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8505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包括上基座、上模具、下基座、下模具,上模具可拆卸地装配在上基座上开设的第一容纳腔内,下模具可拆卸地装配在下基座内开设的第二容纳腔内,且下模具的底壁和第二容纳腔的内底壁之间形成供冷却液流动的流道,下基座上开设有与流道连通的且对称布置的进液口和出液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所提出的注塑模具,装配时根据不同形状工件的注塑需求将相应的上模具装配到上基座上,将相应的下模具装配到下基座上,提高装置的适用性,并且下模具的底壁与下基座上的第二型腔组成冷却液流动所需要的冷却流道,当下模具与下基座分离后,冷却流道呈开放状态方便对其进行清理。清理。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公告号为CN201921717807.1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易于散热的注塑模具,包括顶板、底板、下模具和上模具,上模具内开设有冷却流道,通过冷却流道从内部对模具进行冷却降温,外部设置散热风扇从外部进行冷却降温,从而提高冷却效率,但是专利技术人认为上述专利存在以下缺点:冷却流道布置在上模具内,当冷却液由于凝固或者由于其他原因产生的杂质堵塞在冷却流道内时,不方便对冷却流道内的杂质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注塑模具。
[0004]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注塑模具,包括上基座、上模具、下基座、下模具,上模具可拆卸地装配在上基座上开设的第一容纳腔内,下模具可拆卸地装配在下基座内开设的第二容纳腔内,且下模具的底壁和第二容纳腔的内底壁之间形成供冷却液流动的流道,下基座上开设有与流道连通的且对称布置的进液口和出液口。
[0005]优选地,第二容纳腔内固定有用于支撑下模具的支撑块。
[0006]优选地,支撑块内开设有第三容纳腔,第三容纳腔内安装有电动推杆,下模具上开设有顶出孔,且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可穿过顶出孔进入至下模具中的下型腔内。
[0007]优选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安装有用于封堵顶出孔的密封块。
[0008]优选地,密封块与电动推杆的自由端可拆卸连接,上模具与下模具盖合状态下,密封块、上模具上的上型腔、下模具上的下型腔组成用于工件成型的成型腔。
[0009]优选地,第二容纳腔上固定有绕其内壁一圈的密封件,且当下模具装配在第二容纳腔内时,密封件与下模具的底壁贴合。
[0010]优选地,密封件的顶端具有凸起,下模具的底壁上开设有与凸起适配插接的凹槽。
[0011]本技术中所提出的注塑模具,装配时根据不同形状工件的注塑需求将相应的上模具装配到上基座上,将相应的下模具装配到下基座上,提高装置的适用性,并且下模具的底壁与下基座上的第二型腔组成冷却液流动所需要的冷却流道,当下模具与下基座分离后,冷却流道呈开放状态方便对其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注塑模具的整体结构正面剖面图;
[0013]图2为图1中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4]图3为支撑块安装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参照图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注塑模具,包括上基座1、上模具2、下基座3、下模具4,上模具2可拆卸地装配在上基座1上开设的第一容纳腔内,下模具4可拆卸地装配在下基座3内开设的第二容纳腔31内,且下模具4的底壁和第二容纳腔31的内底壁之间形成供冷却液流动的流道,下基座3上开设有与流道连通的且对称布置的进液口32和出液口33,其中进液口32和出液口33与外部冷却液循环冷却管道连通。
[0016]在本技术提出的注塑模具中,上模具2上开设有上型腔,下模具4上开设有下型腔,当上模具2和下模具4盖合到一起时,上型腔与下型腔组成工件成型用的成型腔,当需要生产不同形状的工件时,需要更换上模具2与下模具4,另外下模具4的底壁组成冷却液流道的一部分,使得装配在下基座3上的不同的下模具4均能够与冷却液直接接触,从而提高了冷却效率。
[0017]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具有不同下型腔的下模具4的外围尺寸相同,均能够适配安装在下基座3上的第二容纳腔31内。
[0018]具体参照图2,为使得下模具4在下基座3上的装配更加牢固,在第二容纳腔31内固定有用于支撑下模具4的支撑块5。
[0019]支撑块5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支撑块5将流道分隔成蛇形流道,具体参照图3。
[0020]另外现有的注塑模具中为了方便成型后的工件与下模具4脱离,在模具中通常会安装有顶出机构,由于本技术提出的注塑模具中的下模具4属于可更换部分,如果顶出机构设置在具有不同下型腔的下模具4中,那么将会增加生产成本,另外为避免直接将顶出机构安装在流道内导致冷却液影响顶出机构的使用,本技术提出的注塑模具在支撑块5内开设有第三容纳腔51,第三容纳腔51内安装有顶出机构,其中顶出机构具体为电动推杆6,下模具4上开设有顶出孔34,且电动推杆6的输出端可穿过顶出孔34进入至下模具4中的下型腔内。
[0021]为避免浇注用的材料通过顶出孔34外漏,在电动推杆6的输出端安装有用于封堵顶出孔34的密封块7,注塑时,密封块7将顶出孔34封堵住,避免浇注材料通过顶出孔34流出,注塑完成后,电动推杆6带动密封块7将位于下型腔内的工件顶出,方便工件的下料。
[0022]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由于不同工件的形状不同,具体的,当工件的底壁呈水平状时,浇注时,密封块7的顶壁与下型腔的内顶壁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但是当工件对应密封块7的部位为异形时,具有水平顶壁的密封块7将不能够使用,为解决上述问题,密封块7与电动推杆6的自由端可拆卸连接,具体的,电动推杆6的自由端具有外螺纹,密封块7的上开设有与外螺纹适配旋接的内螺纹孔,将密封块7与电动推杆6的自由端螺旋拆接,根据不同工件更换具有不同形状的密封块7,上模具2与下模具4盖合状态下,密封块7、上模具2上的上型腔、下模具4上的下型腔组成用于工件成型的成型腔。
[0023]为提高流道的密封性,第二容纳腔31上固定有绕其内壁一圈的密封件8,且当下模具4装配在第二容纳腔31内时,密封件8与下模具4的底壁贴合。
[0024]为进一步提高流道的密封性,密封件8的顶端具有凸起,下模具4的底壁上开设有与凸起适配插接的凹槽。
[0025]在上述实施例中,上模具2通过第一紧固螺栓可拆卸装配在上基座1上,下模具4通过第二紧固螺栓可拆卸装配在下基座3上。
[002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基座(1)、上模具(2)、下基座(3)、下模具(4),上模具(2)可拆卸地装配在上基座(1)上开设的第一容纳腔内,下模具(4)可拆卸地装配在下基座(3)内开设的第二容纳腔(31)内,且下模具(4)的底壁和第二容纳腔(31)的内底壁之间形成供冷却液流动的流道,下基座(3)上开设有与流道连通的且对称布置的进液口(32)和出液口(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二容纳腔(31)内固定有用于支撑下模具(4)的支撑块(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支撑块(5)内开设有第三容纳腔(51),第三容纳腔(51)内安装有电动推杆(6),下模具(4)上开设有顶出孔(34),且电动推杆(6)的输出端可穿过顶出孔(34)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元吴少芳吴少保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通拓机械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