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有蓄冷蒸发一体式装置的蓄冷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69030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水合物蓄冷领域,具体公开一种配有蓄冷蒸发一体式装置的蓄冷系统,包括蓄冷蒸发一体式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有蓄冷蒸发一体式装置的蓄冷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蓄冷储能
,具体涉及一种配有移动蓄冷装置的水合物蓄冷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传统冰蓄冷装置属耗能型空调,制冰时效率下降达
30
%,综合考虑其夜间制冷

满负荷运行时间大幅增加等因素后,其较一般常规空调多耗电
20
%左右

传统水蓄冷装置属于节能型空调,由于夜间蓄冷效率较白天更高,系统满负荷运行时间大幅增加,扣除蓄冷损失等不利因素,较一般常规空调节电约
10
%,但传统水蓄冷装置的占用空间较大,难以实现大容量移动蓄冷,不适用于日常户外使用应用场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0004]一种配有蓄冷蒸发一体式装置的蓄冷系统,包括蓄冷蒸发一体式装置,所述蓄冷蒸发一体式装置包括蓄冷装置

换热部,所述蓄冷装置包括蓄冷槽

蓄冷盘管

溶液泵

支管路Ⅲ、
支管路Ⅳ、
蓄冷工质,
[0005]所述蓄冷槽为上顶部设有注水口的容器,所述蓄冷工质通过所述注水口注入于蓄冷槽内;所述换热部设置于蓄冷槽的外侧壁上;
[0006]所述蓄冷盘管设置于蓄冷槽内,蓄冷盘管的内部设有载冷剂,蓄冷盘管的一端通过支管路Ⅲ与所述换热部的进水口连通,蓄冷盘管的另一端通过支管路Ⅳ与所述换热部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溶液泵设置于所述支管路Ⅲ

[0007]作为技术方案的补充,所述换热部包括风扇

蒸发器

控制单元,
[0008]所述风扇设置于蓄冷槽的外侧壁上,所述蒸发器位于风扇远离蓄冷槽的一侧,所述蒸发器的进水口通过支管路Ⅲ与蓄冷盘管的一端连接,蒸发器的出水口通过支管路Ⅳ与蓄冷盘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风扇与溶液泵分别与控制单元连接,控制单元对风扇

溶液泵进行控制

[0009]作为技术方案的补充,所述换热部还包括风扇保护壳,所述风扇保护壳为环形结构,设置于蓄冷槽的外侧壁上且位于风扇的外周

[0010]作为技术方案的补充,所述支管路Ⅲ上设有第四单向阀门,所述支管路Ⅳ上设有第三单向阀门,通过第三单向阀门控制支管路Ⅲ的开闭,通过第四单向阀门控制支管路Ⅳ的开闭

[0011]作为技术方案的补充,还包括冷水机组

支管路Ⅰ、
支管路Ⅱ、
第一双向阀门

第二双向阀门

第一单向阀门

第二单向阀门,
[0012]所述支管路Ⅰ上设有第一单向阀门,所述支管路Ⅱ上设有第二单向阀门;所述支管路Ⅳ上位于蓄冷槽与第三单向阀门之间设有第二双向阀门;所述支管路Ⅲ上位于蓄冷槽与第四单向阀门之间设有第一双向阀门;
[0013]所述冷水机组的进水口通过支管路Ⅰ与支管路Ⅲ连通,所述支管路Ⅰ与支管路Ⅲ连通的位置位于支管路Ⅲ上的第四单向阀门与第一双向阀门之间;
[0014]所述冷水机组的出水口通过支管路Ⅱ与支管路Ⅳ连通,所述支管路Ⅱ与支管路Ⅳ连通的位置位于支管路Ⅳ上第三单向阀门与第二双向阀门之间

[0015]作为技术方案的补充,所述蓄冷装置还包括泡沫金属,所述泡沫金属位于蓄冷槽内且包覆于所述蓄冷盘管上

[0016]作为技术方案的补充,所述泡沫金属孔隙度大于
90
%,孔径尺寸大于
7mm
,所述蓄冷槽外部包覆有隔热材料

[0017]作为技术方案的补充,所述蓄冷装置还包括冷量显示系统,所述冷量显示系统包括压强传感器

冷量显示系统还包括显示单元,所述压强传感器设置于蓄冷槽内,压强传感器与显示单元连接,显示单元设置于蓄冷槽的外侧壁上

[0018]作为技术方案的补充,所述位于蓄冷槽内设有多组处于不同高度的压强传感器,通过处于不同高度的压强传感器对蓄冷槽内的压强进行监测

[0019]作为技术方案的补充,所述压强传感器共设有五组,其中第一压强传感器

第二压强传感器

第三压强传感器由低到高依次设置于蓄冷槽的内侧壁上,第四压强传感器与第五压强传感器由低到高依次设置于蓄冷盘管的外侧壁上

[0020]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个方面,通过将蓄冷蒸发一体式装置的设计,使其便于携带,满足户外使用需求

