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连接插头及流体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6979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1 18:34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流体连接器包括流体连接插头和流体连接插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流体连接插头及流体连接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
,尤其涉及一种流体连接插头及流体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流体连接器是一种管道装置,是在液体冷却散热系统中起传输作用的部件,用于实现冷却管道的快速连通和断开,并保证冷却管道在任何状态下的密封功能,操作快捷,维护方便

[0003]在一些情况下,当环境温度变化或者有剧烈运动时,设备内部的气体体积会发生较大变化,进而导致内部压力较大,严重时会破坏设备

这就需要一种能够及时对设备进行泄压

过载保护的保护装置

现有技术中,为了来防止系统因环境变化导致系统压力上升,造成系统压力过高而使系统元件损坏或异常,在流体连接器内部通常利用活动密封套与活塞杆之间的间隙泄压

泄压时活动密封套与活塞杆相对运动,长久如此,容易降低活动密封套与活塞杆之间的密封性,降低流体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0004]另一方面,在工作设备内部压力不够时,在现有技术中,会直接在工作设备上面加水嘴来充气

加水嘴的缺点是水嘴上面没有自动密封结构,需要反复手动操作堵上充气口,然后再进行密封

手动密封充气口的密封性差,容易在充气完成之后又使设备内的气体发生泄露,气压不够,有时需要重复多次才能完成额定气压的充气,操作麻烦

[000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操作方便,既可以快速充气又能自动泄压的流体连接插头
/>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既可以快速充气又能自动泄压的流体连接插头

[000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体连接器,该流体连接器具有上述的流体连接插头,能够快速的对设备进行充气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流体连接插头,包括:
[0009]第一壳体,具有容置腔;
[0010]第二壳体,呈弹性地安装于容置腔内并能在容置腔内轴向移动,设置有中空的腔体;
[0011]密封组件,呈弹性地安装于腔体内能在腔体内轴向移动;
[0012]其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开设有出气通道,第二壳体在第一壳体内轴向移动以敞开出气通道,以能进行排气泄压;
[0013]密封组件与第二壳体之间开设有充气通道,密封组件在第二壳体内轴向移动以敞开充气通道,以能进行充气

[0014]较佳地,出气通道开设于第一壳体内,或出气通道开设于第二壳体的外表面上

[0015]较佳地,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容置腔的内壁,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接于第二壳体

[0016]较佳地,第二壳体上开设有凹槽,凹槽用于安装定位件,定位件安装于凹槽内并沿周向凸伸出第二壳体,第一弹性件套设于第二壳体且第一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定位件;定位件随第二壳体轴向移动以压缩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恒具有带动第二壳体复位的趋势

[0017]较佳地,密封组件包括密封块和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第二壳体,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接于密封块,推动密封块以使密封块在腔体内移动并弹性挤压第二弹性件,所述充气通道打开

[0018]较佳地,腔体内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安装有限位件,第二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限位件

[0019]较佳地,密封块的一端设置有密封部,密封部从靠近第二弹性件的一端往远离第二弹性件的一端呈横截面积由大渐小的渐变结构,密封部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密封圈的密封槽

[0020]较佳地,密封块的另一端为定位部,定位部沿其周向开设有多个充气通道

[0021]较佳地,腔体内设置有与密封部配合的限位部,密封部抵靠于限位部以封闭充气通道,密封部移动脱离限位部以敞开充气通道

[0022]较佳地,第一壳体呈密封地连接于设备,且容置腔连通于设备,设备内气压超过预设值时,气体压力作用于容置腔内的第二壳体,以使第二壳体及其内的密封组件在容置腔内弹性移动,从而敞开容置腔内的出气通道,以能进行排气泄压

[0023]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体连接器,包括流体连接插座,还包括上述的流体连接插头,流体连接插座呈拆卸地连接于流体连接插头,并顶推密封组件,以使密封组件在腔体内弹性移动,以敞开充气通道进行充气

[0024]较佳地,流体连接插座包括插座壳体组件以及呈弹性地设置于插座壳体组件内的顶推组件,插座壳体组件连接于第一壳体,顶推组件抵顶并驱使密封组件在腔体内轴向移动以敞开充气通道

