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连接件及电池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62798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池冷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管道连接件及电池冷却装置,管道连接件包括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第一接头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一封堵件,第一封堵件设置于第一管道内,并能够封堵或导通第一管道,第二接头包括第二管道和第二封堵件,第二封堵件设置于第二管道内,并能够封堵或导通第二管道,第一管道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管道的两端分别为第三端和第四端,第一端与第三端可拆卸连接,第二端和第四端择一地连通于液冷管路和液冷管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更换或维修电池前无需将冷却液放出,从而能够节省分开液冷管路和液冷管道的时间,并能够降低分开液冷管路和液冷管道的操作难度低,同时还能够降低冷却液流入储能机柜的风险。能机柜的风险。能机柜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连接件及电池冷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冷却
,尤其涉及一种管道连接件及电池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储能设备一般是在一储能箱体中放置储能电池再形成集群,现有的储能电池一般都是锂电池,而电池包是作为锂电池应用的基本单元,主要用来实现锂电池的固定和连接等。电池包在工作时,往往会产生较大的热量,如不进行散热,则会对其造成损坏,以及带来安全风险。
[0003]现有的电池包冷却主要有自然散热、风冷和液冷三种,其中液冷的效果最好,因此,现有技术中的电池包大多采用液冷的方式进行冷却,具体地,现有技术在电池包的外周设置有液冷管路,并通过液冷管道向液冷管路内提供冷却液。电池包在更换和维修电池前,需要先将液冷管路和液冷管道分开,现有技术中,为避免在将液冷管路和液冷管道分开时因冷却液流出而损伤电池,需要先将液冷管路和液冷管道内的冷却液放出来,才能将液冷管路和液冷管道的连接处拆开,从而避免冷却液在液冷管路和液冷管道的连接处被拆开后流出,即现有技术中分开液冷管路和液冷管道的操作需分两步进行,整个过程耗费时间并且有冷却液流入储能机柜的风险,且操作难度高。
[0004]因此,上述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连接件及电池冷却装置,以降低拆开液冷管路和液冷管道所耗费的时间,并能够降低冷却液进入储能机柜的风险,且拆开液冷管路和液冷管道的操作难度低。
[0006]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管道连接件,用于连接电池包上的液冷管路和外界的液冷管道,所述管道连接件包括:
[0008]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一封堵件,所述第一封堵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内,并能够封堵或导通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二接头包括第二管道和第二封堵件,所述第二封堵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内,并能够封堵或导通所述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管道的两端分别为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端和所述第四端择一地连通于所述液冷管路和所述液冷管道。
[000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封堵件包括第一堵头,所述第一堵头具有导通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一工作位置及封堵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二工作位置,所述第二管道能够在与所述第一管道连接的过程中使所述第一堵头由所述第二工作位置转换至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所述第二封堵件包括第二堵头,所述第二堵头具有导通所述第二管道的第三工作位置及封堵所述第二管道的第四工作位置,所述第一管道能够在与所述第二管道连接的过程中使所述第二堵
头由所述第四工作位置转换至所述第三工作位置。
[001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封堵件还包括第一复位件,所述第一复位件能够在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拆卸的过程中使所述第一堵头由所述第一工作位置复位至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所述第二封堵件还包括第二复位件,所述第二复位件能够在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拆卸的过程中使所述第二堵头由所述第三工作位置复位至所述第四工作位置。
[0011]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管道能够套设于所述第二管道的外周,所述第一管道内形成有第一腔室,所述第一堵头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第一腔室沿所述第一管道的延伸方向的两侧的腔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第一腔室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一侧,所述第一复位件为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抵接于所述第一堵头远离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和所述第一腔室沿所述第一管道的延伸方向远离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的腔壁之间,所述第一弹簧能够在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分离时推抵所述第一堵头,并使所述第一堵头与所述第一腔室沿所述第一管道的延伸方向远离所述第二开口的一侧的腔壁抵接,所述第一堵头远离所述第二开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推抵板,所述第一管道的通路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推抵板,所述第二推抵板位于所述第一开口远离所述第二开口的一侧,所述第二推抵板远离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二推抵板上设置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一推抵板能够穿过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所述第一堵头的外轮廓大于所述第一开口的外轮廓;
[0012]所述第二管道内形成有第二腔室,所述第二堵头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第二腔室沿所述第二管道的延伸方向的两侧的腔壁上分别设置有第四开口和第五开口,所述第四开口位于所述第二腔室靠近所述第三端的一侧,所述第二复位件为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抵接于所述第二堵头远离所述第四开口的一侧和所述第二腔室沿所述第二管道的延伸方向远离所述第四开口的一侧的腔壁之间,所述第二弹簧能够在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分离时推抵所述第二堵头,并使所述第二堵头与所述第二腔室沿所述第二管道的延伸方向远离所述第五开口的一侧的腔壁抵接,所述第一凸出部能够在所述第一管道套设于所述第二管道的外周时穿过所述第四开口,所述第三端的端壁能够在所述第一管道套设于所述第二管道的外周时推抵所述第一推抵板。
