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卡合式后车把结构的折叠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9196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户外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卡合式后车把结构的折叠推车,包括车体折叠架、前把手组件及底轮,车体折叠架后侧上下分别设置把手卡合件和把手铰接件,把手铰接件铰接后把手结构,后把手结构配置为:当折叠推车处于收合状态时,后把手结构朝下转动至竖直状态并与车体折叠架后侧贴合;当折叠推车处于展开状态时,后把手结构能够朝上转动至竖直状态并与把手卡合件卡接。后把手结构整体结构简单,不会影响推车的折叠收合。其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后把手结构、把手卡合件和把手铰接件等结构,把手铰接件实现后把手结构的灵活转动,使其在使用状态和收合状态之间调整,把手卡合件能够使后把手结构在使用状态下保持稳固。固。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卡合式后车把结构的折叠推车


[0001]本技术属于户外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卡合式后车把结构的折叠推车。

技术介绍

[0002]折叠推车是一种户外用的载物运输工具,由于其可折叠收合,便于收纳,受到大众的欢迎。公开号为CN103895672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沙滩推车,该推车的主体结构包括车体折叠架、车把和底轮,车体折叠架包括底架、前架、后架和两个侧架。其车体折叠架采用X形折叠结构能够实现折叠收合。
[0003]然而该推车依然存在以下问题:上述推车只有前侧有把手,而后侧没有把手,用户不能在后侧对推车进行推拉,这样会限制推车使用的灵活性。
[0004]因此,申请人想到在推车后侧设置把手,但是由于推车对其折叠收合有一定便利性的要求,如何使后侧把手结构简单,且不影响推车的折叠收合,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卡合式后车把结构的折叠推车技术方案。
[0006]一种具有卡合式后车把结构的折叠推车,包括车体折叠架、设置于车体折叠架前侧的前把手组件及设置于车体折叠架底部的底轮,所述车体折叠架后侧上下分别设置把手卡合件和把手铰接件,所述把手铰接件铰接后把手结构,所述后把手结构配置为:当折叠推车处于收合状态时,后把手结构朝下转动至竖直状态并与车体折叠架后侧贴合;当折叠推车处于展开状态时,后把手结构能够朝上转动至竖直状态并与把手卡合件卡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后把手结构包括转动杆和后把手本体,所述转动杆一端与把手铰接件铰接,另一端与后把手本体连接,转动杆用以与把手卡合件卡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杆和后把手本体构成L形结构。
[0009]进一步地,所述把手卡合件具有依次相连的卡合口、颈口和引导扩口,所述卡合口与转动杆的横截面形状大小相匹配,所述颈口宽度小于卡合口,用以限位转动杆,所述引导扩口的宽度大于颈口的宽度,用以引导转动杆卡入卡合口。
[0010]进一步地,所述车体折叠架包括底架折叠机构、四根设置于底架折叠机构四个角上的支撑杆及四个连接于相邻支撑杆之间并首尾连接构成环形结构的侧架折叠机构,支撑杆分为两根位于底架折叠机构前侧的前支撑杆和两根位于底架折叠机构后侧的后支撑杆,所述把手铰接件设置于后支撑杆上端。
[0011]进一步地,所述车体折叠架中,相邻侧架折叠机构的上端之间通过第一铰座连接,所述把手卡合件设置于第一铰座上。
[0012]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设置第二铰座,所述第二铰座铰接两根辅助杆,两根辅助杆分别与该支撑杆相邻的两个侧架折叠机构铰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把手铰接件设置于后支撑杆的第二铰座上。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后把手结构整体结构简单,不会影响推车的折叠收合。其中,本技术设置了后把手结构、把手卡合件和把手铰接件等结构,把手铰接件实现后把手结构的灵活转动,使其在使用状态和收合状态之间调整,把手卡合件3能够使后把手结构在使用状态下保持稳固。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处于完全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7]图2为本技术处于完全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18]图3为本技术处于半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处于收合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中后把手结构朝下转动至竖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中后把手结构朝上转动至竖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前把手组件1、底轮2、把手卡合件3、卡合口300、颈口301、引导扩口302、把手铰接件4、后把手结构5、转动杆500、后把手本体501、底架折叠机构6、支撑杆7、侧架折叠机构8、第一铰座9、第二铰座10、辅助杆11、第三铰座12。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端”、
ꢀ“
另一端”、
ꢀ“
外侧”、
ꢀ“
上”、
ꢀ“
内侧”、
ꢀ“
水平”、
ꢀ“
同轴”、
ꢀ“
中央”、
ꢀ“
端部”、
ꢀ“
长度”、
ꢀ“
外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5]请参阅图1

