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水下塔保证热网热泵全程投入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67776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1 18: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水下塔保证热网热泵全程投入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水下塔保证热网热泵全程投入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具有汽轮机低压缸零出力能力且接带供热热泵的火电机组的
,具体为一种循环水下塔保证热网热泵全程投入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热网系统设置两台高温加热器

两台低温加热器

两台汽动热网循环泵,一台电动热网循环泵,四台吸收式热泵

在正常情况下,本供热系统特点是采用电厂余热回收热泵机组及高温热网加热器相结合,梯级加热一次网热水的供热方式

一次热网回水首先通过4台并列运行吸收式热泵回收排汽冷凝热将供热回水从
50℃
加热到
84.19℃
后,再经低温热网加热器

高温热网加热器将热水加热到
110℃
送出,循环供水流量
7500T/h。
[0003]但是目前现有技术中冬季供热中期,因
#1
机组通过循环水余热回收热泵带九台供热,出现调峰深度与供热之间的矛盾,导致机组无法进一步深调

在满足热泵投入的情况下,即循环水温度在
26℃
以上,调峰负荷一般在
260MW
左右,严重影响调峰收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循环水下塔保证热网热泵全程投入的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方案具体的,一种循环水下塔保证热网热泵全程投入的方法
,
其特征在于
,
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一

循环水输送,通过循环泵将冷却塔中的循环水吸出并传输至凝汽器,经凝汽器排出的水一部分会经热泵机组返回冷却塔

另一部分会经分流管道进入冷却塔的塔盆,分流管包括一端连通凝汽器

另一端连通冷却塔塔身的两个第一导流管以及三个一端连通凝汽器

另一端连通冷却塔塔盆的第二导流管,所述第一导流管的高度大于第二导流管的高度
,
当第二导流管上阀门全部关闭时,部分经过凝汽器的水经开启阀门的第一导流管进入冷却塔塔身,并在冷却后流入塔盆;
[0008]步骤二

循环水温度检测,凝汽器循环水出水口温度达
27℃
仍降低时,立即执行下塔操作,始终保持两个第一导流管上的阀门开启,开启其中两个第二导流管上的阀门,由于压差原因,经过凝汽器的部分水直接经开启的第二导流管直接返回塔盆,第一导流管无水经过,此时需检查第一导流管是否漏水;
[0009]步骤三

执行减负荷时,降低负荷时严密监视凝汽器循环水出口温度,当温度降低到
27℃
时执行下塔操作,开启两个第二导流管上的电动阀门,继续降低负荷
,
凝汽器入口水温逐渐上升至
26℃
时,始终保持两个第一导流管的阀门开启,保留一个第二导流管上的阀门开启,与开启两个第二导流管上的阀门相比,循环水水压增大,更多的水经吸收式热泵机组后返回塔盆;
[0010]步骤四

循环水水温调节,通过冷却塔内的分层冷却组件对循环水温度进行冷却,
并通过冷却塔中的流量调节组件,对循环水下塔的流量调节,并与主管内混合至设定温度排入凝汽器内

[0011]优选的,所述冷却塔外部连接有上塔管和总管,总管远离冷却塔一端设有三个下塔管,三个所述下塔管均延伸至循环水主管内,所述冷却塔内设置有冷却仓,所述上塔管延伸至冷却仓内

[0012]优选的,所述分层冷却组件包括有设置在冷却仓内部的四个冷却机构,所述上塔管外部设置有四个分支管,四个所述分支管可贯穿冷却仓延伸至冷却塔内的空腔中

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对冷却机构分级,距离冷却塔越远位置的管道中的循环水温度越低

[0013]优选的,所述总管位于冷却塔中的空腔内,四个所述分支管位于空腔位置的外部均设置有储存箱,并贯穿延伸至总管内

[0014]优选的,所述上塔管贯穿四个冷却机构,且上塔管迂回设置在冷却仓,四个所述分支管分别位于对应位置的冷却机构内

[0015]优选的,所述流量调节组件包括有设置在冷却塔内的流量箱,所述流量箱内部设置有四个通孔,四个所述通孔内部均设置有收纳槽和阀门,所述收纳槽一侧设置有孔槽,所述孔槽下方设置有液压槽,所述阀门顶部设置有磁块,所述磁块可延伸至孔槽内,所述磁块外部设置有连杆和活塞

本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流量箱内的多个阀门联动可对四个通孔中的流量分别进行调节,使其可将所需温度的水排出

[0016]优选的,所述流量箱顶部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顶部设置有气缸,所述滑块通过滑轨与滑槽内部滑动连接

[0017]优选的,四个所述分支管均贯穿流量箱内的通孔,所述阀门通过滑轨与收纳槽内壁滑动连接,且收纳槽与通孔相通,并在相通位置处设有密封条,所述阀门可延伸至通孔内,并调节通孔的孔径

