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向调整式辊子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0450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向调整式辊子组,其中,包含实心轴以及依次套设于实心轴上的第一轴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向调整式辊子组


[0001]本技术涉及辊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向调整式辊子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的辊子组设计中,其中的零部件:滚轮

同步带轮或者链轮多数采用为键槽固定或焊接固定,在轴向均不能调整或移动,在输送间距更改或电机等输出的动力设备位置更改移动时,现有的辊子组零部件由于固定方式不能移动,而不能正常使用,只能采取新制,来满足更改后的使用要求,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增加生产成本,造成时间和成本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现有的辊子组设计中,其中的零部件:滚轮

同步带轮或者链轮多数采用为键槽固定或焊接固定,在轴向均不能调整或移动,本技术提供一种轴向调整式辊子组,相比传统辊子组,本技术一种轴向调整式辊子组的零部件在轴向位置上实现了可调整性,且无焊接工艺,减少因为焊接引起的变形,零部件及轴体的节圆跳动值更小,使用精度提高;传递动力的同步带轮内部使用胀套的连接方式,在传递动力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和零部件的磨损程度更小,使用精度也更高,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导致的缺陷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轴向调整式辊子组,其中,包含实心轴以及依次套设于所述实心轴上的第一轴承

第一滚轮

第一弹簧

第一弹簧座

第一止动螺母

同步带轮

第二止动螺母

第二弹簧座

第二弹簧

第二滚轮

第二轴承,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第二滚轮的内壁均设有套设于所述实心轴的轴用隔套,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第二滚轮的两侧均安装有摩擦止挡法兰,所述第一弹簧

所述第二弹簧的内壁均设有套设于所述实心轴的螺纹套;
[0006]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一滚轮之间

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第一弹簧之间

所述第一止动螺母与所述同步带轮之间

所述同步带轮与所述第二止动螺母之间

所述第二弹簧与所述第二滚轮之间

所述第二滚轮与所述第二轴承之间均设有供轴销插入的轴孔

[0007]上述的一种轴向调整式辊子组,其中,所述第一轴承

所述第二轴承的外侧面均安装有轴用卡簧

[0008]上述的一种轴向调整式辊子组,其中,所述第一滚轮

所述第二滚轮与所述摩擦止挡法兰之间均安装有密封平垫片

[0009]上述的一种轴向调整式辊子组,其中,所述同步带轮任一侧的内壁安装有胀套

[0010]上述的一种轴向调整式辊子组,其中,所述胀套的外侧面安装有调整轴套

[0011]上述的一种轴向调整式辊子组,其中,所述胀套为
ADK
胀套

[0012]上述的一种轴向调整式辊子组,其中,所述轴用隔套包含并列设置的两个第三轴承以及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三轴承之间的固定环,所述第三轴承背离于所述固定环的一侧安
装有卡簧

[0013]上述的一种轴向调整式辊子组,其中,所述同步带轮之间与所述第一止动螺母与

所述第二止动螺母之间均设有多个所述轴孔

[0014]依据上述本技术一种轴向调整式辊子组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15]相比传统辊子组,本技术一种轴向调整式辊子组的零部件在轴向位置上实现了可调整性,且无焊接工艺,减少因为焊接引起的变形,零部件及轴体的节圆跳动值更小,使用精度提高;传递动力的同步带轮内部使用胀套的连接方式,在传递动力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和零部件的磨损程度更小,使用精度也更高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轴向调整式辊子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轴向调整式辊子组的组装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附图标记如下:
[0019]实心轴
101、
第一轴承
102、
第一滚轮
103、
第一弹簧
104、
第一弹簧座
105、
第一止动螺母
106、
同步带轮
107、
第二止动螺母
108、
第二弹簧座
109、
第二弹簧
110、
第二滚轮
111、
第二轴承
112、
轴用隔套
113、
摩擦止挡法兰
114、
螺纹套
115、
轴销
116、
轴孔
117、
轴用卡簧
118、
密封平垫片
119、
胀套
120、
调整轴套
121、
第三轴承
122、
固定环
123、
卡簧
124。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

创造特征

达成目的和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1]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

比例

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

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22]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3]本技术提供一种轴向调整式辊子组,目的是相比传统辊子组,本技术一种轴向调整式辊子组的零部件在轴向位置上实现了可调整性,且无焊接工艺,减少因为焊接引起的变形,零部件及轴体的节圆跳动值更小,使用精度提高;传递动力的同步带轮内部使用胀套的连接方式,在传递动力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和零部件的磨损程度更小,使用精度也更高

[0024]如图1‑2所示,一种轴向调整式辊子组,其中,包含实心轴
101
以及依次套设于实心轴
101
上的第一轴承
102、
第一滚轮
103、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轴向调整式辊子组,其特征在于,包含实心轴以及依次套设于所述实心轴上的第一轴承

第一滚轮

第一弹簧

第一弹簧座

第一止动螺母

同步带轮

第二止动螺母

第二弹簧座

第二弹簧

第二滚轮

第二轴承,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第二滚轮的内壁均设有套设于所述实心轴的轴用隔套,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第二滚轮的两侧均安装有摩擦止挡法兰,所述第一弹簧

所述第二弹簧的内壁均设有套设于所述实心轴的螺纹套;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一滚轮之间

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第一弹簧之间

所述第一止动螺母与所述同步带轮之间

所述同步带轮与所述第二止动螺母之间

所述第二弹簧与所述第二滚轮之间

所述第二滚轮与所述第二轴承之间均设有供轴销插入的轴孔
。2.
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正武田永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睦翔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