[0025]较佳地,壳体组件包括第一插座壳体以及推拉环,推拉环呈弹性地套设于第一插座壳体上并可于轴向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0026]较佳地,第一插座壳体设置有与第一壳体配合的安装腔,安装腔沿其周向贯穿地开设有多个安装孔,安装孔内容置有锁定件,第一壳体对应所述安装孔开设有用于容纳锁定件的锁定槽,第一壳体安装于安装腔内,推拉环向第一位置移动时可推动锁定件进入锁定槽以使第一插座壳体锁定于第一壳体;通过推动推拉环至第二位置,锁定件脱离锁定槽以释锁第一插座壳体和第一壳体

[0027]较佳地,推拉环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容置锁定件的容置槽,推动推拉环至第二位置时,锁定件位于容置槽内,锁定件脱离锁定槽以释锁第一插座壳体和第一壳体

[0028]较佳地,推拉环与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三弹性件,第三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第一插座壳体,另一端抵接于推拉环,第三弹性件恒具有带动推拉环复位至第一位置的趋势

[0029]较佳地,顶推组件包括密封杆和第四弹性件,密封杆借由第四弹性件呈弹性地安装于容置腔内并可在容置腔内轴向移动

[0030]较佳地,第一插座壳体和密封杆之间设置有用于充气的进气通道,密封杆的一端凸伸于安装腔内,流体连接插座连接于流体连接插头,密封杆顶推密封组件,以敞开充气通
道,密封组件反作用于密封杆以敞开进气通道,进气通道连通于充气通道

[0031]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的流体连接器包括流体连接插头和流体连接插座

流体连接插头包括第一壳体

第二壳体和密封组件

第一壳体具有容置腔

第二壳体呈弹性地安装于容置腔内并能在容置腔内轴向移动,第二壳体设置有中空的腔体

密封组件呈弹性地安装于腔体内能在腔体内轴向移动

其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开设有出气通道,第二壳体在第一壳体内轴向移动以敞开出气通道,以能进行排气泄压

密封组件与第二壳体之间开设有充气通道,密封组件在第二壳体内轴向移动以敞开充气通道,以能进行充气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流体连接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具有容置腔;第二壳体,呈弹性地安装于所述容置腔内并能在所述容置腔内轴向移动,设置有中空的腔体;密封组件,呈弹性地安装于所述腔体内能在所述腔体内轴向移动;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开设有出气通道,所述第二壳体在所述第一壳体内轴向移动以敞开所述出气通道,以能进行排气泄压;所述密封组件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开设有充气通道,所述密封组件在所述第二壳体内轴向移动以敞开所述充气通道,以能进行充气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连接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通道开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或所述出气通道开设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外表面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连接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容置腔的内壁,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壳体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体连接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安装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安装于所述凹槽内并沿周向凸伸出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定位件;所述定位件随所述第二壳体轴向移动以压缩所述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恒具有带动所述第二壳体复位的趋势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连接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密封块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密封块,推动所述密封块以使所述密封块在所述腔体内移动并弹性挤压所述第二弹性件,所述充气通道打开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体连接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内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限位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限位件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体连接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块的一端设置有密封部,所述密封部从靠近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往远离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呈横截面积由大渐小的渐变结构,所述密封部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密封圈的密封槽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体连接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块的另一端为定位部,所述定位部沿其周向开设有多个所述充气通道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流体连接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内设置有与所述密封部配合的限位部,所述密封部抵靠于所述限位部以封闭所述充气通道,所述密封部移动脱离所述限位部以敞开所述充气通道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连接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呈密封地连接于设备,且所述容置腔连通于所述设备,所述设备内气压超过预设值时,气体压力作用于所述容置腔内的所述第二壳体,以使所述第二壳体及其内的密封组件在所述容置腔内弹性移动,从而敞开所述容置腔内的出气通道,以能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荣剑苏华跃李小强曾凡乐
申请(专利权)人:倍仕得电气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