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补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67574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1 1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补气装置,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设置有与气源连接的进管和导出气体的出管,所述出管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以及将两者隔断的隔板,其中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本体连通,所述第一管段设置有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二管段设置有第二连通孔,所述出管外还滑动设置有间隔覆盖所述第二连通孔的滑套,所述出管还固定套设有外管,且所述滑套外壁与所述外管内壁滑动连接,当所述滑套与所述第二连通孔相离时,所述第一连通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补气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补气阀
,尤其涉及一种补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自动补气阀可以用于向调速器系统内的储气罐内补入气压,以防止由于高压气体融入油中或者漏气

漏油等原因导致的气压损耗
(
储气罐内油气比为1比2,压力高达
6MPa
以上,因此才能作为调速器系统的驱动介质
)。
现有技术中,自动补气阀安装在气源和调速器系统的储气罐之间,自动补气阀与储气罐之间一般通过出管连接,具体地,储气罐上安装有连接管,出管连接在自动补气阀上,连接管和出管之间通过连接结构连接起来,而两者之间的通断则通过设置在出管上的机械阀门实现

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储气罐内的油可能会进入到进管内,因此在机械阀处容易发生漏油
(
机械阀内结构在长时间运行后可能与阀体之间产生磨损,因此间隙更大,在压力状态下油更容易发生泄漏
)。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补气装置,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机械阀处容易发生漏油的问题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种补气装置,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设置有与气源连接的进管和导出气体的出管,所述出管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以及将两者隔断的隔板,其中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本体连通,所述第一管段设置有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二管段设置有第二连通孔,所述出管外还滑动设置有间隔覆盖所述第二连通孔的滑套,所述出管还固定套设有外管,且所述滑套外壁与所述外管内壁滑动连接,当所述滑套与所述第二连通孔相离时,所述第一连通孔

所述外管以及所述第二连通孔形成通路;所述第一管段上还安装有位于所述第一连通孔和所述本体之间的机械阀

[0005]上述实施例中,将出管设置成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通过滑套的滑动实现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之间的连通和断开,储气罐内的油进入第一管段的几率更低,因此在机械阀处发生漏油的几率也随之更低,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在机械阀处发生漏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机械阀处容易发生漏油的问题

[0006]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上开设有滑孔,所述滑孔内贯穿设置有滑动柱,所述滑动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管段内的第一滑动盘

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有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管段内的第二滑动盘,所述第二滑动盘上还开设有贯通其两侧的贯通孔,所述第一滑动盘和所述第二滑动盘随所述滑动柱滑动能同时间隔覆盖对应的所述第一连通孔和所述第二连通孔

[0007]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上还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一管段内的导向柱,所述第一滑动盘与所述导向柱滑动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滑动盘背离所述滑动柱的一侧凹陷设置有方孔,且所述滑动柱与所述第二滑动盘螺纹连接

上还安装有位于所述第一连通孔7和所述本体1之间的机械阀
11。
[0024]上述实施例中,将出管3设置成第一管段4和第二管段5,通过滑套9的滑动实现第一管段4和第二管段5之间的连通和断开,储气罐内的油进入第一管段4的几率更低,因此在机械阀
11
处发生漏油的几率也随之更低,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在机械阀
11
处发生漏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机械阀
11
处容易发生漏油的问题;具体而言,在进行补气时,气体进入第一管段4并向第一连通孔7处流动,进入外管
10
内,然后推动滑套9向第二管段5方向移动,从而释放第二连通孔8,使得第一管段4和第二管段5连通,实现补气,在结束后,滑套9回复到初始位置重新覆盖第二连通孔8,使得第一管段4和第二管段5断开;在更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外管
10
内还设置有套在所述第二管段5外的弹簧
12
,且所述弹簧
12
与所述第一连通孔7分列所述滑套9两侧,在补气时,滑套9移动对弹簧
12
压缩,结束后弹簧
12
恢复形变能够辅助滑套9复位;更加详细的技术方案中,还在所述第一管段4上安装有位于所述机械阀
11
和所述外管
10
之间的泄压阀
13
,在关闭机械阀
11
后,可以打开泄压阀
13
使得第一管段4内的压力更快降低,这样在弹簧
12
的辅助下滑套9能更快的复位,避免时间变长后少量的油进入到外管
10


[0025]如图2所示,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外管
10
内壁上还固定连接有挡环
14
,所述挡环
14
与所述出管3相离,所述挡环
14
位于所述第一连通孔7和所述第二连通孔8之间,设置的挡环
14
用于限制滑套9继续向第一管段4方向移动,以防止滑套9因过度向第一管段4移动而与第二连通孔8相错;更进一步地,所述外管
10
内壁上还凹陷设置有导向槽
15
,所述滑套9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导向槽
15
滑动连接的滑动块
16
,所述导向槽
15
和所述滑动块
16
均与所述第一连通孔7相背,导向槽
15
和滑动块
16
的设置,使得滑套9不会在外管
10
和出管3之间发生相对转动,运行平稳,同时也能避免导致弹簧
12
发生意外扭动;在更详细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导向槽
15
长度大于所述滑动块
16
,当所述滑动块
16
于所述导向槽
15
背离所述第一连通孔7的一端相抵时所述通路形成,即滑套9的移动受到导向槽
15
长度的限制,与挡环
14
一起确保滑套9运行行程固定;特别地,当所述滑动块
16
于所述导向槽
15
背离所述第一连通孔7的一端相抵时导向槽
15
与滑套9和挡环
14
之间的空间不连通

[0026]如图
1、2
所示,在更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隔板6上开设有滑孔,所述滑孔内贯穿设置有滑动柱
17
,所述滑动柱
17
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管段4内的第一滑动盘
18、
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有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管段5内的第二滑动盘
19
,所述第二滑动盘
19
上还开设有贯通其两侧的贯通孔
20
,所述第一滑动盘
18
和所述第二滑动盘
19
随所述滑动柱
17
滑动能同时间隔覆盖对应的所述第一连通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补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设置有与气源连接的进管和导出气体的出管,所述出管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以及将两者隔断的隔板,其中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本体连通,所述第一管段设置有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二管段设置有第二连通孔,所述出管外还滑动设置有间隔覆盖所述第二连通孔的滑套,所述出管还固定套设有外管,且所述滑套外壁与所述外管内壁滑动连接,当所述滑套与所述第二连通孔相离时,所述第一连通孔

所述外管以及所述第二连通孔形成通路;所述第一管段上还安装有位于所述第一连通孔和所述本体之间的机械阀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上开设有滑孔,所述滑孔内贯穿设置有滑动柱,所述滑动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管段内的第一滑动盘

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有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管段内的第二滑动盘,所述第二滑动盘上还开设有贯通其两侧的贯通孔,所述第一滑动盘和所述第二滑动盘随所述滑动柱滑动能同时间隔覆盖对应的所述第一连通孔和所述第二连通孔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补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上还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一管段内的导向柱,所述第一滑动盘与所述导向柱滑动连接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补气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峰秦里铭祝迪张言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清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