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化学促进构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7484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1 1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化学促进构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Oae, Bull. Chem. Soc. Jpn. 1984, 57, 518
–ꢀ
524.

C. Bohnen, C. Bolm, Org. Lett. 2015, 17, 3011

3013.

H. Wang, D. Zhang, M. Cao, C. Bolm, Synthesis. 2018, 51, 271

275.

H. Zhu, J. T. Yu, J. Cheng, Chem. Commun. 2016, 52, 11908

11911. ;
L. Yang, J. Feng, M. Qiao, Q. Zeng, Org. Chem. Front. 2018, 5, 24

28.

Y. Peng, Y. Lin, R. F. Nie, Y. Zheng, Y. Z. Liu, L. Guo, Y. Wu, Eur. J. Org. Chem. 2018, 6, 844

850.

Y. Lin, L.
ꢀÜ
. Guanghui, Y. Liu, Y. Zheng, R. Nie, L. Guo, Y. Wu, Catal. Commun. 2018, 112, 68

73.

Y. Lin, Y. Liu, Y. Zheng, R. Nie, L. Guo, Y. Wu, ACS Sustainable Chem. Eng. 2018, 6, 13644

13649.

D. Kong, D. Ma, P. Wu, C. Bolm, ACS Sustainable Chem. Eng. 2022, 10, 2863

2867.

Kang, X.; Wang, H.; Zeng, Q. Transition

metal

free N

sulfenylation of sulfoximines with thiosulfonates under mild conditions. Eur. J. Org. Chem. 2022, 2022, e202201229. )


Cheng
课题组
2016
年利用二硫醚作为硫源,报道了铜催化
N

硫代醚化磺胺肟类反应,制备了不同种类的
N

硫醚取代亚砜亚胺衍生物方法,但该方法需要使用金属铜类物质和碱才能启动反应;
2018
年,
Zeng
课题组用硫酚作为硫源,实现了无金属
N

H/S

H
脱氢合成
N

亚磺酰亚胺和亚磺酰胺偶联反应,该反应虽然原子经济性高,但是需要使用过量的
H2O2作为氧化剂;同年
Wu
课题组用1‑
苯硫基

吡咯啉

2,5

二酮作为硫源,实现了水中绿色高效合成
N

亚磺酰亚胺的反应,该反应用吐温
80
作为催化剂在水中就能实现交叉偶联反应,但是该反应利用二硫醚作为硫源无法进行使产物多样性受限;
2022
年,
Bolm
课题组用二硫醚作为硫源,球磨机作反应设备,实现了一种亚磺亚胺和磺酰亚胺的无溶剂
N

磺酰化反应,首次合成磺酰亚胺的
N

亚磺酰化类底物,但该反应需要用到贵金属催化才能进行

总之,目前报道有关
N

硫醚取代亚砜亚胺衍生物的合成策略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缺陷,如底物来源受限

金属催化

多步转化

强氧化剂和强碱等

因此,发展
N

硫醚取代亚砜亚胺衍生物绿色新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电化学促进构建
N

硫醚取代亚砜亚胺衍生物的方法新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思路:以二硫醚类化合物

亚砜亚胺类化合物为底物,四丁基碘化铵为电解质,叔丁醇为添加剂,乙腈为溶剂,于电化学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实现硫醚和亚砜亚胺的高效偶联反应

该方法首次在电化学条件下,实现亚胺亚胺类化合物
N

H
键的硫醚化反应,该反应条件温和,无需外加氧化剂

还原剂

强酸

强碱等物质

此外,该反应所需时间短

易放大,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电化学促进构建
N

硫醚取代亚砜亚胺衍生物方法,包含如下制备过程:
[0008]在三颈烧瓶中,依次加入二硫醚类化合物

亚砜亚胺类化合物

电解质

添加剂和有机溶剂,插入电极,于室温条件下通电反应,反应结束后过滤并萃取,收集有机相,减压旋蒸后得粗产物,粗产物经柱层析分离纯化获得
N

硫醚取代亚砜亚胺衍生物;
[0009]进一步地,
N

硫醚取代亚砜亚胺衍生物的制备方程式如下所示:
[0010][0011]式中,
R1选自苯基
、4

甲氧苯基
、4

硝基苯基
、4

甲苯基
、4

氯苯基
、4

溴苯基
、2

氯苯基
、3

溴苯基;
R2为苯基
、4

氯苯基
、4

溴苯基
、4

甲基苯基

甲基

环丙基

哌啶基;
R3为苯基

环己基
、2

苯甲酰氨基苯基
、2

氟苯基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电解质为四丁基四氟硼酸铵

四丁基溴化铵

碘化铵

碘化钠...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电化学促进构建
N

硫醚取代亚砜亚胺衍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在三颈烧瓶中,依次加入二硫醚类化合物

亚砜亚胺类化合物

电解质

添加剂和有机溶剂,插入电极,于室温条件下通电反应,反应结束后过滤并萃取,收集有机相,减压旋蒸后得粗产物,粗产物经柱层析分离纯化获得
N

硫醚取代亚砜亚胺衍生物;上述反应如下式所示:,式中,式中,
R1选自苯基
、4

甲氧苯基
、4

硝基苯基
、4

甲苯基
、4

氯苯基
、4

溴苯基
、2

氯苯基
、3

溴苯基;
R2为苯基
、4

氯苯基
、4

溴苯基
、4

甲基苯基

甲基

环丙基

哌啶基;
R3为苯基

环己基
、2

苯甲酰氨基苯基
、2

氟苯基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电解质为四丁基四氟硼酸铵

四丁基溴化铵

碘化铵

碘化钠

碘化钾

高氯酸锂

四丁基碘化铵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添加剂为六氟异丙醇

乙醇

异丙醇

叔丁醇

磷酸钾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有机溶剂为甲醇

丙酮

呋喃

二氯甲烷
、DMSO、DMF、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光彬张帅胡美倩秦昌盛杨振康思锐及方华王守才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