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和动力发动机连续可变压缩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70113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34
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和动力发动机连续可变压缩比装置,包括定位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和动力发动机连续可变压缩比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压缩比控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混和动力发动机连续可变压缩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压缩比对发动机的热效率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压缩比在合适的范围变化时,压缩比提高,热效率显著提高;当压缩比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压缩比增加对热效率影响减少

然而,对于混和动力发动机,发动机不断强化,且采用点燃式,导致爆震发生概率增加

因此,对于点燃式发动机而言,由于爆震的影响,点燃式发动机的压缩比比于压缩式发动机的压缩比小很多,导致点燃式发动机的热效率远小于压燃式发动机的热效率

为了进一步提高点燃式发动机热效率和经济性,高辛烷值汽油以及废气再循环等控制策略应用于点燃式发动机上,点燃式发动机的压缩开始提高,从而在小负荷运行工况区域,点燃式发动机热效率显著增加,然而在大负荷时,爆震倾向增加

因此,高压缩比的点燃式发动机在大负荷运行时,需采用燃油加浓喷射,这导致点燃式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大大减少

为了解决点燃式发动机采用固定式压缩比在大负荷和小负荷热效率和经济性难兼顾问题,不少工程师和发动机制造商提出了两段式可变压缩比,即大负荷采用小压缩比,小负荷采用大压缩比,从而兼顾大负荷和小负荷热效率和经济性

然而,两段式可变压缩比依然难以兼顾全转速和全负荷热效率和经济性,难以有效解决中等负荷热效率以及经济性问题

因此,为了兼顾点燃式发动机在全转速和全负荷热效率,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混和动力发动机连续可变压缩比装置,根据不同负荷,采用合适的压缩比,从而实现小负荷高压缩比

中等负荷中压缩比

大负荷小压缩比,提高发动机在中低负荷热效率和燃油经济性,降低污染排放物生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混和动力发动机连续可变压缩比装置;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和动力发动机连续可变压缩比装置,包括定位孔,步进电机,螺栓孔,可变压缩机构载体,辅助燃烧活塞连杆,连杆齿条固定螺栓,齿条和齿轮;
[0005]其中,连续可变压缩比装置安装在混和动力发动机缸盖上,可变压缩机构载体通过定位孔和螺栓孔安装在混和动力发动机上;
[0006]步进电机安装在可变压缩机构载体,并且步进电机的轴与齿轮连接,控制齿轮的正转和反转;
[0007]辅助燃烧活塞连杆与辅助燃烧室活塞连接,辅助燃烧活塞连杆通过连杆齿条固定螺栓和齿条连接;
[0008]齿条安装在连续可变压缩比装置的固定卡槽内

[0009]进一步地,辅助燃烧活塞连杆和辅助燃烧室活塞在辅助燃烧室上下运动

[0010]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1]该方案实现辅助燃烧活塞连杆
64
和辅助燃烧室活塞
11
的上下运动,实现混和动力
发动机1燃烧室容积的变化,最终调控混和动力发动机1的几何压缩比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连续可变压缩比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其中,1‑
混和动力发动机;
10

火花塞;
11

辅助燃烧室活塞;
12

辅助燃烧室;
13

爆震传感器;
14

转速传感器;2‑
排气系统;
20

排气温度传感器;
21

排气压力传感器;3‑
废气再循环;
30

废气再循环电磁阀;4‑
进气系统;
40

进气压力传感器;
41

进气温度传感器;
42

电子节气门;
43

喷油器;5‑
电子控制单元;6‑
连续可变压缩比装置,
60

定位孔;
61

步进电机;
62
螺栓孔;
63

可变压缩机构载体;
64

辅助燃烧活塞连杆;
65

连杆齿条固定螺栓;
66

齿条;
67

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0016]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和动力发动机连续可变压缩比装置,包括定位孔
60
,步进电机
61
,螺栓孔
62
,可变压缩机构载体
63
,辅助燃烧活塞连杆
64
,连杆齿条固定螺栓
65
,齿条
66
和齿轮
67

[0017]其中,连续可变压缩比装置6安装在混和动力发动机1缸盖上,可变压缩机构载体
63
通过定位孔
60
和螺栓孔
62
安装在混和动力发动机1上;
[0018]步进电机
61
安装在可变压缩机构载体
63
,并且步进电机
61
的轴与齿轮
67
连接,控制齿轮
67
的正转和反转;
[0019]辅助燃烧活塞连杆
64
与辅助燃烧室活塞
11
连接,然后通过连杆齿条固定螺栓
65
和齿条
66
连接;
[0020]齿条
66
安装在连续可变压缩比装置6的固定卡槽内,步进电机
61
带动齿轮
67
转动;
[0021]而齿轮
67
带动齿条
66
上下运动,从而实现辅助燃烧活塞连杆
64
和辅助燃烧室活塞
11
的上下运动,实现混和动力发动机1燃烧室容积的变化,最终调控混和动力发动机1的几何压缩比

[0022]如附2所示:混和动力发动机1包括基本的曲柄连杆机构

活塞

进排气系统,能够正常实现发动机进气

压缩

做功和排气行程,实现发动机热功转化过程

火花塞
10
安装在混和动力发动机1的缸盖上,用于控制发动机点火时刻

辅助燃烧室
1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混和动力发动机连续可变压缩比装置,包括定位孔
(60)
,步进电机
(61)
,螺栓孔
(62)
,可变压缩机构载体
(63)
,辅助燃烧活塞连杆
(64)
,连杆齿条固定螺栓
(65)
,齿条
(66)
和齿轮
(67)
;其特征在于:其中,连续可变压缩比装置
(6)
安装在混和动力发动机
(1)
缸盖上,可变压缩机构载体
(63)
通过定位孔
(60)
和螺栓孔
(62)
安装在混和动力发动机
(1)
上;步进电机
(61)
安装在可变压缩机构载体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言段雄波张时家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产商品质量检验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