图6,一种具有卡合式后车把结构的折叠推车,包括车体折叠架、设置于车体折叠架前侧的前把手组件1及设置于车体折叠架底部的底轮2,车体折叠架后侧上下分别设置把手卡合件3和把手铰接件4,把手铰接件4铰接后把手结构5。
[0026]如图5所示,当折叠推车处于收合状态时,后把手结构5朝下转动至竖直状态并与车体折叠架后侧贴合,此时后把手结构5同样处于收合状态。
[0027]如图6所示,当折叠推车处于展开状态时,后把手结构5能够朝上转动至竖直状态并与把手卡合件3卡接,此时后把手结构5处于使用状态。
[0028]可以理解,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后把手结构5整体结构简单,不会影响推车的折叠收合。具体地,本技术设置了后把手结构5、把手卡合件3和把手铰接件4等结构,把手铰接件4实现后把手结构5的灵活转动,使其在使用状态和收合状态之间调整,把手卡合件3能够使后把手结构5在使用状态下保持稳固。
[0029]继续参阅图1

图4,车体折叠架包括底架折叠机构6、四根设置于底架折叠机构6四个角上的支撑杆7及四个连接于相邻支撑杆7之间并首尾连接构成环形结构的侧架折叠机构8,支撑杆7分为两根位于底架折叠机构6前侧的前支撑杆和两根位于底架折叠机构6后侧的后支撑杆,把手铰接件4设置于后支撑杆上端。相邻侧架折叠机构8的上端之间通过第一
铰座9连接,相邻侧架折叠机构8的下端之间通过第三铰座12连接,第三铰座12设置于支撑杆7底部,把手卡合件3设置于第一铰座9上,把手卡合件3与第一铰座9一成型。
[0030]进一步地,支撑杆7的上端设置第二铰座10,第二铰座10铰接两根辅助杆11,两根辅助杆11分别与该支撑杆7相邻的两个侧架折叠机构8铰接,把手铰接件4设置于后支撑杆的第二铰座10上,把手铰接件4与第二铰座10一体成型。
[0031]其中,底架折叠机构6和侧架折叠机构8的主体结构均为公知技术,具体可参考CN103895672A,不做赘述。
[0032]继续参阅图5和图6,后把手结构5包括转动杆500和后把手本体501,两者构成L形结构,转动杆500一端与把手铰接件4铰接,另一端与后把手本体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卡合式后车把结构的折叠推车,包括车体折叠架、设置于车体折叠架前侧的前把手组件(1)及设置于车体折叠架底部的底轮(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折叠架后侧上下分别设置把手卡合件(3)和把手铰接件(4),所述把手铰接件(4)铰接后把手结构(5),所述后把手结构(5)配置为:当折叠推车处于收合状态时,后把手结构(5)朝下转动至竖直状态并与车体折叠架后侧贴合;当折叠推车处于展开状态时,后把手结构(5)能够朝上转动至竖直状态并与把手卡合件(3)卡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卡合式后车把结构的折叠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把手结构(5)包括转动杆(500)和后把手本体(501),所述转动杆(500)一端与把手铰接件(4)铰接,另一端与后把手本体(501)连接,转动杆(500)用以与把手卡合件(3)卡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卡合式后车把结构的折叠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500)和后把手本体(501)构成L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卡合式后车把结构的折叠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卡合件(3)具有依次相连的卡合口(300)、颈口(301)和引导扩口(302),所述卡合口(300)与转动杆(500)的横截面形状大小相匹配,所述颈口(301)宽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渊儒曾超白向轩何健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健盛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