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桩抗压静载试验场地固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0114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单桩抗压静载试验场地固化结构,包括覆盖在试验场地表面的固化土地基加固层,固化土地基加固层对角线上的两端分别设有施工机械坡道,施工机械坡道平行于固化土地基加固层的边缘设有排水沟槽,位于两端施工机械坡道端部所连对角线同一侧的两条排水沟槽相连,固化土地基加固层中心处设有检测桩,检测桩垂直于地面向试验场地地下延伸,固化土地基加固层上设有围绕在检测桩外周的隔离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桩抗压静载试验场地固化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单桩抗压静载试验场地固化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单桩承载力检测方法主要有基桩自平衡法

基桩高应变法

静载试验等几种

其中,单桩静载试验是公认最权威

最直接可靠的检测方法,通常也作为其它检测手段最终验证方法

[0003]《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JGJ 106

2014)
条文说明中对试桩周围地基土强度作了要求,压重施加于地基的压应力不宜大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
1.5
倍,若压重超过该值,随着堆载量的增加,地基土会发生破坏,堆载结构发生倾斜风险的概率也随之增加

规范对地基土强度还做了另一方面的说明,对支墩下2倍
‑3倍墩宽的应力范围内的地基进行加固后,能够减少对试桩和基桩的影响

因此,除了对支墩宽度做出合理堆放外,还应对检测桩周围场地进行地基加固

尤其检测吨位较大时,配重堆载结构整体安全非常重要,对堆载场地的地基强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地基土加固后,地基土强度得以满足要求,支墩与检测桩间距离则可适当减少,大梁尺寸不变的情况,大梁刚度安全度也会有所增加,确保堆载安全

若原场地承载力较低或场地处理不当,场地会发生较大沉降或不均匀沉降,导致堆载结构发生倾覆,造成伤人事故

[0004]为了解决地基土软弱

支墩与检测桩间距离近

堆载吨位庞大易引起结构失稳等方面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单桩抗压静载试验场地的地基加固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单桩抗压静载试验场地固化结构,能够提高试验场地地基土强度,并且有利于提升静载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单桩抗压静载试验场地固化结构包括覆盖在试验场地表面的固化土地基加固层,固化土地基加固层对角线上的两端分别设有施工机械坡道,施工机械坡道平行于固化土地基加固层的边缘设有排水沟槽,位于两端施工机械坡道端部所连对角线同一侧的两条排水沟槽相连,固化土地基加固层中心处设有检测桩,检测桩垂直于地面向试验场地地下延伸,固化土地基加固层上设有围绕在检测桩外周的隔离装置

[0007]进一步地,固化土地基加固层包括在竖直方向由上向下依次叠加的固化土面层

固化土稳定层和固化土基层

[0008]进一步地,固化土面层的厚度为固化土地基加固层总厚度的
10


20
%,固化土面层的掺量为7%

10


[0009]进一步地,固化土稳定层的厚度为固化土地基加固层总厚度的
30


40
%,固化土稳定层的掺量为5%
‑8%

[0010]进一步地,固化土基层的厚度为固化土地基加固层总厚度的
40


60
%,固化土稳定层的掺量为3%
‑6%

[0011]进一步地,隔离装置包括隔离圆筒,隔离圆筒采用双层钢管,隔离圆筒顶部与检测桩齐平,隔离圆筒为直径由上向下逐渐减小的喇叭状结构,隔离圆筒顶部的直径比检测桩的直径大
40mm
,隔离圆筒底部的直径比检测桩的直径大
20mm。
[0012]进一步地,隔离圆筒顶部外壁上设有穿入固化土地基加固层的拔桩限位螺栓,拔桩限位螺栓与地面的距离小于
500mm。
[0013]进一步地,隔离圆筒的顶部侧壁设有向隔离圆筒内部延伸的内桩限位螺栓,内桩限位螺栓将检测桩限位在隔离圆筒的中心位置

[0014]进一步地,施工机械坡道接近固化土地基加固层的一端为向下倾斜的

[0015]本技术的单桩抗压静载试验场地固化结构能够增强静载试验场地地基土强度,也减小地基沉降变形,确保堆载结构安全;将固化土地基加固层与检测桩隔离开来,将堆载配重产生的水平和竖向附加应力都作用于隔离装置上,使检测桩可相对上下移动,不受固化土地基加固层土压力的影响,有利于提高静载试验基桩量测精度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写和阐述

[0017]图1是本技术首选实施方式的单桩抗压静载试验场地固化结构的俯视图

[0018]图2是单桩抗压静载试验场地固化结构的剖视图

[0019]附图标记:
1、
固化土地基加固层;
101、
固化土面层;
102、
固化土稳定层;
103、
固化土基层;
2、
施工机械坡道;
3、
隔离装置;
301、
内桩限位螺栓;
302、
隔离圆筒;
303、
拔桩限位螺栓;
4、
排水沟槽;
5、
检测桩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附图

通过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更加清楚

完整地阐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1]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首选实施方式的单桩抗压静载试验场地固化结构包括覆盖在试验场地表面的固化土地基加固层1,固化土地基加固层1包括在竖直方向由上向下依次叠加的固化土面层
101、
固化土稳定层
102
和固化土基层
103。
固化土面层
101
的厚度为固化土地基加固层1总厚度的
10


20
%,固化土面层
101
的掺量为7%

10


固化土稳定层
102
的厚度为固化土地基加固层1总厚度的
30


40
%,固化土稳定层
102
的掺量为5%
‑8%

固化土基层
103
的厚度为固化土地基加固层1总厚度的
40


60
%,固化土稳定层
102
的掺量为3%
‑6%

掺量是指土中掺入水泥的量

[0022]如图1和图2所示,固化土地基加固层1在水平面上为正方形的,在正方形的固化土地基加固层1对角线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单桩抗压静载试验场地固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覆盖在试验场地表面的固化土地基加固层
(1)
,所述固化土地基加固层
(1)
对角线上的两端分别设有施工机械坡道
(2)
,所述施工机械坡道
(2)
平行于所述固化土地基加固层
(1)
的边缘设有排水沟槽
(4)
,位于两端所述施工机械坡道
(2)
端部所连对角线同一侧的两条排水沟槽
(4)
相连,所述固化土地基加固层
(1)
中心处设有检测桩
(5)
,所述检测桩
(5)
垂直于地面向试验场地地下延伸,所述固化土地基加固层
(1)
上设有围绕在检测桩
(5)
外周的隔离装置
(3)。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桩抗压静载试验场地固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土地基加固层
(1)
包括在竖直方向由上向下依次叠加的固化土面层
(101)、
固化土稳定层
(102)
和固化土基层
(103)。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桩抗压静载试验场地固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土面层
(101)
的厚度为固化土地基加固层
(1)
总厚度的
10


20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桩抗压静载试验场地固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土稳定层
(102)
的厚度为固化土地基加固层
(1)
总厚度的
30


40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桩抗压静载试验场地固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土基层
(1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浩陈晓余德飞高鸣阳李玉聪解宝石邓宇希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东大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