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8916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新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DN池进水端配水井出水堰口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
DN
池进水端配水井出水堰口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高邮市湖西污水处理厂经过长期使用手持溶解氧仪检测结果显示反硝化滤池
(
以下统称
DN

)
进水配水井溶解氧含量目前在
5mg/L
左右,经过跌落,四个
DN
池进水溶解氧分别上升3‑
5mg/L
左右,最终
DN
池进水溶氧达到
8mg/L
左右,跌落复氧严重,自由流态跌落复氧过程破坏了反硝化脱氮所需的缺氧环境,导致碳源实际投加量比理论投加量偏大较多,造成了碳源极大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
DN
池进水端配水井出水堰口,包括开设在滤池上且与滤池内部连通的排水孔,所述滤池的外壁上设置有使得水流呈漫流状态的导流台,所述导流台的顶端与排水孔最低处接触,所述导流台的底端与
DN
池底端平滑过渡固定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滤池内的水通过排水孔朝向
DN
池流动,通过导流台与
DN
池池底平滑过度,从排水孔排出的水流因水流自身的粘力和与导流台的摩擦阻力沿着导流台弧度流动,最终缓慢流入
DN
池内,由于滤池内的水排向
DN
池高度降低,气液接触比表面积减少,气液接触时间减少,进而减少了大量跌水而产生的溶解氧上升的可能性,从而减少了溶解氧上升造成的碳源浪费,减少了跌水产生的噪音,同时施工简单,消除跌水复氧效果好

[0005]进一步地,所述导流台的外壁光滑,所述导流台靠近滤池外壁的一侧与滤池通过
A
膨胀螺钉锁紧连接,所述导流台靠近
DN
池的一侧与
DN
池通过
B
膨胀螺钉锁紧连接

[000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导流台与滤池和
DN
池均通过螺钉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便于导流台的拆卸更换,导流台与水流接触面为光滑面,水体紊动程度低,水流分散程度低,消除跌水复氧效果好

[0007]进一步地,所述排水孔为锥形结构,所述排水孔
A
端的直径大于
B
端的直径

[000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排水孔设置为锥形结构,出水断面增大,水流流速减小,使得水流沿着导流台流动,提高消除跌水复氧效果

[0009]进一步地,所述滤池顶部固定有顶部导流组件,所述顶部导流组件包括第一挡水台和第二挡水台,所述第一挡水台位于滤池和第二挡水台之间,所述第一挡水台的高度低于第二挡水台的高度,所述第二挡水台远离第一挡水台的一侧设有与滤池外壁倾斜过度的导水板

[00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挡水台和第二挡水台,减慢排水流速,进而减少水流分散程度,水流经过第一挡水台和第二挡水台后因水流自身的粘力和与导水板的摩擦阻力沿着导水板弧度流动,进而与滤池外壁形成附壁流,消除跌水复氧效果好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挡水台上表面开设有若干导流槽,若干导流槽沿着水平方向呈阵列式排布,所述导流槽与第二挡水台平滑过度,所述第二挡水台与滤池通过连接件固定

[00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挡水台的水流会形成不稳定的扰流,通过导流槽的作用,消除紊流,起到减小水流分散程度的作用

[0013]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与滤池顶部完全贴合的横向安装板以及与滤池外壁完全贴合的轴向安装板,所述第一挡水台和第二挡水台均位于横向安装板背离滤池的一侧,所述导水板位于轴向安装板背离滤池的一侧,所述横向安装板

轴向安装板

第一挡水台

第二挡水台和导水板均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横向安装板以及轴向安装板均与滤池通过膨胀螺钉锁紧连接,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膨胀螺钉的作用,便于横向安装板

轴向安装板与滤池固定连接,便于横向安装板

轴向安装板的装配,且横向安装板和轴向安装板均与滤池外表面倾斜过度,减少水流撞击而产生扰动使得气液接触比表面积增大的可能性

[0015]综上所述,该新型
DN
池进水端配水井出水堰口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1)
该新型
DN
池进水端配水井出水堰口,滤池内的水通过排水孔朝向
DN
池流动,通过导流台与
DN
池池底平滑过度,从排水孔排出的水流因水流自身的粘力和与导流台的摩擦阻力沿着导流台弧度流动,最终缓慢流入
DN
池内,由于滤池内的水排向
DN
池高度降低,气液接触比表面积减少,气液接触时间减少,进而减少了大量跌水而产生的溶解氧上升的可能性,从而减少了溶解氧上升造成的碳源浪费,减少了跌水产生的噪音,同时施工简单,消除跌水复氧效果好

[0017](2)
该新型
DN
池进水端配水井出水堰口,由于排水孔设置为锥形结构,出水断面增大,水流流速减小,使得水流沿着导流台流动,而不会因出水断面减小而呈喷射状喷出,进而减少了水流喷射状喷出形成气液两相流而挟带大量空气的可能性

[0018](3)
该新型
DN
池进水端配水井出水堰口,通过设置第一挡水台和第二挡水台,减慢排水流速,进而减少水流分散程度,水流经过第一挡水台和第二挡水台后因水流自身的粘力和与导水板的摩擦阻力沿着导水板弧度流动,进而与滤池外壁形成附壁流,进一步提高消除跌水复氧效果

[0019](4)
该新型
DN
池进水端配水井出水堰口,通过第一挡水台的水流会形成不稳定的扰流,通过导流槽的作用,消除紊流,起到减小水流分散程度

附图说明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写和阐述

[0021]图1是本技术首选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用于体现横向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用于体现导流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
1、
滤池;
101、
排水孔;
2、
导流台;
3、
第一挡水台;
4、
第二挡水台;
5、
导水板;
6、
导流槽;
7、
横向安装板;
8、
轴向安装板;
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新型
DN
池进水端配水井出水堰口,其特征在于,包括开设在滤池
(1)
上且与滤池
(1)
内部连通的排水孔
(101)
,所述滤池
(1)
的外壁上设置有使得水流呈漫流状态的导流台
(2)
,所述导流台
(2)
的顶端与排水孔
(101)
最低处接触,所述导流台
(2)
的底端与
DN
池底端平滑过渡固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
DN
池进水端配水井出水堰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台
(2)
的外壁光滑,所述导流台
(2)
靠近滤池
(1)
外壁的一侧与滤池
(1)
通过
A
膨胀螺钉锁紧连接,所述导流台
(2)
靠近
DN
池的一侧与
DN
池通过
B
膨胀螺钉锁紧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
DN
池进水端配水井出水堰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
(101)
为锥形结构,所述排水孔
(101)A
端的直径大于
B
端的直径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
DN
池进水端配水井出水堰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池
(1)
顶部固定有顶部导流组件,所述顶部导流组件包括第一挡水台
(3)
和第二挡水台
(4)
,所述第一挡水台
(3)
位于滤池
(1)
和第二挡水台
(4)
之间,所述第一挡水台
(3)
的高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庆珍姜文涛宋磊
申请(专利权)人:同方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