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滞压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6729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1 18: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滞压泵,在液体泵本体进水管处直接一体设置滞压进水机构,与液体泵本体吸液腔连通,通过推力膜片内负压顶针顶起胶头离开连通进水口进液,将胶头上端正对阀体安装座进水通道,当进液压力过大时进水管内的水压可以直接作用在胶头上,形成一个推力膜片顶起反向压力,被动根具不同的进液压力下压胶头调节连通进水口的释放的通道大小,从而相应被动调节进水管流入的速度及对液体泵本体内的压力,从而可以同时达到正向防漏及防止大压力损坏液体泵内部零部件的风险;并且一体化设计,可以适用多种泵体,结构简单,无需外置阀体,使用和安装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滞压泵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泵类设备
,更具体的说,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一种滞压泵


技术介绍

[0002]市面上现有的液体泵,在泵不工作时,泵内部通道还是处于连通状态,进液口液面高过泵出液口时或压力大过出液口时,随着进液口液位与出液口端的落差压差越大,液体就会因重力或压力从马达泵出口流出,压力机垂直距离越大,液体从出口流出的几率越大且量越大,在电器不使用状态时,因电器内储液槽内有液体而导致液体泄漏到电器内或电器外,从而发生储存放置区及相关联设备进液体,会带来安全隐患

[0003]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在进水口的进水端再增加一个负压阀,如公开号
CN114526368A
专利所示,该负压阀的原理,是利用液体泵工作时抽空进水管至负压阀段的管内空气,气压膜片顶起与外部液体连通通道上的胶头,放进液体进入液体泵进水管,能很好的阻断在泵不工作时的进水压力,防止漏水的问题

但是,在增加一个负压阀会增加用户的使用和安装成本的同时,市面现有的负压阀存在一个问题,在负压阀内胶头和弹簧单独设计了活动腔体,阀体进液方向与活动腔体

胶头垂直,进液基本会直接从胶体下方通道进入液体泵,这样设计,在液体泵工作时,外部液体压力本身不会作用在胶头上,无法被动相应调整进液的压力及速度,当外部液体压力过大时,泵内部核心输送介子运动的零件受到的压力冲击越大,受力越大易产生损坏且加之运动更易导致零件损坏失效,且一旦零件损坏附有压力的介子会迅速溢出水泵,进液口的压力太大会因为进液太多影响泵的正常工作达到泵预设性能,同时产生部件被大压力冲击损坏的风险

因泵居多是安装在电器内部,当泵因进口压力而导致内部核心零件损坏时,介子会泄漏到泵外到达电器内及电器外,从而发生储存放置区及相关联设备进液体,带来安全隐患

因此,需要进一步设计,在解决液体泵不工作时进口压力过大出现压差漏水的同时,还能解决液体泵工作时,进口液体压力过大流速过大以及压力冲击损害泵体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滞压泵,在泵体进水管设计滞压进水机构以期望解决现有技术中液体泵工作时无法调节进口液体压力过大及流速过大等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滞压泵,包括液体泵本体,还包括设置在液体泵本体进水管处的滞压进水机构,所述滞压进水机构进水端与液体泵本体进水管连通,所述滞压进水机构出水端与液体泵本体吸液腔连通

[0007]进一步的是,所述滞压进水机构包括阀体安装座

阀体

弹簧

胶头

安装板

顶针

推力膜片

后盖,所述阀体安装座固定在液体泵本体进水管侧面且中心进水通道与进水管底部连通,所述阀体中部通过凹凸板分隔成进水腔和出水腔,所述后盖抵住推力膜片边缘
后再抵住阀体出水腔边沿密闭出水腔,所述出水腔下部与液体泵本体吸液腔连通;
[0008]所述后盖抵住推力膜片后再抵住阀体后,阀体进水腔边沿压住阀体安装座与进水通道密闭连通固定;
[0009]所述阀体进水腔和出水腔中心位置设置有连通进水口,所述连通进水口处设置有可移动且下端堵住连通进水口的胶头;所述弹簧一端抵住胶头上端堵住连通进水口,另一端抵住阀体安装座进水通道外侧边沿;所述胶头上端正对阀体安装座进水通道;
[0010]所述安装板底部固定在推力膜片朝向出水腔侧中心,所述顶针固定在安装板上部中心,所述胶头堵住连通进水口端中心设置有顶针嵌入槽,所述顶针位置对应嵌入顶针嵌入槽内

[0011]进一步的是,所述阀体与阀体安装座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阀体进水腔边沿压住密封圈后抵住阀体安装座与进水通道密闭连通

