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保温结构及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9393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电池保温结构及模组,包含有电池片(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保温结构及模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保温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远红外对电池进行保温的技术,属于电池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池是新能源车的最主要的零部件,尤其是磷酸铁钾电池,因其成本低廉

安全性高

单体寿命较长而广泛应用

但是,其在低温状态时电池的正负极

电解液和粘接剂等都存在缺陷

具体的讲:磷酸铁理正极本身电子导电性比较差,低温环境下容易产生极化,从而降低电池容量,从而影响新能源车的续航里程;同时,受低温影响,石墨嵌钾速度降低,容易在负极表面析出金属钾,如果充电后搁置时间不足而投入使用,金属钾无法全部再次嵌入石墨内部,部分金属持续存在负极的表面,极有可能形成理枝晶,从而影响电池安全;另外,低温下的电解液黏度会增加,离子迁移阻抗也会随之增大,从而影响其放电能力,影响其驾驶性能

[0003]为此,有中国专利
CN203026619U
公开了一种“具有远红外发热布保温结构的蓄电池”,其利用蓄电池设置于四周的保温发热布对蓄电池进行加热,并在外包裹保温层

但是,由于蓄电池为模组结构,其内部并非只有一块电池,而且由多块电池排列而成,包裹于蓄电池外的保温发热布无法有效的对相邻电池之间的贴合面进行有效加热,从而导致其实际加温能力有效,无法有效的提高电池的工作温度

[0004]因此,亟需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电池保温结构及模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电池保温结构及模组,其能够有效的对电池进行加温保护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电池保温结构,包含有电池片

以及对电池片加热的电池加热芯片,电池加热芯片包含有发热段和连接段,发热段贴合在电池片的侧面,连接段贴合在电池片的顶面

[0008]优选的,所述发热段包含有上下两层由柔性不导电材料制成的基材层,某一层基材层上涂覆有发热层,所述连接段上设置有两条对发热层供电的导电条

[0009]优选的,所述发热层为远红外发热油墨图层

[0010]优选的,所述连接段上设置有供电池片的正负极引出的电极引出孔

[0011]优选的,所述导电条上设置有导电引出孔

[0012]一种电池保温模组,将多个电池保温结构相互叠加后装入电池盒内,电池片的正负极经电极引出孔后连接于电池盒的引出端上,并使得电池加热芯片的发热段位于相邻两块电池片之间,导电件经导电引出孔连接发热层与温控装置,且温控装置与电池盒的引出端相连获得加热供电电源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技术可对电池片进行全面的保温操作,与
技术介绍
中的周边加热方式相比,电池加热芯片直接位于电池片侧面,有效的增加了加热面积,提高了加热效果,且电池加热芯片位于相邻两块电池片之间,能够有效的对两块电池片进行加热

且采用电池加热芯片进行加热,可对现有常规电池模组进行改装,从而使得其具有保温功能,极大的提高了本专利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电池保温模组的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中电池保温模组的电池加热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图2的局部展开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电池保温模组的另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0019]图5为图4中电池保温模组的电池加热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
[0021]电池加热芯片
1、
电池片2;
[0022]发热段
11、
连接段
12、
导电条
13、
导电引出孔
14、
电极引出孔
15

[0023]基材层
111、
发热层
112。
实施方式
[0024]本技术涉及的一种电池保温模组,电池模组有多片安装于电池盒内的电池片2构成,一般相邻电池片2之间衬垫有防震保护垫层,本专利的设计点在于:在相邻电池片2之间插入电池加热芯片1,从而利用电池加热芯片1直接对每一片电池片2加热,从而提高其加热效果

[0025]基于上述构思,对于电池加热芯片1与电池片2的配合关系可以有下述两种实施方式

实施例
[0026]参见图
1~3
,所述电池加热芯片1包含有发热段
11
和连接段
12
,发热段
11
和连接段
12
为相互连接的一体式结构,所述发热段
11
包含有上下两层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基材层
111
,某一层基材层
111
上涂覆有发热层
112
,且发热层
112
为远红外发热油墨,使用时通过该低功耗的远红外发热油墨进行持续发热,从而实现对相邻两块电池片2的持续加热;所述连接段
12
上设置有两条相互平行的导电条
13
,用于为发热层
112
上的远红外发热油墨进行供电

[0027]进一步的,两条导电条
13
延伸至两层基材层
111
之间,且发热层
112
位于两条导电条之间;或者发热层
112
为蛇形排布结构,且发热层
112
的两端分别于两条导电条
13
相连接;从而通过金属材质制成的导电条
13
为发热层
112
提供电力实现发热,且导电条
13
可以采用印刷铜箔方式直接印制于基材层
111


同样的,连接段
12
可以由一层基材层
111
延伸

或者两层基材层
111
延伸构成,当连接段
12
采用一层基材层
111
延伸时,导电条
13
位于连接段
12
的基材层
111
的上表面,随后穿入发热段
11
的两层基材层
111
之间;当连接段
12
采用两层基材层
111
延伸时,导电条
13
位于连接段
12
的两层基材层
111
之间,随后顺延进入发热段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电池保温结构,包含有电池片(2)

以及对电池片(2)加热的电池加热芯片(1),其特征在于:电池加热芯片(1)包含有发热段(
11
)和连接段(
12
),发热段(
11
)贴合在电池片(2)的侧面,连接段(
12
)贴合在电池片的顶面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池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段(
11
)包含有上下两层基材层(
111
),某一层基材层(
111
)上涂覆有发热层(
112
),所述连接段(
12
)上设置有两条对发热层(
112
)供电的导电条(
13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电池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层(
1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文昌
申请(专利权)人:一陆发智能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