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古河专利>正文

旋转连接器装置和转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67455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1 18:40
提供旋转连接器装置和转向装置,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降低转动部的偏角和偏心中的至少1个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旋转连接器装置和转向装置


[0001]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涉及旋转连接器装置和转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旋转连接器装置构成为将设置于方向盘的电子部件与设置于车辆主体的电子部件电连接

例如,旋转连接器装置包含固定部件

旋转部件以及柔性扁平线缆

固定部件固定于车辆主体

旋转部件能够相对于固定部件绕旋转轴线旋转

旋转部件以与转动部一起旋转的方式与方向盘连结

方向盘固定于转向轴的端部

转向轴被车辆主体支承为能够旋转

柔性扁平线缆设置于由固定部件和旋转部件形成的空间内,使设置于方向盘的电子部件与设置于车辆主体的电子部件电连接

[0003]但是,由于部件的制作误差或组装误差,有时会相对于旋转连接器装置产生转动部的未对准

如果产生转动部的未对准,方向盘与旋转部件的连结部的负荷会提高,可能会从连结部发出异常声音或连结部发生破损

[0004]因此,提出了追随转动部的未对准的旋转连接器装置
(
例如,参照专利文献
1)。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
2019

181841
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9]但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旋转连接器装置中,虽然考虑到了转动部的偏心,但未考虑到转动部的偏角
(
转动部的旋转轴线相对于旋转连接器装置的旋转轴线倾斜
)。
[0010]另外,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旋转连接器装置中,设置有用于检测转动部的偏心
(
转子的旋转轴线与转动部的旋转轴线的偏差
)
的结构,因此旋转连接器装置的结构变得复杂

[0011]本申请公开的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降低转动部的偏角和偏心中的至少1个的影响的旋转连接器装置和转向装置

[0012]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3]根据第1特征,旋转连接器装置具有定子

转子以及调整构造

定子构成为安装于车辆主体

转子以能够相对于定子绕旋转轴线进行旋转的方式设置

调整构造能够在定子安装于车辆主体的状态下相对于车辆主体使旋转轴线移动

定子和转子形成以包围旋转轴线的方式设置的线缆收纳空间

[0014]在第1特征的旋转连接器装置中,能够通过调整构造使旋转轴线相对于车辆主体移动,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降低转动部的偏角和偏心中的至少1个的影响

[0015]根据第2特征,在第1特征的旋转连接器装置中,调整构造包含可动部件

可动部件以将转动部的旋转向转子传递的方式安装于转子

可动部件包含构成为从转动部接收旋转力的旋转输入部

转子包含支承构造,该支承构造将可动部件支承为能够移动,以使旋转输
入部相对于转子的角度发生变化

[0016]在第2特征的旋转连接器装置中,支承构造将可动部件支承为能够移动,以使旋转输入部相对于转子的角度发生变化,因此即使转动部的旋转轴线相对于旋转连接器装置的旋转轴线倾斜,可动部件的旋转输入部也能够追随转动部的偏角

因此,能够降低转动部的偏角的影响

[0017]根据第3特征,在第2特征的旋转连接器装置中,支承构造包含第1支承体,该第1支承体将可动部件支承为能够沿着以基准点为中心的第1假想球面移动

[0018]在第3特征的旋转连接器装置中,可动部件的旋转输入部能够顺利地追随转动部的偏角

[0019]根据第4特征,在第3特征的旋转连接器装置中,基准点被定义在旋转轴线上

[0020]在第4特征的旋转连接器装置中,可动部件的旋转输入部能够顺利地追随转动部的偏角

[0021]根据第5特征,在第3或第4特征的旋转连接器装置中,第1支承体和可动部件能够在第1假想球面上接触

[0022]在第4特征的旋转连接器装置中,可动部件的旋转输入部能够可靠地追随转动部的偏角

[0023]根据第6特征,在第3至第5特征的任意1个的旋转连接器装置中,第1支承体和可动部件中的至少一方包含沿着第1假想球面设置的第1曲面

[0024]在第6特征的旋转连接器装置中,可动部件的旋转输入部能够顺利地追随转动部的偏角

[0025]根据第7特征,在第3至第6特征的任意1个的旋转连接器装置中,支承构造包含第2支承体,该第2支承体将可动部件支承为能够沿着以基准点为中心的第2假想球面移动