[0012]进一步的是,所述后盖设置有气孔,所述气孔与后盖抵住推力膜片边缘后形成的外气室连通,使推力膜片外侧的外气室与外部空气连通

[0013]进一步的是,所述液体泵本体为马达隔膜泵

[0014]进一步的是,所述马达隔膜泵包括底座,固定在底座下侧的马达,与马达动力连接的曲柄传动机构,固定在底座上侧的伞膜泵送机构,密封固定套装在伞膜泵送机构上侧的进出液上盖,所述进出液上盖上侧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出液上盖下侧中部设置有环形壁,将进出液上盖下侧空间分隔成环形壁外围的吸液腔,和环形壁内侧的泵液腔;所述进水管与吸液腔连通,所述出水管与泵液腔连通;
[0015]所述曲柄传动机构与伞膜泵送机构动力连接提供泵送压力动力,所述伞膜泵送机构通过外侧通道密封与吸液腔连通,中心通道密封与泵液腔连通

[0016]进一步的是,所述曲柄传动机构包括曲柄



连杆,所述曲柄固定在马达动力轴上实现动力连接,所述连杆通过轴与曲柄固定连接,所述连杆为三叶片片状结构,叶片设置有连接孔且正对伞膜泵送机构,连杆叶片与伞膜泵送机构动力连接提供动力

[0017]进一步的是,所述所述伞膜泵送机构包括膜片

膜片支架

小伞形阀

阀支架

大伞形阀

外圈密封圈

内圈密封圈,所述膜片为三支脚对应三膜室结构,所述膜片三个支脚与曲柄传动机构动力连接,所述膜片支架压住膜片固定在底座上侧面,所述阀支架固定在膜片支架上侧面,所述阀支架外围设置有位置对应连通进出液上盖吸液腔的三个外圈通道,所述小伞形阀有三个可活动设置在阀支架三个外圈通道内且封住三个外圈通道;
[0018]所述阀支架中心设置位置对应连通进出液上盖泵液腔的中心通道,所述大伞形阀活动设置在阀支架中部且下侧封住阀支架中心通道,所述阀支架上侧面夹住外圈密封圈抵住进出液上盖下侧外圈密封吸液腔,所述阀支架上侧面中心通道边沿夹住内圈密封圈抵住进出液上盖下侧环形壁密封泵液腔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液体泵本体进水管处直接一体设置滞压进水机构,与液体泵本体吸液腔连通,通过推力膜片内负压顶针顶起胶头离开连通进水口进液,将胶头上端正对阀体安装座进水通道,当进液压力过大时进水管内的水压可以直接作用在胶头上,形成一个推力膜片顶起反向压力,被动根具不同的进液压力下压胶头调节连通进水口的释放的通道大小,从而相应被动调节进水管流入的速度及对液体泵本体内的压力,从而可以同时达到正向防漏及防止大压力损坏液体泵内部零部件的风险;并且一
体化设计,可以适用多种泵体,结构简单,无需外置阀体,使用和安装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滞压泵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滞压泵,包括液体泵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液体泵本体进水管处的滞压进水机构,所述滞压进水机构进水端与液体泵本体进水管连通,所述滞压进水机构出水端与液体泵本体吸液腔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滞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滞压进水机构包括阀体安装座

阀体

弹簧

胶头

安装板

顶针

推力膜片

后盖,所述阀体安装座固定在液体泵本体进水管侧面且中心进水通道与进水管底部连通,所述阀体中部通过凹凸板分隔成进水腔和出水腔,所述后盖抵住推力膜片边缘后再抵住阀体出水腔边沿密闭出水腔,所述出水腔下部与液体泵本体吸液腔连通;所述后盖抵住推力膜片后再抵住阀体后,阀体进水腔边沿压住阀体安装座与进水通道密闭连通固定;所述阀体进水腔和出水腔中心位置设置有连通进水口,所述连通进水口处设置有可移动且下端堵住连通进水口的胶头;所述弹簧一端抵住胶头上端堵住连通进水口,另一端抵住阀体安装座进水通道外侧边沿;所述胶头上端正对阀体安装座进水通道;所述安装板底部固定在推力膜片朝向出水腔侧中心,所述顶针固定在安装板上部中心,所述胶头堵住连通进水口端中心设置有顶针嵌入槽,所述顶针位置对应嵌入顶针嵌入槽内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滞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与阀体安装座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阀体进水腔边沿压住密封圈后抵住阀体安装座与进水通道密闭连通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滞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设置有气孔,所述气孔与后盖抵住推力膜片边缘后形成的外气室连通,使推力膜片外侧的外气室与外部空气连通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滞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泵本体为马达隔膜泵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滞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鹏举伍双喜马华飞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科力尔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