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鉴别环颈雉来源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动物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甲基化敏感性高分辨率熔解技术
(MS
‑
HRM)
量化环颈雉骨骼肌
(
胸大肌
、
臂三头肌
、
腓肠肌
、
股二头肌
、
颈升肌
)
差异基因位点的甲基化率,达到鉴别野生和圈养环颈雉的方法
。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
、
种类最多
、
市场最活跃的野生动物养殖体系,约有
100
多个物种实现了人工养殖和合法利用,包括药用
、
毛皮
、
观赏
、
伴宠等用途
。
但野外种群受到
《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
和相应地方法规的保护,禁止或限制捕猎和商业化利用
。
因此,一些非法猎捕的野生动物在市场上经常以人工养殖动物的名义售卖,以获得非法利益,逃避法律责任
。
执法实践中有
70
%的案件需要鉴别涉案动物来源于野外还是养殖场
。
但是至今还缺乏直接进行科学鉴定的方法,只能通过“野生动物繁育利用标识”制度所包含的审批手续等间接证明动物来源
。
环颈雉是列入
《
中国畜禽资源目录
》
的食用鸟类,得到大规模饲养,而其野外种群被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
一种鉴别环颈雉来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1)提取野生环颈雉和圈养环颈雉不同骨骼肌差异显著的基因位点;(2)针对所述基因位点进行甲基化敏感性高分辨率熔解检测,并验证甲基化位点;(3)设计相应的引物进行
PCR
扩增;(4)构建不同引物的甲基化率标准曲线,以及样本甲基化
Tm
值得到差异甲基化位点,获得各位点的单点判别力和联合判别力;(5)通过野生和圈养之间的差异达到鉴别环颈雉的来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鉴别环颈雉来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骨骼肌包括胸大肌
、
臂三头肌
、
腓肠肌
、
股二头肌
、
颈升肌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鉴别环颈雉来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甲基化位点包括
LOC116231076、LOC116242223、LOC116232884、ATAD2B、EGFL6、HS2ST。4.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鉴别环颈雉来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
LOC116231076
的上游引物序列为
SEQ ID NO.1
,下游引物序列为
SEQ ID NO.2
;所述
LOC116242223
的上游引物序列为
SEQ ID NO.3
,下游引物序列为
SEQ ID NO.4
技术研发人员:徐艳春,王文慧,张琦,于梦佳,陈晓琳,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