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靠墙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6270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户外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靠墙篷,包括配合连接的若干支撑腿、篷架组件及顶帽机构,篷架组件包括若干侧折叠杆机构,侧折叠杆机构配合安装于相邻支撑腿上部之间,侧折叠杆机构包括多个依次铰接的X形交叉杆组,所述X形交叉杆组包括两根铰接的侧杆,其中一个侧折叠杆机构通过X形交叉杆组形成向上隆起的侧顶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X形交叉杆组形成向上隆起的侧顶结构,再将顶帽机构设置于该侧顶机构上,使得整个帐篷的顶点位于帐篷的侧部,这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置于靠墙处时结构整体刚性更强,更加节省空。而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靠墙安装时,侧顶结构与墙面相贴合,雨水可以直接从顺着侧顶结构流下,不易积水。不易积水。不易积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靠墙篷


[0001]本技术属于户外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靠墙篷。

技术介绍

[0002]折叠篷是一种常见的户外用品,传统的折叠篷的顶盘或者中心锁机构通常位于顶部中心,例如CN201687258U、CN214996572U、CN207794778U等专利。这种结构存在以下问题:
[0003]1、篷布以及篷架顶部部分结构不够稳定,刚性不够强,易出现晃动;
[0004]2、这种折叠屏靠墙安装时,篷布与墙体之间会形成积水槽,排水功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靠墙篷技术方案。
[0006]一种靠墙篷,包括配合连接的若干支撑腿、篷架组件及顶帽机构,所述篷架组件包括若干侧折叠杆机构,所述侧折叠杆机构配合安装于相邻支撑腿上部之间,所述侧折叠杆机构包括多个依次铰接的X形交叉杆组,所述X形交叉杆组包括两根铰接的侧杆,其中一个侧折叠杆机构通过X形交叉杆组形成向上隆起的侧顶结构,侧顶结构的中部用以与顶帽机构铰接配合,并使得该侧面可贴靠于墙体。
[0007]进一步地,形成侧顶结构的侧折叠杆机构中的X形交叉杆组分为两个后X形交叉杆单元,两个所述后X形交叉杆单元以所述顶帽机构对称设置。
[0008]进一步地,所述后X形交叉杆单元分为第一后X形交叉杆单元和第二后X形交叉杆单元,所述第一后X形交叉杆单元中包括第一上侧杆和第一下侧杆,所述第一上侧杆和所述第一下侧杆铰接点为非中心铰接设置,所述第一上侧杆长度小于第一下侧杆长度,所述第二后X形交叉杆单元包括第二上侧杆和第二下侧杆,所述第二上侧杆和第二下侧杆中部铰接配合,所述第二上侧杆一端用以与第一下侧杆铰接,另一端用以与对称设置的另一条第二上侧杆铰接配合,所述第二下侧杆一端用以与第一上侧杆铰接,另一端用以与顶帽机构铰接配合。
[0009]进一步地,其中两个位于侧部的所述侧折叠杆机构中的X形交叉杆组分为侧边X形交叉杆单元,所述侧边X形交叉杆单元包括两条呈X形对称铰接的侧部侧杆。
[0010]进一步地,其中相对于形成侧顶结构的侧折叠杆机构中的X形交叉杆组分为两个前X形交叉杆单元,所述前X形交叉杆单元包括两条呈X形对称铰接的前部侧杆。
[0011]进一步地,所述篷架组件还包括若干斜折叠杆机构,所述斜折叠杆机构一端与顶帽机构铰接,另一端与远离顶帽机构一侧的支撑腿铰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靠墙篷为矩形帐篷,其包括四个支撑腿、四个侧折叠杆机构和两个斜折叠杆机构,两个斜折叠杆机构构成V形结构。
[0013]进一步地,所述顶帽机构为顶盘,所述顶盘具有斜杆铰接槽和侧杆铰接槽,所述斜杆铰接槽用以与斜折叠杆机构铰接,所述侧杆铰接槽用以与形成侧顶结构的侧折叠杆机构铰接。
[0014]进一步地,顶帽机构为中心锁机构,包括上顶帽、下顶帽和锁杆件,其中第二X形交叉杆单元一端用以与顶帽机构配合,所述第二上侧杆一端用以与第一下侧杆铰接,另一端与对称设置的另一条第二上侧杆均通过下顶帽实现铰接配合,所述第二下侧杆一端用以与第一上侧杆铰接,另一端用以与顶帽机构铰接配合。
[0015]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腿为伸缩杆结构。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X形交叉杆组形成向上隆起的侧顶结构,再将顶帽机构设置于该侧顶机构上,使得整个帐篷的顶点位于帐篷的侧部,这样本技术安置于靠墙处时结构整体刚性更强,更加节省空。而且本技术靠墙安装时,侧顶结构与墙面相贴合,雨水可以直接从顺着侧顶结构流下,不易积水。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处于完全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8]图2为本技术处于完全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19]图3为本技术处于完全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0020]图4为本技术处于半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处于完全收合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中顶盘与第一斜杆、第二下侧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端”、
ꢀ“
另一端”、
ꢀ“
外侧”、
ꢀ“
上”、
ꢀ“
内侧”、
ꢀ“
水平”、
ꢀ“
同轴”、
ꢀ“
中央”、
ꢀ“
端部”、
ꢀ“
长度”、
ꢀ“
外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5]请参阅图1

