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云平台的企业内外部数据融合共享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66833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1 18:32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云平台的企业内外部数据融合共享方法及系统,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连接云平台获取计算特征,构建计算设备列表,然后对内外部数据融合特征进行分析确定共享数据特征,构建任务处理节点网络,获取融合请求任务,再进行数据分解,确定请求数据特征参数,然后经过匹配处理获取执行节点信息后,提取内外部数据进行融合发送至云平台共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企业内外部数据融合共享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云平台的企业内外部数据融合共享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企业业务的不断扩张和发展,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数据量也在急剧增加

这些数据包括客户数据

供应商数据

财务数据

人力资源数据等等,对于企业的运营和决策有着重要意义

然而,传统的数据处理方式往往无法满足企业对于数据实时性

可扩展性

安全性和灵活性的需求

因此,基于云平台的企业内外部数据融合共享方法被提出,旨在解决以上问题

[0003]但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不能满足实时性和灵活性的数据处理要求,处理方式单一,无法根据多种不同需求进行数据处理,还可能遇到数据孤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主要解决了传统技术不能满足实时性和灵活性的数据处理要求,处理方式单一,无法根据多种不同需求进行数据处理,还可能遇到数据孤岛问题

[0005]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云平台的企业内外部数据融合共享方法及系统,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云平台的企业内外部数据融合共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连接云平台获取云平台各处理边缘设备的计算特征,构建计算设备列表;对企业内外部数据融合特征进行分析,确定企业共享数据特征;基于所述企业共享数据特征

所述计算设备列表,对边缘设备特征匹配聚类,构建任务处理节点网络,其中,所述任务处理节点网络包括多个处理节点,每个处理节点至少包括一个处理边缘设备;获取融合请求任务,对所述融合请求任务进行数据分解,确定请求数据特征参数;利用所述请求数据特征参数与所述任务处理节点网络进行匹配处理,获得执行节点信息,所述执行节点信息包括执行边缘设备

处理数据特征参数,基于所述执行节点信息搭建数据处理融合网络链;将所述融合请求任务提取的内部请求数据

外部请求数据输入所述数据处理融合网络链,获得融合数据发送至云平台的共享模块进行共享

[0006]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云平台的企业内外部数据融合共享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计算设备列表构建模块,所述计算设备列表构建模块用于连接云平台获取云平台各处理边缘设备的计算特征,构建计算设备列表;
=
共享数据特征确定模块,所述共享数据特征确定模块用于对企业内外部数据融合特征进行分析,确定企业共享数据特征;节点处理模块,所述节点处理模块是基于所述企业共享数据特征

所述计算设备列表,对边缘设备特征匹配聚类,构建任务处理节点网络,其中,所述任务处理节点网络包括多个处理节点,每个处理节点至少包括一个处理边缘设备;请求数据参数确定模块,所述请求数据参数
确定模块用于获取融合请求任务,对所述融合请求任务进行数据分解,确定请求数据特征参数;节点执行信息获取模块,所述节点执行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利用所述请求数据特征参数与所述任务处理节点网络进行匹配处理,获得执行节点信息,所述执行节点信息包括执行边缘设备

处理数据特征参数,基于所述执行节点信息搭建数据处理融合网络链;数据发送模块,所述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融合请求任务提取的内部请求数据

外部请求数据输入所述数据处理融合网络链,获得融合数据发送至云平台的共享模块进行共享

[0007]本申请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云平台的企业内外部数据融合共享方法及系统,涉及数据处理
,所述方法包括:连接云平台获取计算特征,构建计算设备列表,然后对内外部数据融合特征进行分析确定共享数据特征,构建任务处理节点网络,获取融合请求任务,再进行数据分解,确定请求数据特征参数,然后经过匹配处理获取执行节点信息后,提取内外部数据进行融合发送至云平台共享

