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罐区管廊钢结构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6588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1 18: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罐区管廊钢结构施工工艺,涉及罐区管廊施工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罐区管廊钢结构施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罐区管廊施工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装配式罐区管廊钢结构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石油化工行业的总体布局呈现大型化

区域化

集中化趋势,在石油化工的罐区管廊钢结构建筑中,参与单位多且各单位之间的工作搭接既频繁又密切,信息的传递容易失真和失误,建筑业信息化是解决这一问题必不可少的办法,但是我国建筑业信息化程度与国外先进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
[0003]另外,钢结构是重要的结构形式,其工程规模越来越大

结构日益复杂,项目管理的工作也面临越来越多的困难,需要建筑安装业信息化的帮助,在这样的信息化大潮流中,
BIM
将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
[0004]BIM
是最大程度整合建筑项目信息的数据库,为业主

设计方

施工方

材料供货商等清晰方便地提供所需的信息,提高项目完成的效率,提升工程人员对项目的控制能力,另外,
BIM
在复杂形体的模型创建与构件加工中的优势为建筑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由于建筑师在完成设计比较特殊的项目时需要表达复杂的建筑形体,而
BIM
软件正是建筑师的良好的工具,通过建模的过程,
BIM
软件也可以同时记录了建筑尺寸

材料以及材料数量等信息;
[0005]然而,这只是
BIM/>在项目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阶段的应用,并没有完全体现
BIM
的价值,现有项目制造工艺和深化设计复杂

信息传递不够及时和现场管理混乱,建模设计和图纸输出缓慢,企业对项目的成本

进度难以控制,不利于钢结构的工业化生产的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装配式罐区管廊钢结构施工工艺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0008]一种装配式罐区管廊钢结构施工工艺,采用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构件数据库,利用
Tekla Structures
进行三维快速建模;步骤2:在模型建立完毕以后,通过对模型增加荷载及其组合进行结构分析;步骤3:用户输入节点中所要求的尺寸初值,使用深化设计工具完成节点的生产;步骤4:技术人员和造价人员通过应用
BIM
来进行工程量的计算;步骤5:通过软件的碰撞检测功能,即可对钢结构零件进行碰撞检测,碰撞检测完成后,通过计算机数字控制机床数据来控制对构件进行精度加工;步骤6:记录构件当前所处状态,管理制造过程中的变更进行进度管理,统计结算期内的工作量进行成本控制

[0009]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
Tekla Structures
还具有参数化设计的节点生产功能,所述参数包括钢构件的位置

编号

材料

截面

加工部位

表面处理方式

[0010]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结构分析是通过软件创建物理零件的节点

分析构件和元
素,确定节点的支撑条件以及构件和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并将荷载分布到构件和元素上,然后软件进行结构分析并输出文本和图像的结果

[0011]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节点生产是将
Tekla Structures
作为深化设计工具,当用户输入节点中所要求的尺寸初值后,软件就会根据节点数据库里预设好的钢结构节点设计原理完成节点的生产,利用软件绘制构件施工图,当构件的位置和截面改变时,节点也进行相应的变化

[0012]进一步地,在所述节点生产过程中,当遇到结构复杂

构件空间关系复杂

曲面较多

加工精度及现场安装精度要求高的项目,并且构件数据库中没有适合的构件截面以及节点时,用户通过
Tekla Structures
的自定义节点功能来满足需求

[0013]更近一步地,在所述软件绘制构件施工图时,软件会自动调出该构件的基本信息,用户也可以按自身要求定制模板,增加构件安装位置

方向以及工艺信息,基于零件模型输出三维效果图

各轴线布置图

平面布置图

立面布置图

构件的施工图

零件大样图

[0014]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应用
BIM
进行工程量计算是利用
BIM
软件自身的报表输出功能,在
BIM
软件中设置输出信息的格式,再利用
Excel
软件处理信息,同时,在零件模型建立之初,用户就把工程量统计的相关信息记录于模型中,随后通过软件的报表功能调出自己需要的信息,再使用
Tekla Structures
软件进行工程量计算

[0015]为了确保构件批量生产的质量,优选地,所述步骤5中碰撞检测完成后,项目会进入加工制造阶段,计算机数字控制机床是在加工制造过程中,进行多维的控制,同时输入数据可以直接生成记录有钻孔位置

焊缝长度加工信息的加工

[0016]为了能够便于对项目的进度进行管理,优选地,所述步骤6中进度管理是将
BIM
模型与项目的制造进度计划结合起来管理项目的进度,优化项目进度方案,及时管理制造的变更,同时通过
Tekla Structures
在模型中加入构件的生产计划,模拟现场安装中的拼装顺序以及安排大型机械的进场时间,以此进行项目的进度管理

[0017]为了降低施工成本,优选地,所述步骤6中成本控制是当因为业主

设计和施工方的原因而出现的项目修改时,通过记录构件当前所处状态,利用
Tekla Structures
管理制造过程中的变更,统计结算期内的工作量,有效地控制成本

[00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施工中采用基于采用
Tekla Structures
作为
BIM
核心软件,通过对项目进行建模,可以迅速完成深化设计和图纸输出,同时构件信息也存贮于模型当中,便于企业对项目的成本

进度进行控制,实现项目信息的高度集中化管理,也有助于钢结构的工业化生产的实现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装配式罐区管廊钢结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构件数据库,利用
Tekla Structures
进行三维快速建模;步骤2:在模型建立完毕以后,通过对模型增加荷载及其组合进行结构分析;步骤3:用户输入节点中所要求的尺寸初值,使用深化设计工具完成节点的生产;步骤4:技术人员和造价人员通过应用
BIM
来进行工程量的计算;步骤5:通过软件的碰撞检测功能,即可对钢结构零件进行碰撞检测,碰撞检测完成后,通过计算机数字控制机床数据来控制对构件进行精度加工;步骤6:记录构件当前所处状态,管理制造过程中的变更进行进度管理,统计结算期内的工作量进行成本控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罐区管廊钢结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
Tekla Structures
还具有参数化设计的节点生产功能,所述参数包括钢构件的位置

编号

材料

截面

加工部位

表面处理方式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罐区管廊钢结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结构分析是通过软件创建物理零件的节点

分析构件和元素,确定节点的支撑条件以及构件和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并将荷载分布到构件和元素上,然后软件进行结构分析并输出文本和图像的结果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罐区管廊钢结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节点生产是将
Tekla Structures
作为深化设计工具,当用户输入节点中所要求的尺寸初值后,软件就会根据节点数据库里预设好的钢结构节点设计原理完成节点的生产,利用软件绘制构件施工图,当构件的位置和截面改变时,节点也进行相应的变化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罐区管廊钢结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节点生产过程中,当遇到结构复杂

构件空间关系复杂

曲面较多

加工精度及现场安装精度要求高的项目,并且构件数据库中没有适合的构件截面以及节点时,用户通过
Tekla Structures
的自定义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道斌赵情男任瑞宗实段勇杨超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永盈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