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系统道闸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70051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系统道闸,涉及道闸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道闸只有一个道闸系统和备用电源,无法应对道闸系统的电机或电源控制系统出现故障带来的往来车辆无法正常通行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系统道闸


[0001]本技术涉及道闸
,尤其涉及一种双系统道闸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自动识别

车位引导

智慧收费等系统在停车场运用广泛,极大地降低了停车场的管理成本,因而无人看守停车场受到越来越多的物业管理公司的青睐

[0003]现有道闸只有一个道闸管理系统和一个备用电源,当临时停电时,备用电源会排上用场,保证道闸的正常使用

然而,当道闸系统的电机或电源控制系统出现故障时,在无人看守的停车场来说,往来车辆无法正常通行,影响车主的停车体验,不利于无人看守停车广泛的应用与推广

[0004]因此,亟需一种新型的道闸系统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系统道闸,以解决上文所述的技术问题

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双系统道闸,包括控制道闸的闸杆起落的主系统和备用系统,以及切换所述主系统和所述备用系统的切换单元;其中,所述主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驱动模块和第一电源管理模块;所述备用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驱动模块和第二电源管理模块;所述第一电源管理模块

第二电源管理模块相互连接,所述切换单元与所述第一电源管理模块

第二电源管理模块

第一驱动模块

第二驱动模块均相连

[0008]优选的,所述切换单元包括第一夹持器

第二夹持器,以及与所述第一夹持器

第二夹持器连接的夹持控制模块;所述第一夹持器能够在所述主系统启用时,通过所述夹持控制模块将所述闸杆的连接轴进行夹持;所述第二夹持器能够在所述备用系统启用时,通过所述夹持控制模块将所述闸杆的连接轴进行夹持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器

第二夹持器均包括第一夹持结构

第二夹持结构和活动气缸;第一夹持结构

第二夹持结构相互交叉,形成两端开合的端部,交叉部通过连接件活动连接;一开合的端部用于夹持所述闸杆的连接轴,另一开合的端部用于连接所述活动气缸;所述活动气缸与所述夹持控制模块电连接

[0010]优选的,第一夹持结构

第二夹持结构均包括夹持部

连接部以及活动部;所述第一夹持结构的夹持部

第二夹持结构的夹持部相向形成开合的端部;所述第一夹持结构的连接部

第二夹持结构的连接部通过所述连接件铰链接;所述第一夹持结构的活动部

第二夹持结构的活动部相向形成另一开合的端部,所述活动气缸的活动轴与所述第一夹持结构的活动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气缸的驱动本体与所述第二夹持结构的活动部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结构的夹持部

第二夹持结构的夹持部均设置有夹持垫,在
夹持垫上设有用于紧固的卡齿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包括第一电机

第一齿轮

第二齿轮以及第一电机控制模块;所述第一电机的转轴与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一电机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电机

夹持控制模块均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穿过所述闸杆的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闸杆的连接轴间隙配合,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夹持器固定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第二齿轮包括第一连接孔

第一活动轴孔和固定轴承;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闸杆的连接轴间隙配合;所述固定轴承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动轴孔活动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一电机的电机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动轴孔为弧形结构

[0014]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模块包括第二电机

第三齿轮

第四齿轮以及第二电机控制模块;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轴与所述第三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啮合;所述第二电机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二电机

夹持控制模块均连接;所述第四齿轮设置在所述闸杆的连接轴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夹持器固定连接,与所述闸杆的连接轴间隙配合

[0015]优选的,所述第四齿轮包括第二连接孔

第二活动轴孔和固定轴承;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闸杆的连接轴间隙配合;所述固定轴承一端与所述第二活动轴孔活动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二电机的电机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活动轴孔为弧形结构

[0016]优选的,还包括可充电蓄电池;所述可充电蓄电池与所述第二电源管理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管理模块连接市电电源

[0017]优选的,还包括道闸壳体,所述主系统

备用系统

切换单元均固定在所述道闸壳体内;所述闸杆的连接轴一端伸出所述道闸壳体,并与所述道闸壳体活动连接,伸出所述道闸壳体部分的连接轴上固定连接有闸杆本体

[0018]优选的,还包括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主系统通信连接,用于在主系统发生故障时,将故障信息发送至管理中心

[0019]实施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20]本技术的双系统道闸通过设置了可与主系统相互独立运行

功能完备的备用系统,且主系统与备用系统可快速

稳定切换

有效解决了现有道闸的单一系统带来故障问题
(
一旦道闸驱动电机出现故障,车辆便无法出入
)
,保障了无人看守停车场的车辆无障碍出入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附图中:
[002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双系统道闸立体图;
[002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双系统道闸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夹持器的结构示意图
(
第二夹持器的结构与第一夹持器的结构可以一致
)

[0025]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四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双系统道闸,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道闸的闸杆起落的主系统和备用系统,以及切换所述主系统和所述备用系统的切换单元;其中,所述主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驱动模块和第一电源管理模块;所述备用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驱动模块和第二电源管理模块;所述第一电源管理模块

第二电源管理模块相互连接,所述切换单元与所述第一电源管理模块

第二电源管理模块

第一驱动模块

第二驱动模块均相连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系统道闸,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单元包括第一夹持器

第二夹持器,以及与所述第一夹持器

第二夹持器连接的夹持控制模块;所述第一夹持器能够在所述主系统启用时,通过所述夹持控制模块将所述闸杆的连接轴进行夹持;所述第二夹持器能够在所述备用系统启用时,通过所述夹持控制模块将所述闸杆的连接轴进行夹持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系统道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器

第二夹持器均包括第一夹持结构

第二夹持结构和活动气缸;第一夹持结构

第二夹持结构相互交叉,形成两端开合的端部,交叉部通过连接件活动连接;一开合的端部用于夹持所述闸杆的连接轴,另一开合的端部用于连接所述活动气缸;所述活动气缸与所述夹持控制模块电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系统道闸,其特征在于,第一夹持结构

第二夹持结构均包括夹持部

连接部以及活动部;所述第一夹持结构的夹持部

第二夹持结构的夹持部相向形成开合的端部;所述第一夹持结构的连接部

第二夹持结构的连接部通过所述连接件铰链接;所述第一夹持结构的活动部

第二夹持结构的活动部相向形成另一开合的端部,所述活动气缸的活动轴与所述第一夹持结构的活动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气缸的驱动本体与所述第二夹持结构的活动部固定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系统道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结构的夹持部

第二夹持结构的夹持部均设置有夹持垫,在夹持垫上设有用于紧固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艾科智泊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