[0018]优选的,所述收纳槽与孔槽相通,所述磁块通过焊接与阀门顶部连接,且另一端可延伸至孔槽内,所述连杆位于孔槽内,且两端均通过螺栓与磁块和活塞连接,所述活塞与孔槽内壁滑动接触,并且活塞外壁设有密封圈使活塞与孔槽密封,所述孔槽与液压槽相通,液压槽内装有液压油,活塞在孔槽内滑动时可改变液压槽内压力,并且压力改变会推动其余孔槽内的活塞升降

[0019]优选的,所述收纳槽与滑槽相通,所述气缸输出端设有电磁铁,当滑块滑动至收纳槽上方时气缸运行可使输出端与阀门上的磁块吸附并带动阀门联动

[0020]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1、
本专利技术因机组通过余热回收热泵带九台供热,出现调峰深度与供热之间的矛盾,导致机组无法进一步深调

为挖掘机组调峰能力,增加辅助服务补偿收入,运行部全面分析现有系统运行状况

深入研究零出力改造边界条件

探索创新循环水下塔运行方式

经过不懈探索试验,成功实现在保证供热温度条件下,机组切双缸深度调峰稳定运行的目标,突破了灵活性改造设计边界条件,调峰深度由
260MW
降至
100MW
,每小时增加调峰补偿约
16
万元;
[0022]2、
通过分层冷却可对进入冷却塔内的循环水进行分级降温,循环水经过的冷却机构越多,温度减少越多,从而可将循环水根据入塔时的温度,使其经过对应层级的冷却机构,使其温度下降到指定温度

[0023]3、
通过流量调节可对不同层级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循环水下塔保证热网热泵全程投入的方法
,
其特征在于
,
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

循环水输送,通过循环泵将冷却塔
(1)
中的循环水吸出并传输至凝汽器,经凝汽器排出的水一部分会经热泵机组返回冷却塔
(1)、
另一部分会经分流管道进入冷却塔
(1)
的塔盆,分流管包括一端连通凝汽器

另一端连通冷却塔
(1)
塔身的两个第一导流管以及三个一端连通凝汽器

另一端连通冷却塔
(1)
塔盆的第二导流管,所述第一导流管的高度大于第二导流管的高度
,
当第二导流管上阀门全部关闭时,部分经过凝汽器的水经开启阀门的第一导流管进入冷却塔塔身,并在冷却后流入塔盆;步骤二

循环水温度检测,凝汽器循环水出水口温度达
27℃
仍降低时,立即执行下塔操作,始终保持两个第一导流管上的阀门开启,开启其中两个第二导流管上的阀门,由于压差原因,经过凝汽器的部分水直接经开启的第二导流管直接返回塔盆,第一导流管无水经过,此时需检查第一导流管是否漏水;步骤三

执行减负荷时,降低负荷时严密监视凝汽器循环水出口温度,当温度降低到
27℃
时执行下塔操作,开启两个第二导流管上的电动阀门,继续降低负荷
,
凝汽器入口水温逐渐上升至
26℃
时,始终保持两个第一导流管的阀门开启,保留一个第二导流管上的阀门开启,与开启两个第二导流管上的阀门相比,循环水水压增大,更多的水经吸收式热泵机组后返回塔盆;步骤四

循环水水温调节,通过冷却塔
(1)
内的分层冷却组件对循环水温度进行冷却,并通过冷却塔
(1)
中的流量调节组件,对循环水下塔的流量调节,并与主管内混合至设定温度排入凝汽器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下塔保证热网热泵全程投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塔
(1)
外部连接有上塔管
(3)
和总管
(9)
,总管
(9)
远离冷却塔
(1)
一端设有三个下塔管
(901)
,三个所述下塔管
(901)
均延伸至循环水主管内,所述冷却塔
(1)
内设置有冷却仓
(2)
,所述上塔管
(3)
延伸至冷却仓
(2)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循环水下塔保证热网热泵全程投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层冷却组件包括有设置在冷却仓
(2)
内部的四个冷却机构
(201)
,所述上塔管
(3)
外部设置有四个分支管
(301)
,四个所述分支管
(301)
可贯穿冷却仓
(2)
延伸至冷却塔
(1)
内的空腔中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循环水下塔保证热网热泵全程投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管
(9)
位于冷却塔
(1)
中的空腔内,四个所述分支管
(301)
位于空腔位置的外部均设置有储存箱
(4)
,并贯穿延伸至总管
(9)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循环水下塔保证热网热泵全程投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塔管
(3)
贯穿四个冷却机构
(201)
,且上塔管
(3)
迂回设置在冷却仓
(2)
,四个所述分支管
(301)
分别位于对应位置的冷却机构
(201)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循环水下塔保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宝昌侯枫孙立国张红光李松年段德义王学伟王小龙李金川姜明松董佳男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吉林发电有限公司九台电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