCB板体之间的摩擦力,以及该吸 水单元与该挤水单元之间的摩擦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工作状态模拟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工作状态模拟图;图3为本技术的工作 态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工作状态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一种吸水棉挤水装置,其包括上吸水挤水单元10及下吸水挤水单 元20。该上吸水挤水单元10与该下吸水挤水单元20相对应。如图1-3所示其中该上吸水挤水单元10包括上吸水模块11及挤水模块12,该 上吸水模块11与该挤水模块12相接触,该上吸水模块11包括用于吸收PCB板体A—侧的 水分的上吸水棉13及支撑该上吸水棉13的吸水定位基座14,该上吸水棉13与该PCB板体A之间相互挤压,该上吸水棉13为具有强吸水性的吸水棉,该上吸水棉13可转动设置于该 吸水定位基座14上,该吸水定位基座14包括吸水轴15、吸水滑动座16及吸水定位座17, 该吸水轴15固设于该吸水滑动座16上,而该上吸水棉13可旋转套设于该吸水轴15上;该 吸水滑动座16可滑动设置于该吸水定位座17上。又该定位基座17还连接有位置调节单 元40。该位置调节单元40包括调节固定板41、调节螺栓42及调节弹簧43,其中该调节 螺栓42固定可转动设置于该调节固定板41上,该调节螺栓42与该底座13的固定基座16 相连接,而该调节弹簧43设置于该调节螺栓42的一端,并且是设置于与该固定基座16相 连接的一端。而该挤水模块12包括为该上吸水模块11进行挤水的挤水组件18及支撑该挤水 组件18的挤水定位座19,该挤水组件18由不易变形且不具吸水性的材料制作而成,该挤水 组件18可转动设置于该挤水定位座19上,且该挤水组件18与该上吸水棉13相接触,并且 该挤水组件18与该上吸水棉13所接触处相互挤压,并且形成积水侧131及干燥侧132,该 挤水定位座19包括挤水轴191、上滑动座192及上固定底座193,其中该挤水轴191固设于 该上滑动座192上,而该挤水组件18可旋转套设于该挤水轴191上。又该上固定底座193 连接有该位置调节单元40。如图1-4所示而该下吸水挤水单元20包括用于吸收PCB板体A另一侧的水分的 下吸水模块21及挤水模块12,该下吸水模块21与该上吸水模块11相互对应,该下吸水模 块21包括下吸水棉23以及下吸水轴24,该下吸水棉23固设于该下吸水轴24上,并且该下 吸水棉23与该上吸水棉13之间形成吸水区25。而该下吸水轴24还连接有驱动单元30, 借助该驱动单元30提供该下吸水轴24旋转时所需的驱动力。又该挤水模块12的挤水组 件18与该吸水棉23相互挤压,并使该吸水棉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水棉挤水装置,其包括吸水单元及挤水单元,其特征在于:该吸水单元与该挤水单元之间设置有接水模块,该吸水单元包括上吸水模块以及下吸水模块,该上吸水模块与该下吸水模块相互对应,两个该挤水模块分别与该上吸水模块与该下吸模块相互挤压,该上吸水模块包括上吸水棉及吸水定位基座,该上吸水棉可转动设置于该吸水定位基座上,该吸水定位基座包括吸水轴、吸水滑动座及吸水定位座,该吸水轴固设于该吸水滑动座上,而该上吸水棉可旋转套设于该吸水轴上;该吸水滑动座可滑动设置于该吸水定位座上,又该定位基座还连接有位置调节单元,该下吸水模块包括下吸水棉以及下吸水轴,该下吸水棉固设于该下吸水轴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子坚,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成德电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