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表面防锈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9503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金属表面防锈层结构,属于金属涂层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氧化铝涂层,第一氧化铝涂层喷涂在金属件表面,所述第一氧化铝涂层表面喷涂有硅化物金属涂层,所述硅化物金属涂层远离第一氧化铝涂层的一面上喷涂有聚氨酯涂层,所述聚氨酯涂层远离第一氧化铝涂层的一面上喷涂有纳米涂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由第一氧化铝涂层、聚氨酯涂层、纳米涂层组成,在使用时,通过氧化铝涂层与金属件进行连接,同时,通过设置的聚氨酯涂层,使装置在被冲击时,通过聚氨酯涂层对金属件进行保护,再通过喷涂在最外层的纳米涂层,对金属件起到放水保护的效果,同时聚氨酯体层、纳米涂层之间还设置有氧化铝涂层,从而保证装置主体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寿命。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金属表面防锈层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金属涂层相关
,具体涉及金属表面防锈层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钣金件作为现有的金属件原料被广泛应用在各种产品上,日常用品中为了提高产品的品质和表面效果会经常采用钣金件作为表面使用,例如很多厨具和家具上使用,但是因为钣金件在使用时,因为钣金件在使用时,因为会与空气中的氧气或者水分发生反应发生锈蚀反应,从而造成钣金件不牢靠,为此需要一种钣金件表面防锈蚀图层结构。
[0003]现有的,如专利号为CN215902131U中采用的耐高温防锈涂层利用硅化物金属涂层对金属表面提供二次抗氧化保护,同时利用陶瓷涂层实现耐高温特性的支持,同时在表面附着一层耐磨型陶瓷涂层,有效增强金属件的表面耐磨性,提高金属件的性能而不提高其成本,但是在钣金件使用呢的过程中,因为重复使用,其表面的涂层使用寿命降低,进而导致内部的涂层被进一步的破坏,造成无法对钣金件表面进行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技术提供了金属表面防锈层结构,解决目前防腐蚀结构因为重复使用,其表面的涂层使用寿命降低,进而导致内部的涂层被进一步的破坏,造成无法对钣金件表面进行保护。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金属表面防锈层结构,包括第一氧化铝涂层,第一氧化铝涂层喷涂在金属件表面,所述第一氧化铝涂层表面喷涂有硅化物金属涂层,所述硅化物金属涂层远离第一氧化铝涂层的一面上喷涂有聚氨酯涂层,所述聚氨酯涂层远离第一氧化铝涂层的一面上喷涂有纳米涂层,通过设置的第一氧化铝涂层和金属进行粘合,通过设置的硅化物金属涂层,对外界空气和水分进行隔绝,再通过谁知的聚氨酯涂层,对技术表面起到防护作用,同时,通过纳米涂层,对内部涂层进行保护,延长涂层的使用寿命。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硅化物金属涂层与聚氨酯涂层之间喷涂有第三氧化铝涂层,通过设置的第三氧化铝涂层,对硅化物金属涂层和聚氨酯涂层进行连接,加强结构整体的强度。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纳米涂层与聚氨酯涂层之间设置有第二氧化铝涂层,通过设置的第二氧化铝涂层,对纳米涂层和聚氨酯涂层进行连接,从而增加结构整体的强度。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氧化铝涂层喷涂的厚度为2nm~3nm,保证涂层发挥效果的同时,不会影响其他涂层的使用。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硅化物金属涂层喷涂的厚度为5~7nm,保证涂层能够较好的隔绝外界空气和水分。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纳米涂层的喷涂厚度为1nm~2nm,保证涂层发挥效果的同时,不会影响其他涂层的使用。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聚氨酯涂层的喷涂厚度为2nm~3nm,保证涂层发挥效果的同时,不会影响其他涂层的使用。
[0012]总体而言,通过本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通过由第一氧化铝涂层、聚氨酯涂层、纳米涂层组成,再通过设置的氧化铝涂层,在使用时,通过氧化铝涂层与金属件进行连接,同时,通过设置的聚氨酯涂层,使装置在被冲击时,通过聚氨酯涂层对金属件进行保护,再通过喷涂在最外层的纳米涂层,对金属件起到放水保护的效果,同时聚氨酯体层、纳米涂层之间还设置有氧化铝涂层,通过氧化铝涂层对若干涂层进行更稳固的连接,从而保证装置主体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结构侧面剖视图;
[0016]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1、第一氧化铝涂层;2、聚氨酯涂层;3、纳米涂层;4、硅化物金属涂层;5、第二氧化铝涂层;6、第三氧化铝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9]下面根据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0020]金属表面防锈层结构,如图1

3所示,包括第一氧化铝涂层1,第一氧化铝涂层1喷涂在金属件表面,第一氧化铝涂层1表面喷涂有硅化物金属涂层4,硅化物金属涂层4远离第一氧化铝涂层1的一面上喷涂有聚氨酯涂层2,聚氨酯涂层2远离第一氧化铝涂层1的一面上喷涂有纳米涂层3,使用时,通过向待保护金属表面喷涂一层第一氧化铝涂层1,通过氧化铝较好的附着性,使涂层稳固附着在金属表面,之后再通过喷涂一层硅化物金属涂层4,通过硅化物金属的性质,使涂层整体对外界进行隔绝,防止外界空气、水分与金属表面接触,之后,在硅化物金属涂层4表面再喷涂一层聚氨酯涂层2,通过聚氨酯涂层2在硅化物金属涂层4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此时,对内部涂层进行保护,同时进一步防止外界空气与水的进入,进一步增强了装置的防水性能,在之后,在聚氨酯涂层2形成的保护膜外喷涂有纳米涂层3,通过喷涂的纳米涂层3,在金属使用环境潮湿多水时,水直接落雨于涂层表面,在纳米涂层3的作用下,水不会停留在涂层表面,进一步增强了整个防锈蚀涂层结构的防水性。
[0021]进一步的,硅化物金属涂层4与聚氨酯涂层2之间喷涂有第三氧化铝涂层6,纳米涂层3与聚氨酯涂层2之间设置有第二氧化铝涂层5,通过设置的第三氧化铝涂层6与设置的第二氧化铝涂层5,使整个结构内,涂层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从而使整个结构稳固,使用寿命更加长。
[0022]其中第一氧化铝涂层1喷涂的厚度为2nm~3nm,硅化物金属涂层4喷涂的厚度为5
~7nm,纳米涂层3的喷涂厚度为1nm~2nm,聚氨酯涂层2的喷涂厚度为2nm~3nm,通过这样的设置,在若干涂层能正常发挥自身特性的同时,不会影响到其他涂层的工作。
[0023]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金属表面防锈层结构,包括第一氧化铝涂层(1),其特征在于,第一氧化铝涂层(1)喷涂在金属件表面,所述第一氧化铝涂层(1)表面喷涂有硅化物金属涂层(4),所述硅化物金属涂层(4)远离第一氧化铝涂层(1)的一面上喷涂有聚氨酯涂层(2),所述聚氨酯涂层(2)远离第一氧化铝涂层(1)的一面上喷涂有纳米涂层(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表面防锈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硅化物金属涂层(4)与聚氨酯涂层(2)之间喷涂有第三氧化铝涂层(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表面防锈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星
申请(专利权)人:北美防锈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