6,一种靠墙篷,靠墙篷为矩形的帐篷结构,其包括配合连接的四根支撑腿1、篷架组件及顶帽机构,篷架组件包括四个侧折叠杆机构2和两个斜折叠杆机构3,侧折叠杆机构2配合安装于相邻支撑腿1上端之间,侧折叠杆机构2包括多个依次铰接的X形交叉杆组,X形交叉杆组包括两根铰接的侧杆,其中一个侧折叠杆机构2通过X形交叉杆组形成向上隆起的侧顶结构,侧顶结构的中部用以与顶帽机构铰接配合,并使得该侧面可贴靠于墙体,斜折叠杆机构3一端与顶帽机构铰接,另一端与远离顶帽机构一侧的支撑腿1铰接,两个斜折叠杆机构3构成对称的V形结构。
[0026]本技术另外配备常规的篷布。
[0027]可以理解,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通过X形交叉杆组形成向上隆起的侧顶结构,再将顶帽机构设置于该侧顶机构上,使得整个帐篷的顶点位于帐篷的侧部,这样本技术安置于靠墙处时结构整体刚性更强,更加节省空。而且本技术靠墙安装时,侧顶结构与墙面相贴合,雨水可以直接从顺着侧顶结构流下,不易积水。
[0028]继续参阅图1和图2,支撑腿1上下设置上安装座4和下安装座5,上安装座4与支撑腿1固定连接,下安装座5与支撑腿1上下滑动连接,斜折叠杆机构3与对应支撑腿1上的上安
装座4和下安装座5铰接,侧折叠杆机构2的端部上下两侧分别与对应支撑腿1上的上安装座4和下安装座5铰接。
[0029]上安装座4和下安装座5为本领域的常规结构,起到铰接安装连杆的作用。
[0030]继续参阅图2,斜折叠杆机构3包括第一斜杆300、第二斜杆301和第三斜杆302,第一斜杆300一端与顶帽机构铰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301一端铰接,第二连杆301另一端与对应支撑腿1上的上安装座铰接,第三连杆302一端与第二连杆301铰接,另一端与对应支撑腿1上的下安装座5铰接。
[0031]此外, 斜折叠杆机构3也可以采用其它结构形式。
[0032]可以理解,这样的设置能够通过斜折叠杆机构3加强对顶帽机构的支撑,使得顶帽机构更加稳固。而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靠墙篷,包括配合连接的若干支撑腿(1)、篷架组件及顶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篷架组件包括若干侧折叠杆机构(2),所述侧折叠杆机构(2)配合安装于相邻支撑腿(1)上部之间,所述侧折叠杆机构(2)包括多个依次铰接的X形交叉杆组,所述X形交叉杆组包括两根铰接的侧杆,其中一个侧折叠杆机构(2)通过X形交叉杆组形成向上隆起的侧顶结构,侧顶结构的中部用以与顶帽机构铰接配合,并使得该侧面可贴靠于墙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靠墙篷,其特征在于,形成侧顶结构的侧折叠杆机构(2)中的X形交叉杆组分为两个后X形交叉杆单元,两个所述后X形交叉杆单元以所述顶帽机构对称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靠墙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X形交叉杆单元分为第一后X形交叉杆单元和第二后X形交叉杆单元,所述第一后X形交叉杆单元中包括第一上侧杆(200)和第一下侧杆(201),所述第一上侧杆(200)和所述第一下侧杆(201)铰接点为非中心铰接设置,所述第一上侧杆(200)长度小于第一下侧杆(201)长度,所述第二后X形交叉杆单元包括第二上侧杆(202)和第二下侧杆(203),所述第二上侧杆(202)和第二下侧杆(203)中部铰接配合,所述第二上侧杆(202)一端用以与第一下侧杆(201)铰接,另一端用以与对称设置的另一条第二上侧杆(202)铰接配合,所述第二下侧杆(203)一端用以与第一上侧杆(200)铰接,另一端用以与顶帽机构铰接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靠墙篷,其特征在于,其中两个位于侧部的所述侧折叠杆机构中的X形交叉杆组分为侧边X形交叉杆单元,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渊儒应启旺何健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健盛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