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66159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1 18:24
燃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烟气余热回收
,尤其是涉及一种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烟气余热回收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燃烧后的产物主要为 CO2和水蒸汽

相比于燃煤锅炉,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烟气中的粉尘
、SO2、NOx、TSP

CO
等污染成分的含量更低

但是,一般的燃气轮机的排烟温度高达 500℃
以上,在经过余热锅炉做功后烟气排放的温度仍处于
100℃
左右,如果这些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将造成巨大的能量浪费

据计算,
1Nm3天然气燃烧约产生
1.55kg
水蒸气,水蒸气的汽化潜热大,这部分热量可占天然气低位发热量的
10%
左右,因此对天然气燃烧产生的烟气进行余热回收具有显著的节能效益

[0003]一个有效的方法是采用空气预热器或者换热器回收烟气的显热和部分潜热,其中采用板式换热器换热具有较高的效率

对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的烟气余热回收,通常需将多个板式换热器并联安装在烟道中,现有安装方法如图1所示,需要在炉内安装支架,然后将换热器一层层叠放在支架上,各换热器分别与支架座连接,安装效率比较低,安装一台机组通常需要1‑2个月时间,安装费用也比较高,施工难度非常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和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安装方法

能有效提高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烟气余热回收效率,安装维护方便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若干层上下叠置的板式换热器组;所述板式换热器组包括位于两端的端板,两端分别与两端板的顶端连接的纵梁,若干第一端与所述纵梁连接的支撑板,与所述端板和支撑板连接的进水管和出水管,若干位于端板与支撑板之间或两相邻支撑板之间

进水口与所述进水管连通

出水口与所述出水管连通的换热板,若干两端分别与端板和支撑板连接

或两端分别与相邻支撑板连接的侧面拉筋,若干两端分别与端板的底部和支撑板的另一端连接

或两端分别与相邻支撑板的另一端连接的底部拉筋,若干分别与各支撑板的两侧连接的侧面强度支承板;所述换热板还与侧面拉筋和底部拉筋连接

[0006]作为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烟气余热回收装置,还具有与所述侧面强度支承板的顶部连接的作业平台

[0007]作为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烟气余热回收装置,所述侧面强度支承板设有若干挂件孔

[0008]在上述改进方案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烟气余热回收装置,还具有与所述挂件孔可拆卸连接的爬梯

[0009]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安装方法,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若干层上下叠置的板式换热器组;所述板式换热器组包括位于两端的端板,两端分别与两端板的顶端连接的纵梁,若干第一端与所述纵梁连接的支撑板,与所述端板和支撑板连接的进水管和出水管,若干位于端板与支撑板之间或两相邻支撑板之间

进水口与所述进水管连通

出水口与所述出水管连通的换热板,若干两端分别与端板和支撑板连接

或两端分别与相邻支撑板连接的侧面拉筋,若干两端分别与端板的底部和支撑板的另一端连接

或两端分别与相邻支撑板的另一端连接的底部拉筋,若干分别与各支撑板的两侧连接的侧面强度支承板,与所述侧面强度支承板的顶部连接的作业平台;所述换热板还与侧面拉筋和底部拉筋连接;所述侧面强度支承板设有若干挂件孔,还具有与所述挂件孔可拆卸连接的爬梯;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安装时包括以下步骤:1)在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烟道的底部或侧面开出供板式换热器组进出的豁口;2)将最底部的板式换热器组安装在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烟道内;3)将剩余的板式换热器组移至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烟道内,逐层叠置在下一层板式换热器组的上方

[0010]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上述改进方案可单独或组合实施

[001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两端板起支撑作用,纵梁起悬挂承重作用,支撑板

侧面拉筋和底部拉筋为结构加强组件

它们组合而成的结构,具有强度高,抗弯曲,上下两层板式换热器组易于叠置,便于安装维护,整体上无需再在炉内设置安装支架,板式换热器组易于在工厂加工和完成相应的检测,因而提高了安装和维护的效率,降低了施工难度

在一定数量的板片之间设置支撑板,通过支撑板将板片分区,降低制作难度,增加承压能力,既能控制装配带来的变形,又可以将长换热器分隔成多个换热板片区,减小整体变形程度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能用于对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经余热锅炉做功后排放烟气的热能回收,能有效提高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烟气余热回收效率

附图说明
[00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图1是现有技术安装板式换热器的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中的板式换热器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4是实施例中的板式换热器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5是实施例中的板式换热器组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5]如图2所示的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若干层上下叠置的板式换热器组

[0016]如图3至图5所示,板式换热器组包括位于两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若干层上下叠置的板式换热器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换热器组包括位于两端的端板(1),两端分别与两端板(1)的顶端连接的纵梁(2),若干第一端与所述纵梁(2)连接的支撑板(3),与所述端板(1)和支撑板(3)连接的进水管(4)和出水管(5),若干位于端板(1)与支撑板(3)之间或两相邻支撑板(3)之间

进水口与所述进水管(4)连通

出水口与所述出水管(5)连通的换热板(6),若干两端分别与端板(1)和支撑板(3)连接

或两端分别与相邻支撑板(3)连接的侧面拉筋(7),若干两端分别与端板(1)的底部和支撑板(3)的另一端连接

或两端分别与相邻支撑板(3)的另一端连接的底部拉筋(8),若干分别与各支撑板(3)的两侧连接的侧面强度支承板(9);所述换热板(6)还与侧面拉筋(7)和底部拉筋(8)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与所述侧面强度支承板(9)的顶部连接的作业平台(
10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强度支承板(9)设有若干挂件孔(
11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与所述挂件孔(
11
)可拆卸连接的爬梯
。5.
一种燃气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波佘曲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为明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