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菌室灭菌器,包括灭菌器本体,所述灭菌器本体包括安装架、臭氧发生器、臭氧缓存罐、分流机构、顶部排出组件和底部排出组件,所述安装架的表面设置有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缓存罐的侧边安装有分流机构,所述分流机构的顶部连接有顶部送气管道,且顶部送气管道与顶部排出组件相连接,所述分流机构的下方连接有底部送气管道,该无菌室灭菌器通过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后先通过臭氧缓存罐进行存储,配合外侧的压力泵即可周期性的将臭氧缓存罐内侧的臭氧以高压的形式向外进行发散,臭氧的灭菌范围更大,通过分流机构将压力泵输送的臭氧朝向顶部和底部进行导流,进一步提高了灭菌的均匀性。了灭菌的均匀性。了灭菌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菌室灭菌器
[0001]本技术涉及灭菌器
,具体为一种无菌室灭菌器。
技术介绍
[0002]无菌室内一般使用灭菌器来对实验室中的微生物进行消灭,灭菌器包括紫外线灭菌、臭氧灭菌和蒸汽灭菌三种主流方式,其中臭氧灭菌器具有降解速度快、见效快的特点,因此适用于各类无菌室进行使用。在各类根据现有技术如中国专利文件CN202211277346.7所述的一种臭氧灭菌器,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其通过加臭氧储存室暂时储存高浓度臭氧,利用臭氧储存室和灭菌室之间的压差,让高浓度臭氧输送到灭菌室,臭氧浓度均匀,减少灭菌室等待饱和时间,减少对人体及环境的影响。
[0003]根据其公开的技术方案来看,由于臭氧的重量较重,会在常态环境下自然下沉,因此应用在无菌室等密闭环境中时一般会安装在天花板上,但是现有技术中仅通过将臭氧排出后自然发散和下沉,就导致对于大型设备底部的死角空间无法充分进行消杀处理,消毒范围受限,且对于面积较大的无菌室也容易出现较远空间处灭菌效果不理想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无菌室灭菌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扩大了灭菌的有效空间,能够针对性的对部分死角区域进行灭菌处理,臭氧导向方位能够进行调控。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无菌室灭菌器,包括灭菌器本体,所述灭菌器本体包括安装架、臭氧发生器、臭氧缓存罐、分流机构、顶部排出组件和底部排出组件,所述安装架的表面设置有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缓存罐的侧边安装有分流机构,所述分流机构的顶部连接有顶部送气管道,且顶部送气管道与顶部排出组件相连接,所述分流机构的下方连接有底部送气管道,且底部送气管道与底部排出组件部分相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臭氧发生器的顶部安装有放电室,所述放电室的端部通过管路结构与臭氧缓存罐部分相连接,所述臭氧缓存罐的侧边通过管路结构与压力泵相连接,所述分流机构与压力泵相连通。
[0007]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架的边缘顶部焊接安装有立杆,且安装架通过使用螺丝穿过立杆后固定在天花板上,所述顶部排出组件与天花板相贴合,且底部排出组件直接放置在地面上。
[0008]进一步的,所述分流机构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分流腔室和第二分流腔室,且第一分流腔室和第二分流腔室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第一分流腔室的内部与顶部送气管道相连通,所述第二分流腔室的内部与底部送气管道相连通。
[0009]进一步的,所述分流机构的内侧穿插有螺纹柱和导向杆,且螺纹柱的表面套设有分流板,且每个导向杆均从分流板的表面穿过,所述分流板的侧边与隔板的表面相贴合。
[0010]进一步的,所述分流板将第一分流腔室和第二分流腔室相隔开,所述分流板的表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柱从该螺纹孔的内侧穿过。
[0011]进一步的,所述底部排出组件包括电机和套壳,所述顶部排出组件的侧边以及套壳的侧边均开设有排出口,所述套壳的底部安装有底板,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底板的底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上安装有转动轴。
[0012]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的侧边安装有挡环,所述挡环的表面设置有锥形的缺口,所述挡环的侧边与套壳的内壁相贴合,且挡环将部分排出口进行封堵遮挡。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1.该无菌室灭菌器通过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后先通过臭氧缓存罐进行存储,配合外侧的压力泵即可周期性的将臭氧缓存罐内侧的臭氧以高压的形式向外进行发散,因此臭氧的灭菌范围能够通过该结构进行扩大,提高了适用的无菌室空间范围。
[0015]2.该无菌室灭菌器通过分流机构将压力泵输送的臭氧朝向顶部和底部进行导流,因此能够在无菌室的顶部空间以及底部空间同步进行排出实现灭菌处理,进一步提高了灭菌的均匀性,且导入到顶部或者底部的臭氧含量能够通过螺纹柱部分进行调控。
