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箔材保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7979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1 1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锂电池箔材保护结构,涉及电池技术领域,一种锂电池箔材保护结构,包括承托件,数量为若干个,承托件外壁开有预留槽,皮带组件,与承托件数量相等,分别安装于预留槽内壁,且皮带组件包括两根辊轴和皮带,且辊轴连接于预留槽内互相远离的两端,皮带安装于辊轴外,且皮带外表面凸出于预留槽内壁,导坡,设置于预留槽外,两个对立排布的所述承托件组成一组保护件,且保护件对立面为预留槽开口,对立的承托件符合极片中对称排布的极耳,恰好承托悬垂的极耳,防止极片悬空的面积大而下垂出现弧形的形变,利于保持极片的一致性,提高后期电芯制成的优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电池箔材保护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更具体的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锂电池箔材保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在新能源汽车中,汽车的动力是由动力电池内的电能转化而来,其中,单体电池则是动力电池中的基本组成单元

[0003]现单体电池在生产过程中,包括涂布

极耳切割以及卷绕成形等步骤

在涂布步骤中,通过在正

负极箔材上涂布浆状的电化学材料,干燥后形成涂布区,未涂布区域定义为空箔区;在激光切割步骤中,通过激光切割技术在正

负极极片的边缘分别切割出多个极耳,在卷绕过程中将正

负极极片与隔膜进行卷绕,使正极极片边缘的各正极极耳重叠,以及负极极片边缘的各负极极耳重叠,以上工序在进行时,会被多次转移,传统方法是采用多根传输辊将极片转移,传输距离长,且部分工段中两根传输辊所隔距离远,导致极片悬空的面积大,极片本身容易下垂而出现弧形的形变,加上极片边缘的极耳容易垂悬而发生形变,直接影响到极耳后期的焊接和卷绕,造成电芯不良,极片传输过程中缺少支撑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电池制成工艺中,极片会被多次转移,极片悬空的面积大,极片本身容易下垂而出现弧形的形变,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锂电池箔材保护结构,具体由以下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锂电池箔材保护结构,包括:承托件,数量为若干个,承托件外壁开有预留槽;皮带组件,与承托件数量相等,分别安装于预留槽内壁,且皮带组件包括两根辊轴和皮带,且辊轴连接于预留槽内互相远离的两端,皮带安装于辊轴外,且皮带外表面凸出于预留槽内壁;导坡,设置于预留槽外;该设计,极片在预留槽内进行传输,通过承托件保护极片,且起到防尘作用

[0005]优选方案:两个对立排布的所述承托件组成一组保护件,且保护件对立面为预留槽开口;该设计,极片通过开口进入预留槽中

[0006]优选方案:所述预留槽内壁设有供皮带组件安装的安装槽,且皮带凸出于安装槽
1mm

5mm
;该设计,极片传输过程中抵住皮带组件,皮带组件能够配合极片的传输而滚动,减低两者之间的摩擦力

[0007]优选方案:所述预留槽贯通于承托件三侧

[0008]优选方案:所述导坡固定于承托件外壁且位于预留槽外端

[0009]优选方案:所述预留槽宽度为
5mm

15mm。
[0010]优选方案:所述辊轴包括套辊和中心轴,所述中心轴两端设有轴承,且中心轴两端分别与预留槽内壁两侧连接,中心轴两端通过轴承与预留槽转动连接;所述套辊套接固定于中心轴外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
对立的承托件符合极片中对称排布的极耳,恰好承托悬垂的极耳,尤其适用于极片传输暂停阶段中对极片的承托使用,防止极片悬空的面积大而下垂出现弧形的形变;且必要时可将多组保护件安装于极片传输设备之间,使极片在传输暂停阶段时被分段支撑,利于保持极片的一致性,提高后期电芯制成的优品率;
2.
极片在进行传输时与皮带接触,皮带可配合其滚动,降低皮带与极片之间的摩擦力,避免极片磨损,通过皮带组件配合极片传输的同时,对极片的两侧进行定位支撑,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组装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承托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的
A
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承托件结构局部侧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承托件与极片局部结构传输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承托件与极片结构传输状态示意图

[0013]图中:承托件(1)

预留槽(
101


皮带组件(
102


导坡(2)

实施方式
[0014]请参阅图
1、
图2和图
5、
图6,一种锂电池箔材保护结构,包括:承托件1,数量为若干个,将承托件1安装于极片传输设备之间,且优选将承托件1成组使用,两个对立排布的承托件1组成一组保护件(如图1所述);承托件1外壁开有预留槽
101
,保护件对立面为预留槽
101
开口,预留槽
101
贯通于承托件1三侧,极片传输时,将极片牵引至预留槽
101
(如图1所示),极片由预留槽
101
后端进入,从预留槽
101
前端输出,预留槽
101
宽度为
5mm

15mm
,极片两端各深入预留槽
101
至少
3mm
,极片传输时,通过承托件1可承托极片的边缘,且因为优选将承托件1对立成保护件排布,对立的承托件1符合极片中对称排布的极耳,恰好承托悬垂的极耳,尤其适用于极片传输暂停阶段中对极片的承托使用,防止极片悬空的面积大而下垂出现弧形的形变,且必要时可将多组保护件安装于极片传输设备之间,使极片在传输暂停阶段时被分段支撑(如图5所示),利于保持极片的一致性,提高后期电芯制成的优品率;进一步的,保护件可采用倾斜安装

横向水平安装

纵向水平安装等方式进行多角度安装,便于匹配极片不同的传输角度

[0015]请参阅图1‑
图6,皮带组件
102
,与承托件1数量相等,且皮带组件
102
包括两根辊轴和皮带,辊轴包括套辊和中心轴,中心轴两端设有轴承,且中心轴两端分别与预留槽
101
内壁两侧连接,中心轴两端通过轴承与预留槽
101
转动连接,套辊套接固定于中心轴外,预留

101
内壁设有供皮带组件
102
安装的安装槽,且皮带凸出于安装槽
1mm

5mm
,皮带组件
102
优选为两个,分别安装于预留槽
101
内壁上下两端,极片传输过程中可能触碰预留槽
101
上下壁,通过皮带垫住极片;进一步的,辊轴连接于预留槽
101
内互相远离的两端,皮带安装于辊轴外,且皮带外表面凸出于预留槽
101
内壁(如图4所示),皮带通过辊轴可进行滚动,极片在进行传输时与皮带接触,皮带可配合其滚动,降低皮带与极片之间的摩擦力,避免极片磨损,并且皮带优选采用橡胶材质,极片表面微小灰尘杂质能够被截留于橡胶表面,对极片具有清洁效果,避免后期电芯出现异常;通过皮带组件
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锂电池箔材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承托件,数量为若干个,承托件外壁开有预留槽;皮带组件,与承托件数量相等,分别安装于预留槽内壁,且皮带组件包括两根辊轴和皮带,且辊轴连接于预留槽内互相远离的两端,皮带安装于辊轴外,且皮带外表面凸出于预留槽内壁;导坡,设置于预留槽外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箔材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对立排布的所述承托件组成一组保护件,且保护件对立面为预留槽开口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箔材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槽内壁设有供皮带组件安装的安装槽,且皮带凸出于安装槽
1mm

5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戈志敏陶琼城唐姣君李水宝陈金龙杨小红胡艳兰胡军凤钟宇豪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赣锋锂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