[0013]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堵头远离所述第五开口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二凸出部为半球形,所述第四开口垂直于所述第二管道的延伸方向的截面为圆形,所述截面的圆心与所述第二凸出部的球心均位于所述第二管道的中心线上,所述第二凸出部的直径大于所述截面的直径。
[0014]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推抵板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板部,至少两个第一板部沿所述第一管道的周向均匀排列,所述第一板部的外壁与第一管道的管壁贴合。
[0015]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管道内设置有第一挡壁,所述第二管道的外周沿其周向设置有第三凸出部,所述第三凸出部在所述第一管道套设于所述第二管道的外周时抵接于所述第一挡壁。
[001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管道包括第一管部和第二管部,所述第一管部和所述第二管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分别形成于所述第一管部和所述第二管部内。
[0017]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管道内形成有第二挡壁,所述第四开口开设于所述第二挡壁
上,所述第二挡壁远离所述第三端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板,所述第五开口开设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二弹簧抵接于所述第二堵头和所述安装板之间,所述安装板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二管道内。
[0018]本技术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冷却装置,包括设置于电池包上的液冷管路、用于与供水装置连通的液冷管道以及如上述的管道连接件,所述管道连接件连接于所述液冷管路和所述液冷管道之间。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本技术中,当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连接于液冷管路和液冷管道之间时,第一封堵件导通第一管道,第二封堵件导通第二管道,从而使得冷却液能够沿液冷管道和液冷管路流动,以对电池包进行冷却,当需要更换或维修电池时,先将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分开,在将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分开前使第一封堵件封堵第一管道,并使第二封堵件封堵第二管道,从而便能够保证冷却液在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分开后不会流出,即本技术中在更换或维修电池前无需将液冷管路和液冷管道内的冷却液放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连接件,用于连接电池包上的液冷管路和外界的液冷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连接件包括:第一接头(1)和第二接头(2),所述第一接头(1)包括第一管道(11)和第一封堵件(12),所述第一封堵件(12)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11)内,并能够封堵或导通所述第一管道(11),所述第二接头(2)包括第二管道(21)和第二封堵件(22),所述第二封堵件(22)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21)内,并能够封堵或导通所述第二管道(21),所述第一管道(11)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111)和第二端(112),所述第二管道(21)的两端分别为第三端(211)和第四端(212),所述第一端(111)与所述第三端(21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端(112)和所述第四端(212)择一地连通于所述液冷管路和所述液冷管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堵件(12)包括第一堵头(121),所述第一堵头(121)具有导通所述第一管道(11)的第一工作位置及封堵所述第一管道(11)的第二工作位置,所述第二管道(21)能够在与所述第一管道(11)连接的过程中使所述第一堵头(121)由所述第二工作位置转换至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所述第二封堵件(22)包括第二堵头(221),所述第二堵头(221)具有导通所述第二管道(21)的第三工作位置及封堵所述第二管道(21)的第四工作位置,所述第一管道(11)能够在与所述第二管道(21)连接的过程中使所述第二堵头(221)由所述第四工作位置转换至所述第三工作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堵件(12)还包括第一复位件(122),所述第一复位件(122)能够在所述第一管道(11)和所述第二管道(21)拆卸的过程中使所述第一堵头(121)由所述第一工作位置复位至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所述第二封堵件(22)还包括第二复位件(222),所述第二复位件(222)能够在所述第一管道(11)和所述第二管道(21)拆卸的过程中使所述第二堵头(221)由所述第三工作位置复位至所述第四工作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11)能够套设于所述第二管道(21)的外周,所述第一管道(11)内形成有第一腔室(113),所述第一堵头(121)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113)内,所述第一腔室(113)沿所述第一管道(11)的延伸方向的两侧的腔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1131)和第二开口(1132),所述第一开口(1131)位于所述第一腔室(113)靠近所述第一端(111)的一侧,所述第一复位件(122)为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抵接于所述第一堵头(121)远离所述第一开口(1131)的一侧和所述第一腔室(113)沿所述第一管道(11)的延伸方向远离所述第一开口(1131)的一侧的腔壁之间,所述第一弹簧能够在所述第一管道(11)和所述第二管道(21)分离时推抵所述第一堵头(121),并使所述第一堵头(121)与所述第一腔室(113)沿所述第一管道(11)的延伸方向远离所述第二开口(1132)的一侧的腔壁抵接,所述第一堵头(121)远离所述第二开口(113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推抵板(13),所述第一管道(11)的通路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推抵板(14),所述第二推抵板(14)位于所述第一开口(1131)远离所述第二开口(1132)的一侧,所述第二推抵板(14)远离所述第一开口(1131)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凸出部(141),所述第二推抵板(14)上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帅安晋东刘家达胡浩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阿诗特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