[0026]在第7特征的旋转连接器装置中,可动部件的旋转输入部能够顺利地追随转动部的偏角

[0027]根据第8特征,在第7特征的旋转连接器装置中,第2支承体和可动部件能够在第2假想球面上接触

[0028]在第8特征的旋转连接器装置中,可动部件的旋转输入部能够可靠且顺利地追随转动部的偏角

[0029]根据第9特征,在第7或第8特征的旋转连接器装置中,第2支承体和可动部件中的至少一方包含沿着第2假想球面设置的第2曲面

[0030]在第9特征的旋转连接器装置中,可动部件的旋转输入部能够顺利地追随转动部的偏角

[0031]根据第
10
特征,在第7至第9特征的任意1个的旋转连接器装置中,第1假想球面具有根据基准点定义的第1曲率半径

第2假想球面具有根据基准点定义的第2曲率半径

第2曲率半径大于第1曲率半径

[0032]在第
10
特征的旋转连接器装置中,可动部件的旋转输入部能够顺利地追随转动部的偏角

[0033]根据第
11
特征,在第7至第
10
特征的任意1个的旋转连接器装置中,可动部件配置于第1支承体与第2支承体之间

[0034]在第
11
特征的旋转连接器装置中,可动部件的旋转输入部能够顺利地追随转动部的偏角

[0035]根据第
12
特征,在第7至第
11
特征的任意1个的旋转连接器装置中,转子包含转子主体和安装于转子主体的保持部件

定子和转子主体形成线缆收纳空间

可动部件以能够移动的方式保持在转子主体与保持部件之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
一种旋转连接器装置,其具有:定子,其构成为安装于车辆主体;转子,其设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定子绕旋转轴线进行旋转;以及调整构造,其能够在所述定子安装于所述车辆主体的状态下使所述旋转轴线相对于所述车辆主体移动,所述定子和所述转子形成以包围所述旋转轴线的方式设置的线缆收纳空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连接器装置,其中,所述调整构造包含可动部件,该可动部件以将转动部的旋转向所述转子传递的方式安装于所述转子,所述可动部件包含旋转输入部,该旋转输入部构成为从所述转动部接受旋转力,所述转子包含支承构造,该支承构造将所述可动部件支承为能够移动,以使所述旋转输入部相对于所述转子的角度发生变化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连接器装置,其中,所述支承构造包含第1支承体,该第1支承体将所述可动部件支承为能够沿着以基准点为中心的第1假想球面移动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连接器装置,其中,所述基准点定义在所述旋转轴线上
。5.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旋转连接器装置,其中,所述第1支承体和所述可动部件能够在所述第1假想球面上接触
。6.
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旋转连接器装置,其中,所述第1支承体和所述可动部件中的至少一方包含沿着所述第1假想球面设置的第1曲面
。7.
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旋转连接器装置,其中,所述支承构造包含第2支承体,该第2支承体将所述可动部件支承为能够沿着以所述基准点为中心的第2假想球面移动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连接器装置,其中,所述第2支承体和所述可动部件能够在所述第2假想球面上接触
。9.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旋转连接器装置,其中,所述第2支承体和所述可动部件中的至少一方包含沿着所述第2假想球面设置的第2曲面
。10.
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旋转连接器装置,其中,所述第1假想球面具有根据所述基准点定义的第1曲率半径,所述第2假想球面具有根据所述基准点定义的第2曲率半径,所述第2曲率半径大于所述第1曲率半径
。11.
根据权利要求7至
10
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旋转连接器装置,其中,所述可动部件配置于所述第1支承体与所述第2支承体之间
。12.
根据权利要求7至
11
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旋转连接器装置,其中,所述转子包含转子主体和安装于所述转子主体的保持部件,所述定子和所述转子主体形成所述线缆收纳空间,
所述可动部件以能够移动的方式保持于所述转子主体与所述保持部件之间
。13.
根据权利要求
12
所述的旋转连接器装置,其中,所述第1支承体设置于所述转子主体,所述第2支承体设置于所述保持部件
。14.
根据权利要求
12