在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通过泡沫金属的设置,强化位于蓄冷盘管内的载冷剂与蓄冷工质间的换热,并且大孔隙度,大孔隙尺寸的泡沫金属为水合物生成提供了成核位点,降低了水合物生成过冷度

泡沫金属能够实现静态强化生成,在水合物生成过程中不需要气体扰动等动态强化的额外能源输入和电机等设备,更加适合小型装置

在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中,通过冷量显示系统的设置,能够显示蓄冷槽内的蓄冷值,有利于判断蓄冷槽内冷量状态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放冷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
1.
第一单向阀门
、2.
冷水机组
、3.
第二单向阀门
、4.
第三单向阀门
、5.
风扇
、6.
蒸发器
、7.
风扇保护壳
、8.
第四单向阀门
、9.
第一双向阀门
、10.
溶液泵
、11.
蓄冷盘管
、12.
蓄冷工质
、13.
蓄冷槽
、14.
注水口
、15.
第二双向阀门
、16.
控制单元
、17.
支管路Ⅰ、18.
支管路Ⅱ、19.
支管路Ⅲ、20.
支管路Ⅳ、21.
压强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5]如图
1、
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一种配有蓄冷蒸发一体式装置的蓄冷系统,包括蓄冷蒸发一体式装置,所述蓄冷蒸发一体式装置包括蓄冷装置

换热部,所述蓄冷装置包括
蓄冷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配有蓄冷蒸发一体式装置的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蓄冷蒸发一体式装置,所述蓄冷蒸发一体式装置包括蓄冷装置

换热部,所述蓄冷装置包括蓄冷槽(
13


蓄冷盘管(
11


溶液泵(
10


支管路Ⅲ(
19


支管路Ⅳ(
20


蓄冷工质(
12
),所述蓄冷槽(
13
)为上顶部设有注水口(
14
)的容器,所述蓄冷工质(
12
)位于蓄冷槽(
13
)内;所述换热部设置于蓄冷槽(
13
)的外侧壁上;所述蓄冷盘管(
11
)设置于蓄冷槽(
13
)内,蓄冷盘管(
11
)的内部设有载冷剂,蓄冷盘管(
11
)的一端通过支管路Ⅲ(
19
)与所述换热部的进水口连通,蓄冷盘管(
11
)的另一端通过支管路Ⅳ(
20
)与所述换热部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溶液泵(
10
)设置于所述支管路Ⅲ(
19
)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有蓄冷蒸发一体式装置的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部包括风扇(5)

蒸发器(6)

控制单元(
16
),所述风扇(5)设置于蓄冷槽(
13
)的外侧壁上,所述蒸发器(6)位于风扇(5)远离蓄冷槽(
13
)的一侧,蒸发器(6)的进水口通过支管路Ⅲ(
19
)与蓄冷盘管(
11
)的一端连接,蒸发器(6)的出水口通过支管路Ⅳ(
20
)与蓄冷盘管(
11
)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风扇(5)与溶液泵(
10
)分别与控制单元(
16
)连接,控制单元(
16
)对风扇(5)

溶液泵(
10
)进行控制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配有蓄冷蒸发一体式装置的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部还包括风扇保护壳(7),所述风扇保护壳(7)为环形结构,设置于蓄冷槽(
13
)的外侧壁上且位于风扇(5)的外周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有蓄冷蒸发一体式装置的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路Ⅲ(
19
)上设有第四单向阀门(8),所述支管路Ⅳ(
20
)上设有第三单向阀门(4),通过第三单向阀门(4)控制支管路Ⅲ(
19
)的开闭,通过第四单向阀门(8)控制支管路Ⅳ(
20
)的开闭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配有蓄冷蒸发一体式装置的蓄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水机组(2)

支管路Ⅰ(
17


支管路Ⅱ(
18


第一双向阀门(9)

第二双向阀门(
15


第一单向阀门(1)

第二单向阀门(3),所述支管路Ⅰ(
17
)上设有第一单向阀门(1),所述支管路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东鲍嘉翥王戒张伦祥潘颖绮刘佳伟全家兴冯恩城余琴健赵佳飞宋永臣杨磊吕源夏新然王凡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