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芳胺衍生物及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5880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9 1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芳胺衍生物及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芳胺衍生物及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芳胺衍生物及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介绍

[0002]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OLED)
是一种利用有机材料,将电能直接转化为光能的技术

其原理是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由电极注入载流子,载流子经过有机功能层后,在发光层复合形成激子,激子跃迁从而发光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视角宽

响应速度快

发光效率高

色彩丰富

低能耗

轻薄

制造工艺简单

可实现柔性显示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显示

照明等多个领域

[0003]随着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不断发展,其内部器件结构也在不断优化

目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多采用三明治结构,在阴极和阳极之间设置有机功能层,不同的功能层在器件中起到不同的作用

有机功能层根据功能不同可以分为空穴注入层

空穴传输层

发光辅助层

电子阻挡层

发光层

空穴阻挡层

电子传输层

电子注入层

覆盖层等

在器件结构优化后,各个功能层材料的选择便成为影响器件性能的重要因素

[0004]根据器件结构中各个功能层所使用材料的不同,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可以分为电极材料及其修饰材料

电子传输层材料

空穴传输层材料

发光材料及其辅助材料等

其中空穴传输材料仍存在一些问题,热稳定性较低

空穴传输效率低

能级不匹配等,这已经成为影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主要因素

而良好的空穴传输材料应具有较好的成膜性,形成无针孔的

均一无定形薄膜,而且成膜后具有好的热稳定性,避免工作过程中发热而形成结晶,导致材料层接触面的破坏,影响器件效率和寿命;另一方面需具有较高的空穴迁移率和适合的
HOMO
能级,与
ITO
功函数的相匹配,具有较小的势垒值,在工作过程中方便空穴有效地注入

同时,空穴传输材料也应具有较小的亲和能便于空穴的注入

较低的电离势以阻挡电子在发光层

较高的激化能量防止激子的能量传递

另外,覆盖层材料对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光取出效率不高,直接导致了器件的发光效率降低,而且一些覆盖层材料对于外界环境的紫外光等吸收较少,也缩短了器件的使用寿命

[0005]因此,开发出具有良好的空穴传输能力,合适
HOMO
能级

高热稳定性

成膜性的空穴传输材料以及性能优良的覆盖层材料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芳胺衍生物及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芳胺衍生物,由下述式1表示,
[0008][0009]其中,所述
Ar1、Ar2、Ar3、Ar4、Ar5、Ar6相同或不同的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
C6

C60
的芳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2

C60
的杂芳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3

C25
的脂环与
C6

C30
的芳环的稠合环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3

C25
的脂环与
C2

C30
的杂芳环的稠合环基中的一种;
[0010]所述
Ar1、Ar2、Ar3、Ar4、Ar5、Ar6至少一个选自如下式1‑
c
所示的基团,
[0011][0012]所述
x
相同或不同的选自
CH

N

[0013]所述
Y
选自
O

S

[0014]所述
R
d
相同或不同的选自氢





氰基

卤素

硝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1

C30
的烷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3

C30
的环烷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6

C30
的芳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2

C30
的杂芳基中的一种,或者相邻两个
R
d
相互键合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环;
[0015]所述
s1选自
0、1、2、3、4
或5;
[0016]所述
L
选自如下式1‑
a
或1‑
b
所示的基团,
[0017][0018]所述
“”
表示与
L
10
、L
20
、L
30
的连接位点;
[0019]所述
X
选自
O、S、CR1R2或
NR3;
[0020]所述
R1、R2相同或不同的选自氢





氰基

卤素

硝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1

C30
的烷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3

C30
的环烷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6

C30
的芳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2

C30
的杂芳基中的一种,或者相邻
R1、R2相互键合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环;
[0021]所述
R3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
C1

C30
的烷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3

C30
的环烷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芳胺衍生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式1表示,其中,所述
Ar1、Ar2、Ar3、Ar4、Ar5、Ar6相同或不同的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
C6