[0016]3.该无菌室灭菌器在底部排出组件中设置有电机结构,将该底部排出组件直接安装在地面上,即可对无菌室内部放置的大型设备底部空间进行针对性的排放臭氧,同时借助电机以及顶部的挡环提高臭氧排出时的压力,提高臭氧的流速,以便于能够扩散到更远的位置。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无菌室灭菌器的外形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种无菌室灭菌器的臭氧发生器部分的放大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一种无菌室灭菌器的分流机构部分的内部剖视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一种无菌室灭菌器的底部排出组件部分的爆炸图;
[0021]图中:1、安装架;2、臭氧发生器;3、放电室;4、压力泵;5、臭氧缓存罐;6、分流机构;7、顶部送气管道;8、底部送气管道;9、顶部排出组件;10、底部排出组件;11、分流板;12、导向杆;13、螺纹柱;14、第一分流腔室;15、第二分流腔室;16、隔板;17、套壳;18、排出口;19、转动轴;20、挡环;21、缺口;22、底板;23、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3]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无菌室灭菌器,包括灭菌器本体,所述灭菌器本体包括安装架1、臭氧发生器2、臭氧缓存罐5、分流机构6、顶部排出组件9和底部排出组件10,所述安装架1的表面设置有臭氧发生器2,所述臭氧缓存罐5的侧边安装有分流机构6,所述分流机构6的顶部连接有顶部送气管道7,且顶部送气管道7与顶部排出组件9相连接,所述分流机构6的下方连接有底部送气管道8,且底部送气管道8与底部排出组件10部分相连接,该无菌室灭菌器安装时通过使用螺丝固定在无菌室的天花板上,使用通过臭氧发生器2以及顶部的放电室3产出臭氧,具体的,借助臭氧发生器2将外部干燥的
氧气或含氧气体进行抽入,并穿过由内电和外电极所组成的电弧放电室3内,放电室3区域内增加数千伏的高频高压线路,将注入充放电区域气体水解形成臭氧气体,最后将该生产的臭氧输送到臭氧缓存罐5中,借助外侧的压力泵4分别朝向顶部排出组件9和底部排出组件10部分进行输送,实现在无菌室的顶部和底部同时将臭氧进行排出实现灭菌的功能,其中臭氧发生器2以及放电室3均为现有的成熟机构,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选择相应的尺寸规格固定在安装架1上即可进行臭氧的制造。
[0024]本实施例,所述臭氧发生器2的顶部安装有放电室3,所述放电室3的端部通过管路结构与臭氧缓存罐5部分相连接,所述臭氧缓存罐5的侧边通过管路结构与压力泵4相连接,所述分流机构6与压力泵4相连通,所述安装架1的边缘顶部焊接安装有立杆,且安装架1通过使用螺丝穿过立杆后固定在天花板上,所述顶部排出组件9与天花板相贴合,且底部排出组件10直接放置在地面上,通过臭氧发生器2产生臭氧后先通过臭氧缓存罐5进行存储,配合外侧的压力泵4即可周期性的将臭氧缓存罐5内侧的臭氧以高压的形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菌室灭菌器,包括灭菌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器本体包括安装架(1)、臭氧发生器(2)、臭氧缓存罐(5)、分流机构(6)、顶部排出组件(9)和底部排出组件(10),所述安装架(1)的表面设置有臭氧发生器(2),所述臭氧缓存罐(5)的侧边安装有分流机构(6),所述分流机构(6)的顶部连接有顶部送气管道(7),且顶部送气管道(7)与顶部排出组件(9)相连接,所述分流机构(6)的下方连接有底部送气管道(8),且底部送气管道(8)与底部排出组件(10)部分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菌室灭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发生器(2)的顶部安装有放电室(3),所述放电室(3)的端部通过管路结构与臭氧缓存罐(5)部分相连接,所述臭氧缓存罐(5)的侧边通过管路结构与压力泵(4)相连接,所述分流机构(6)与压力泵(4)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菌室灭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的边缘顶部焊接安装有立杆,且安装架(1)通过使用螺丝穿过立杆后固定在天花板上,所述顶部排出组件(9)与天花板相贴合,且底部排出组件(10)直接放置在地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菌室灭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机构(6)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分流腔室(14)和第二分流腔室(15),且第一分流腔室(14)和第二分流腔室(15)之间设置有隔板(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晖,杨幼清,赵志华,杨琦,甘晓蕾,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世纪白马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