13
所述的旋转连接器装置,其中,所述可动部件包含第1可动体和第2可动体,所述旋转输入部包含第1旋转输入部和第2旋转输入部,所述第1可动体包含所述第1旋转输入部,所述第2可动体包含所述第2旋转输入部,所述支承构造将所述第1可动体支承为能够移动,以使所述第1旋转输入部相对于所述转子的角度发生变化,所述支承构造将所述第2可动体支承为能够移动,以使所述第2旋转输入部相对于所述转子的角度发生变化
。15.
根据权利要求
14
所述的旋转连接器装置,其中,所述第1支承体包含第1支承部和第2支承部,所述第1支承部将所述第1可动体支承为能够沿着所述第1假想球面移动,所述第2支承部将所述第2可动体支承为能够沿着所述第1假想球面移动
。16.
根据权利要求
15
所述的旋转连接器装置,其中,所述第2支承体包含第3支承部和第4支承部,所述第3支承部将所述第1可动体支承为能够沿着所述第2假想球面移动,所述第4支承部将所述第2可动体支承为能够沿着所述第2假想球面移动
。17.
根据权利要求
15

16
所述的旋转连接器装置,其中,所述第1可动体包含第1可动部,该第1可动部以能够移动的方式保持于所述第1支承部与所述保持部件之间,所述第1旋转输入部从所述第1可动部沿着所述旋转轴线突出,所述保持部件包含第1开口,所述第1旋转输入部贯穿所述第1开口
。18.
根据权利要求
15

17
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旋转连接器装置,其中,所述第2可动体包含第2可动部,该第2可动部以能够移动的方式保持于所述第2支承部与所述保持部件之间,所述第2旋转输入部从所述第2可动部沿着所述旋转轴线突出,所述保持部件包含第2开口,所述第2旋转输入部贯穿所述第2开口
。1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连接器装置,其中,所述调整构造包含连结构造,该连结构造构成为将所述定子与所述车辆主体连结,所述连结构造能够以在所述连结构造将所述定子与所述车辆主体连结的状态下限制所述定子在沿着所述旋转轴线定义的轴向上相对于所述车辆主体移动并且允许所述定子沿着与所述旋转轴线垂直的假想平面相对于所述车辆主体移动的方式与所述车辆主体接触

20.
根据权利要求
19
所述的旋转连接器装置,其中,所述连结构造能够以在所述连结构造将所述定子与所述车辆主体连结的状态下将所述定子沿着与所述旋转轴线垂直的假想平面相对于所述车辆主体的移动限制在第1可动范围内的方式与所述车辆主体接触
。21.
根据权利要求
20
所述的旋转连接器装置,其中,所述连结构造能够以在所述连结构造将所述定子与所述车辆主体连结的状态下限制所述定子相对于所述车辆主体绕所述旋转轴线旋转的方式与所述车辆主体接触
。22.
根据权利要求
19

21
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旋转连接器装置,其中,所述连结构造包含能够与所述车辆主体进行滑动的第1滑动部
。23.
根据权利要求
22
所述的旋转连接器装置,其中,所述第1滑动部在所述轴向上与所述定子隔开间隔地配置
。24.
根据权利要求
22

23
所述的旋转连接器装置,其中,所述连结构造包含能够与所述车辆主体进行滑动的第2滑动部,所述第2滑动部在所述轴向上配置于与所述第1滑动部不同的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笊畑匡紘盐谷佳宏田尻洋司铃木良征
申请(专利权)人:古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