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急救援固体氧气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8532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急救援固体氧气发生器,包括筒底和筒体,筒底的上端设置有筒体,筒底的上表面设置有底部隔热垫,筒体内填充有产氧药块,产氧药块和筒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四周吸收剂;筒体的上端设置有上盖,上盖上贯穿设置有正极导电柱和负极导电柱,正极导电柱的下端连接有正极导线,正极导线的一端连接有保险管,保险管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点火头导线;负极导电柱的下端连接有负极导线,负极导线的一端连接有第二点火头导线;第一点火头导线和第二点火头导线共同连接有点火头,产氧药块上部内填充有启动药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急救援固体氧气发生器


[0001]本技术涉及应急救援供氧装备
,具体涉及一种应急救援固体氧气发生器


技术介绍

[0002]现实生活中总会有一些意外情况发生,如儿童掉入数十米深的机井中,短时间内无法将其救援出来,此事需要为其通入氧气,放置在井中缺氧窒息

目前,应急救援用的氧气主要采用氧气瓶作为氧源,氧气瓶属于压力容器,需要每年按照压力容器的管理要求进行检验,并且氧气瓶储存氧气一般带有几兆帕的压力,氧气瓶存在爆炸的风险

氧气瓶重量偏重,人工搬运困难,需要依靠车辆运输,在山上

荒野

田地等地方运输需要不方便,往往难以在短时间内运输到救援现场,影响救援时间

为此,急需提出了一种应急救援固体氧气发生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应急救援固体氧气发生器,该固体氧气发生器采用固体产氧药块化学反应作为氧气来源,提供的氧气纯度高

安全性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急救援固体氧气发生器,包括筒底和筒体,所述筒底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筒体,所述筒底的上表面设置有底部隔热垫,所述筒体内填充有产氧药块,所述产氧药块的上端和外侧壁上设置有四周吸收剂;
[0005]所述筒体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上盖,所述上盖上贯穿设置有正极导电柱和负极导电柱,所述正极导电柱周侧设置有正极绝缘套,所述正极导电柱的下端连接有正极导线,所述正极导线的一端连接有保险管,所述保险管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点火头导线;所述负极导电柱的周侧设置有负极绝缘套,所述负极导电柱的下端连接有负极导线,所述负极导线的一端连接有第二点火头导线;所述第一点火头导线和所述第二点火头导线共同连接有点火头;所述上盖的中心贯通设置有氧气出口;所述上盖的下端设置有铜网,所述铜网的下端设置有上部隔热垫;
[0006]所述产氧药块上部内填充有启动药剂,所述启动药剂的上端设置有陶瓷棉塞,所述点火头位于所述启动药剂内部;所述四周吸收剂和所述上部隔热垫之间设置有上部吸收剂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点火头导线和所述第二点火头导线均贯穿所述上部隔热垫

上部吸收剂

四周吸收剂和陶瓷棉塞延伸至所述启动药剂内

[0008]优选地,所述氧气出口位于所述正极导电柱和负极导电柱之间

[0009]优选地,所述铜网位于所述氧气出口的下端

[0010]优选地,所述上部隔热垫

底部隔热垫和陶瓷棉塞均采用陶瓷纤维材料

[001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2]1.
本技术提供一种应急救援固体氧气发生器,氧气来源部分采用固体产氧药块在下产生氧气,均不产生压力,不使用氧气瓶,解决了用氧气瓶
(
压力容器
)
作为氧源所存在的爆炸和爆裂的潜在风险

[0013]2.
本技术使用方法简单

安全,在使用的时候才启动产生氧气,在存放

储存

运输

携带过程中,不存在压力,不会导致爆裂或爆炸;产生的氧气纯度
≥99.5
%,可以达到医用氧气的标准

[0014]3.
本技术在道路允许的场所情况下可以用车运输,道路不方便的场所可以人工背负运送至应急救援现场

[0015]4.
本技术的有效期为5年,有效期内可免于维护,解决了传统的氧气瓶每年都要返厂检验和更换的问题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
[0019]1—
筒底;
2—
底部隔热垫;
3—
筒体;
4—
四周吸收剂;
5—
产氧药块;
6—
启动药剂;
7—
点火头;
8—
第一点火头导线;
9—
陶瓷棉塞;
10—
保险管;
11—
正极导线;
12—
正极绝缘套;
13—
正极导电柱;
14—
上盖;
15—
铜网;
16—
负极导电柱;
17—
负极绝缘套;
18—
上部隔热垫;
19—
上部吸收剂;
20—
负极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如图1所示,本技术应急救援固体氧气发生器,包括筒底1和筒体3,所述筒底1的上端焊接有筒体3,所述筒底1的上表面设置有底部隔热垫2,所述筒体3内填充有产氧药块5,所述产氧药块5的上端和外侧壁设置有四周吸收剂4,四周吸收剂4位于产氧药块5和筒体3的内侧壁之间;
[0022]所述筒体3的上端焊接有上盖
14
,所述上盖
14
上贯穿设置有正极导电柱
13
和负极导电柱
16
,所述正极导电柱
13
周侧设置有正极绝缘套
12
,所述正极导电柱
13
的下端连接有正极导线
11
,所述正极导线
11
的一端连接有保险管
10
,所述保险管
10
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点火头导线8;所述负极导电柱
16
的周侧设置有负极绝缘套
17
,所述负极导电柱
16
的下端连接有负极导线
20
,所述负极导线
20
的一端连接有第二点火头导线;所述第一点火头导线8和所述第二点火头导线共同连接有点火头7;所述上盖
14
的中心贯通设置有氧气出口;所述上盖
14
的下端设置有铜网
15
,所述铜网
15
的下端设置有上部隔热垫
18
;所述铜网
15
位于所述氧气出口的下端;所述第一点火头导线8和所述第二点火头导线均贯穿所述上部隔热垫
18、
上部吸收剂
19、
四周吸收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应急救援固体氧气发生器,包括筒底
(1)
和筒体
(3)
,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底
(1)
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筒体
(3)
,所述筒底
(1)
的上表面设置有底部隔热垫
(2)
,所述筒体
(3)
内填充有产氧药块
(5)
,所述产氧药块
(5)
的上端和外侧壁上设置有四周吸收剂
(4)
;所述筒体
(3)
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上盖
(14)
,所述上盖
(14)
上贯穿设置有正极导电柱
(13)
和负极导电柱
(16)
,所述正极导电柱
(13)
周侧设置有正极绝缘套
(12)
,所述正极导电柱
(13)
的下端连接有正极导线
(11)
,所述正极导线
(11)
的一端连接有保险管
(10)
,所述保险管
(10)
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点火头导线
(8)
;所述负极导电柱
(16)
的周侧设置有负极绝缘套
(17)
,所述负极导电柱
(16)
的下端连接有负极导线
(20)
,所述负极导线
(20)
的一端连接有第二点火头导线;所述第一点火头导线
(8)
和所述第二点火头导线共同连接有点火头
(7)
;所述上盖
(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世楠罗文键马朝选吕随强邵野史紫微李稣领黄英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邯郸派瑞特种气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