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逆相关蛋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6456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1 18: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抗逆相关蛋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逆相关蛋白IbRCD1及其相关生物材料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具体涉及抗逆相关蛋白
IbRCD1
及其相关生物材料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甘薯
(Ipomoea batatas(L.)Lam.)
是重要粮食

饲料

工业原料及新型能源作物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东南沿海坡地和西部的广大旱区是主要的甘薯种植区,土壤盐渍化及干旱成为了制约这些地区甘薯生产的重要因素

盐胁迫是受影响的植物的细胞中水势的下降,以及影响植物细胞的关键生化途径的过量的钠离子造成的,其对植物的危害主要在渗透压胁迫和离子胁迫等方面,它们破坏植物细胞膜结构,影响许多酶的活性和光合作用器官的功能,还在植物体内产生活性氧,进而引起氧化胁迫,使植物生长受阻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日趋完善,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提高植物的耐盐性,挖掘重要的耐盐遗传资源,对于培育耐盐性植物新品种起着关键的作用,耐盐植物的开发和利用具有无法估量的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0003]甘薯开花困难且具有自交杂交不亲和的遗传特点,同时种质资源较匮乏

遗传基础狭窄,因此利用常规育种的手段选育优质高产高抗的甘薯新品种受到严重制约

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甘薯品种能够克服常规育种中存在的生殖隔离和基因连锁等障碍,从分子水平上对甘薯的产量
>、
品质和抗逆性进行定向改良

选育高产

优质

高抗逆的甘薯新品种是甘薯育种的主要目标

因此,克隆调控甘薯抗逆相关的基因,创制高产优质高抗逆的甘薯新材料,对甘薯优质

高产

抗逆育种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参考意义和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调控植物的抗逆性和
/
或如何提高植物的耐盐性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不限于所描述的技术主题,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以下描述可以清楚地理解本文未提及的其它技术主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了蛋白质,名称为
IbRCD1
,所述蛋白质
IbRCD1
可为下述任一种:
[0006]A1)
氨基酸序列是
SEQ ID No.1
的蛋白质;
[0007]A2)

SEQ ID No.1
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
/
或缺失和
/
或添加得到的与
A1)
所示的蛋白质具有
80
%以上的同一性且具有相同功能的蛋白质;
[0008]A3)

A1)

A2)

N
端和
/

C
端连接标签得到的具有相同功能的融合蛋白质

[0009]为了使
A1)
中的蛋白质便于纯化或检测,可在由序列表中
SEQ ID No.1
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的氨基末端或羧基末端连接标签蛋白

[0010]所述标签蛋白包括但不限于:
GST(
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
)
标签蛋白
、His6
标签蛋白
(His

tag)、MBP(
麦芽糖结合蛋白
)
标签蛋白
、Flag
标签蛋白
、SUMO
标签蛋白
、HA
标签蛋白
、Myc
标签蛋白
、eGFP(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CFP(
增强型青色荧光蛋白
)、eYFP(
增强型黄绿
色荧光蛋白
)、mCherry(
单体红色荧光蛋白
)

AviTag
标签蛋白

[0011]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地采用已知的方法,例如定向进化或点突变的方法,对本专利技术的编码蛋白质
IbRCD1
的核苷酸序列进行突变

那些经过人工修饰的,具有与本专利技术分离得到的蛋白质
IbRCD1
的核苷酸序列
75
%或
75
%以上同一性的核苷酸,只要编码蛋白质
IbRCD1
且具有蛋白质
IbRCD1
功能,均是衍生于本专利技术的核苷酸序列并且等同于本专利技术的序列

[0012]上述
75
%或
75
%以上同一性,可为
80

、85

、90
%或
95
%以上的同一性

[0013]本文中,同一性是指氨基酸序列或核苷酸序列的同一性

可使用国际互联网上的同源性检索站点测定氨基酸序列的同一性,如
NCBI
主页网站的
BLAST
网页

例如,可在高级
BLAST2.1
中,通过使用
blastp
作为程序,将
Expect
值设置为
10
,将所有
Filter
设置为
OFF
,使用
BLOSUM62
作为
Matrix
,将
Gap existence cost

Per residue gap cost

Lambda ratio
分别设置为
11
,1和
0.85(
缺省值
)
并进行检索以对氨基酸序列的同一性进行计算,然后即可获得同一性的值
(

)。
[0014]本文中,所述
80
%以上的同一性可为至少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蛋白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质为下述任一种:
A1)
氨基酸序列是
SEQ ID No.1
的蛋白质;
A2)

SEQ ID No.1
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
/
或缺失和
/
或添加得到的与
A1)
所示的蛋白质具有
80
%以上的同一性且具有相同功能的蛋白质;
A3)

A1)

A2)

N
端和
/

C
端连接标签得到的具有相同功能的融合蛋白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蛋白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质来源于甘薯
。3.
生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材料为下述
B1)

B7)
中的任一种:
B1)
编码权利要求1或2所述蛋白质的核酸分子;
B2)
含有
B1)
所述核酸分子的表达盒;
B3)
含有
B1)
所述核酸分子的重组载体

或含有
B2)
所述表达盒的重组载体;
B4)
含有
B1)
所述核酸分子的重组微生物

或含有
B2)
所述表达盒的重组微生物

或含有
B3)
所述重组载体的重组微生物;
B5)
含有
B1)
所述核酸分子的转基因植物细胞系

或含有
B2)
所述表达盒的转基因植物细胞系;
B6)
含有
B1)
所述核酸分子的转基因植物组织

或含有
B2)
所述表达盒的转基因植物组织;
B7)
含有
B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绍贞张欢刘庆昌翟红高少培赵宁张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