C60
的芳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2

C60
的杂芳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3

C25
的脂环与
C6

C30
的芳环的稠合环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3

C25
的脂环与
C2

C30
的杂芳环的稠合环基中的一种;所述
Ar1、Ar2、Ar3、Ar4、Ar5、Ar6至少一个选自如下式1‑
c
所示的基团,所述
x
相同或不同的选自
CH

N
;所述
Y
选自
O

S
;所述
R
d
相同或不同的选自氢





氰基

卤素

硝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1

C30
的烷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3

C30
的环烷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6

C30
的芳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2

C30
的杂芳基中的一种,或者相邻两个
R
d
相互键合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环;所述
s1选自
0、1、2、3、4
或5;所述
L
选自如下式1‑
a
或1‑
b
所示基团中的一种,所述“*”表示与
L
10
、L
20
、L
30
的连接位点;所述
X
选自
O、S、CR1R2或
NR3;所述
R1、R2相同或不同的选自氢





氰基

卤素

硝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1

C30
的烷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3

C30
的环烷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6

C30
的芳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2

C30
的杂芳基中的一种,或者相邻
R1、R2相互键合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环;所述
R3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
C1

C30
的烷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3

C30
的环烷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6

C30
的芳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2

C30
的杂芳基中的一种;所述
z
相同或不同的选自
CH

N
;所述
R
a
、R
b
相同或不同的选自氢





氰基

卤素

硝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1

C30
的烷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3

C30
的环烷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6

C30
的芳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2

C30
的杂芳基中的一种,或者相邻两个
R
a

相邻两个
R
b
相互键合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环;所述
n1选自
0、1、2、3
或4;所述
n2选自
0、1
或2;所述
v
相同或不同的选自
CH

N

所述
R
c
相同或不同的选自氢





氰基

卤素

硝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1

C30
的烷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3

C30
的环烷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6

C30
的芳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2

C30
的杂芳基中的一种,或者相邻两个
R
c
相互键合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环;所述
m1选自
0、1、2、3、4
或5;所述
L
10
、L
20
、L
30
相同或不同的选自单键

取代或未取代的
C6

C30
的亚芳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2

C30
的亚杂芳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3

C25
的脂环与
C6

C30
的芳环的亚稠合环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3

C25
的脂环与
C2

C30
的杂芳环的亚稠合环基中的一种;所述
L1、L2、L3、L4、L5、L6相同或不同的选自单键

取代或未取代的
C6

C30
的亚芳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2

C30
的亚杂芳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3

C25
的脂环与
C6

C30
的芳环的亚稠合环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
C3

C25
的脂环与
C2

C30
的杂芳环的亚稠合环基中的一种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芳胺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式1‑
c
选自如下所示基团中的一种,所述
Y
选自
O

S
;所述
s1选自
0、1、2、3、4
或5;所述
s2选自
0、1、2、3
或4;所述
s3选自
0、1、2
或3;所述
s4选自
0、1
或2;
s5选自0或1;所述
s6选自
0、1、2、3、4、5、6
或7;所述
s7选自
0、1、2、3、4、5
或6;所述
s8选自
0、1、2、3、4、5、6、7、8
或9;所述
s9选自
0、1、2、3、4、5、6、7

8。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芳胺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式1‑
a
选自如下所示基团中的一种,
所述
n1选自
0、1、2、3
或4;所述
n2选自
0、1
或2;所述
n3选自
0、1、2、3、4、5
或6;所述
n4选自
0、1、2
或3;所述
n5选自
0、1、2、3、4
或5;所述
n6选自0或1;所述
n7选自
0、1、2、3、4、5、6

7。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芳胺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式1‑
b
选自如下所示基团中的一种,所述
m1选自
0、1、2、3、4
或5;所述
m2选自
0、1、2、3、4、5、6
或7;所述
m3选自
0、1、2、3
或4;所述
m4选自
0、1、2
或3;所述
m5选自
0、1、2、3、4、5
或6;所述
m6选自
0、1

2。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芳胺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
Ar1、Ar2、Ar3、Ar4、Ar5、Ar6至少一个选自1‑
c
所示的基团,其余独立的选自如下所示基团中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华韩春雪周雯庭李梦茹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海谱润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