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式血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66684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1 18: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介入式血泵,其包括:血泵主体及导流组件;所述血泵主体与所述导流组件的远端连接;所述导流组件包括流道膜和骨架,所述骨架与所述流道膜连接,所述导流组件具有扩张状态和收缩状态,所述导流组件在所述扩张状态时,所述骨架支撑所述流道膜以使所述导流组件呈筒状;所述血泵主体的远端具有流道入口,所述导流组件的近端具有流道出口,所述血泵主体和所述导流组件共同组成血流通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介入式血泵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介入式血泵


技术介绍

[0002]经皮介入式血泵主要用于心源性休克的急救和高危
PCI
手术期间的辅助循环

其置于主动脉瓣膜上的血泵,可以提供高达
4L/min
的流量支持,从而代替心脏的泵血功能,可以挽救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生命,或者在高危
PCI
患者的手术期间,稳定心脏状态,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从而降低手术风险,保证高危
PCI
手术的成功率

[0003]当前国外市场上的经皮介入式血泵产品在技术上,存在一定的风险

首先,当经皮介入式血泵完成心室介入后,运行时血泵需要将心室内的血液从心室泵送到主动脉,因此需要在血泵出口处建立血液通路,如利用流道膜形成血液通路

血泵运行时血液经流道膜从心室跨过瓣膜进入主动脉

但是该方案的缺陷在于,由于流道膜需要被折叠入鞘管后才能进行植入,为保证压握性能,流道膜的材料需要选择较软的弹性材料,因此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高速流经流道膜的血液可能会是流道膜通路在主动脉内产生振动,从而造成血泵在体内运行的不稳定和对血液的破坏,造成手术失败

[0004]此外,血泵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桨叶高速转动泵送血液,血液流经流道膜阶段会是螺旋式向前流动,因为流体特性,血液会以一定的速度对流道膜产生冲击,进而引起流道膜抖动,由此将会导致血液动力学紊乱,增大溶血和血栓的风险

同时,这种抖动可能会对极薄的流道膜造成疲劳损坏,导致流道膜部分或全部拉伸

变形甚至是撕裂,造成血液通路破坏,血液无法再从心室内泵送至主动脉中,导致失效,造成患者面临手术失败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介入式血泵,以解决现有的介入式血泵的血液通路区域易产生振动,易被损坏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介入式血泵,其包括:血泵主体及导流组件;
[0007]所述血泵主体与所述导流组件的远端连接;所述导流组件包括流道膜和骨架,所述骨架与所述流道膜连接,所述导流组件具有扩张状态和收缩状态,所述导流组件在所述扩张状态时,所述骨架支撑所述流道膜以使所述导流组件呈筒状;所述血泵主体的远端具有流道入口,所述导流组件的近端具有流道出口,所述血泵主体和所述导流组件共同组成血流通道

[0008]可选的,所述流道膜包覆于所述骨架之外

[0009]可选的,所述流道出口沿径向开设于所述流道膜上,所述骨架包括至少两个支撑件,至少两个所述支撑件围绕所述流道膜的周向间隔排布,且所述支撑件避让开所述流道出口

[0010]可选的,所述支撑件自所述流道膜的近端向远端延伸,且所述支撑件的轴向延伸
长度不超过所述流道膜的轴向长度的
1/3。
[0011]可选的,所述介入式血泵包括内鞘管,所述内鞘管贯穿所述导流组件并与所述血泵主体连接;所述流道膜包括主体段和位于所述主体段的近端的缩口段,所述缩口段的大径端与所述主体段连接,所述缩口段的小径端与所述内鞘管连接;
[0012]所述支撑件自所述缩口段的小径端沿轴向延伸并越过所述流道出口后,向外扩张延伸并与所述主体段连接;或者;所述支撑件自所述缩口段的小径端沿所述缩口段和所述主体段的侧壁向远端延伸

[0013]可选的,所述流道膜包括主体段,所述骨架包括主体支撑段,所述主体支撑段用于支撑所述主体段;所述主体支撑段包括围绕所述流道膜呈周向排布的网格段和
/
或围绕所述流道膜呈螺旋形排布的螺旋段

[0014]可选的,所述血泵主体包括叶轮,所述螺旋段的螺旋方向与所述叶轮的转动方向相同

[0015]可选的,所述主体支撑段包括至少两个所述螺旋段,至少两个所述螺旋段的螺旋方向相反并相交

[0016]可选的,所述主体支撑段的近端与所述支撑件的远端连接

[0017]可选的,所述血泵主体包括网篮,所述骨架与所述网篮连接

[0018]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介入式血泵包括:血泵主体及导流组件;所述血泵主体与所述导流组件的远端连接;所述导流组件包括流道膜和骨架,所述骨架与所述流道膜连接,所述导流组件具有扩张状态和收缩状态,所述导流组件在所述扩张状态时,所述骨架支撑所述流道膜以使所述导流组件呈筒状;所述血泵主体的远端具有流道入口,所述导流组件的近端具有流道出口,所述血泵主体和所述导流组件共同组成血流通道

[0019]如此配置,骨架可以将流道膜撑开并且提供一定的支撑力,使得血液在流经导流组件时,即使对流道膜有冲击,骨架的支撑也可以保证流道膜形成的血液通路稳定在跨瓣膜位置,减小因为抖动而造成的血液破坏

同时,骨架的设置也有效防止了流道膜的径向变形,防止了流道膜因伸长所导致的壁面变薄导致撕裂损坏

此外骨架的设置也有利于导流组件的压握,压握的时候骨架的存在使得流道膜不会被压缩至一侧,而是在导管内均布,并可顺利折叠至导管中,而扩张后骨架可以将流道膜撑开并且提供一定的支撑,保证能够实现折叠的同时,流道膜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

附图说明
[0020]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提供的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而不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定

其中: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介入式血泵系统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介入式血泵介入至心室中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介入式血泵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介入式血泵沿轴向的剖面图;
[0025]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介入式血泵沿轴向的透视图;
[0026]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导流组件的透视图;
[0027]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导流组件与网篮支架连接的透视图;
[0028]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导流组件的示意图;
[0029]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导流组件的透视图;
[0030]图
10
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的导流组件的透视图;
[0031]图
11
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的导流组件的透视图;
[0032]图
12
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六的导流组件的示意图

[0033]附图中:
[0034]01

升主动脉;
02

主动脉瓣;
03

左心室;
10

介入式血泵;
20

传动组件;
21

内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介入式血泵,其特征在于,包括:血泵主体及导流组件;所述血泵主体与所述导流组件的远端连接;所述导流组件包括流道膜和骨架,所述骨架与所述流道膜连接,所述导流组件具有扩张状态和收缩状态,所述导流组件在所述扩张状态时,所述骨架支撑所述流道膜以使所述导流组件呈筒状;所述血泵主体的远端具有流道入口,所述导流组件的近端具有流道出口,所述血泵主体和所述导流组件共同组成血流通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式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膜包覆于所述骨架之外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式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出口沿径向开设于所述流道膜上,所述骨架包括至少两个支撑件,至少两个所述支撑件围绕所述流道膜的周向间隔排布,且所述支撑件避让开所述流道出口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介入式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自所述流道膜的近端向远端延伸,且所述支撑件的轴向延伸长度不超过所述流道膜的轴向长度的
1/3。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介入式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入式血泵包括内鞘管,所述内鞘管贯穿所述导流组件并与所述血泵主体连接;所述流道膜包括主体段和位于所述主体段的近端的缩口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剑青谢超宇张振江卢飞李俊菲
申请(专利权)人:微创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