[0008]本申请主要解决了传统技术不能满足实时性和灵活性的数据处理要求,处理方式单一,无法根据多种不同需求进行数据处理,还可能遇到数据孤岛问题

基于云平台的数据融合共享方法可以满足对数据处理的实时性

可扩展性

灵活性的需求,帮助企业更好地利用数据资源

[0009]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他目的

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云平台的企业内外部数据融合共享方法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云平台的企业内外部数据融合共享方法中,构建数据处理融合网络链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云平台的企业内外部数据融合共享方法中,将节点损失值作为约束因子加入评估寻优模型中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云平台的企业内外部数据融合共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2]附图标记说明:计算设备列表构建模块
10
,共享数据特征确定模块
20
,节点处理模块
30
,请求数据参数确定模块
40
,节点执行信息获取模块
50
,数据发送模块
60。
具体实施方式
[0013]本申请主要解决了传统技术不能满足实时性和灵活性的数据处理要求,处理方式单一,无法根据多种不同需求进行数据处理,还可能遇到数据孤岛问题

基于云平台的数据
融合共享方法可以满足对数据处理的实时性

可扩展性

灵活性的需求,帮助企业更好地利用数据资源

[0014]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实施例一
[0015]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云平台的企业内外部数据融合共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连接云平台获取云平台各处理边缘设备的计算特征,构建计算设备列表;具体而言,首先,需要确定云平台的接口和相关文档,以便从云平台获取数据

可以阅读云平台提供的
API
文档,找到与设备管理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企业内外部数据融合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云平台获取云平台各处理边缘设备的计算特征,构建计算设备列表;对企业内外部数据融合特征进行分析,确定企业共享数据特征;基于所述企业共享数据特征

所述计算设备列表,对边缘设备特征匹配聚类,构建任务处理节点网络,其中,所述任务处理节点网络包括多个处理节点,每个处理节点至少包括一个处理边缘设备;获取融合请求任务,对所述融合请求任务进行数据分解,确定请求数据特征参数;利用所述请求数据特征参数与所述任务处理节点网络进行匹配处理,获得执行节点信息,所述执行节点信息包括执行边缘设备

处理数据特征参数,基于所述执行节点信息搭建数据处理融合网络链;将所述融合请求任务提取的内部请求数据

外部请求数据输入所述数据处理融合网络链,获得融合数据发送至云平台的共享模块进行共享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云平台获取云平台各处理边缘设备的计算特征,构建计算设备列表,包括:获取云平台连接的处理设备信息,其中,所述处理设备信息包括处理设备基础信息及设备历史处理记录;基于所述处理设备基础信息

设备历史处理记录进行设置位置

边缘设备类型

处理数据量

处理速度

传输速度

内置算法多元分析,获取各处理边缘设备的计算特征集;基于所述计算特征集,建立各处理边缘设备的特征关系,构建所述计算设备列表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企业内外部数据融合特征进行分析,确定企业共享数据特征,包括:获取企业内外部融合共享权限,确定融合共享类别

数据安全等级

数据开放路径

融合处理流程;基于所述融合共享类别,建立所述融合共享类别与数据安全等级

数据开放路径

融合处理流程的映射关系;根据映射关系对各融合共享类别的融合处理流程各流程的数据特征进行分析,确定所述企业共享数据特征,所述企业共享数据特征用于表征企业各融合共享类别的数据处理要求,包括安全性特征

融合特征

处理数据量特征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融合请求任务,对所述融合请求任务进行数据分解,确定请求数据特征参数,包括:根据所述融合请求任务,识别获得所述融合共享类别

任务请求数据条件;基于所述任务请求数据条件在对应的数据开放路径中进行外部数据筛选

内部数据提取,获得所述内部请求数据

外部请求数据;基于所述融合共享类别对应的数据处理要求对所述内部请求数据

外部请求数据进行特征分析,获得所述请求数据特征参数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执行节点信息,所述执行节点信息包括执行边缘设备

处理数据特征参数,基于所述执行节点信息搭建数据处理融合网络链,包括:利用所述请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赪琛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透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