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淋巴瘤微小残留病灶监控位点筛选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65267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9 1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淋巴瘤微小残留病灶监控位点筛选方法及系统,涉及淋巴瘤病灶监控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淋巴瘤微小残留病灶监控位点筛选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淋巴瘤病灶监控
,具体为一种淋巴瘤微小残留病灶监控位点筛选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微小残留病灶(
MRD
)是指恶性肿瘤经过治疗后体内残留的微量肿瘤细胞的状态,是肿瘤复发的主要原因,
MRD
的水平一般比较低,传统影像学(包括
PET/CT
)或实验室方法不能发现,通过流式细胞术

定量
PCR、
二代测序(
NGS
)等高灵敏度的检测手段,能够识别出传统方法检测不到的少量恶性细胞,临床上应用
MRD
检测,相较于传统的影像学手段来说,能够更加及时地检测出癌细胞是否出现了复发

转移的情况,在检测意义上具有优势,逐渐成为判断疗效和预后的预测指标之一,其指标主要包括
ctDNA、CTCs、
血清学肿瘤标志物等,其中基于
ctDNA
突变的
MRD
检测技术在灵敏度和特异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实体瘤
ctDNA

MRD
检测策略主要分为肿瘤知情分析与肿瘤不知情分析,其中,肿瘤知情分析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兼容性好,有效位点多等优势,在肿瘤知情分析方法中,需要先对肿瘤组织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根据检出结果来选择变异位点进行后续的
MRD
监控等应用

[0003]专利公告号为
CN 115954052 B
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实体瘤微小残留病灶监控位点筛选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通过全外显子测序检测突变方法对肿瘤样本及其正常组织样本下机原始数据进行突变检测与突变过滤处理,得到初步的体细胞突变位点;对初步的体细胞突变位点进行克隆性分类分析,获取分类后的体细胞突变位点信息;基于分类后的体细胞突变位点信息对初步的体细胞突变位点进行等级划分与筛选,得到最终的体细胞突变位点

该系统包括:检测模块

分类模块和筛选模块

通过上述专利,能够通过对体细胞突变位点信息进行筛选进而提高微小残留病灶的监测效果,但是不便于对癌细胞的分裂强度进行周期性监测,从而也就不便于针对不同的患者进行不同的治疗,影响治疗效果,存在一定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淋巴瘤微小残留病灶监控位点筛选方法及系统,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淋巴瘤微小残留病灶监控位点筛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
:通过电子显微系统对淋巴瘤处残留病灶进行放大展示,并同时进行外部灭菌处理;
S2
:在病灶处的淋巴瘤残留癌细胞中植入
N
元素进行癌细胞
DNA
的标记,且标记时通过电子显微系统和标记显形系统对癌细胞的分布位置和数量进行精准检测并记录,原淋巴瘤残留癌细胞数量记为
T
KS
,原淋巴瘤残留癌细胞的分布范围面积记为
R
KS
,以含有表格实物图的形式存储至数据终端;
S3
:在癌细胞的第一个分裂周期结束时,再次将病灶处的淋巴瘤残留癌细胞放入电子显微系统和标记显形系统中进行识别和记录,取得分裂后的癌细胞数量并记为
T
S1
,同时取得原淋巴瘤残留癌细胞的分布范围面积记为
R
S1

S4
:在癌细胞的第二个分裂周期结束时,重复
S3
中的操作,取得二次分裂后的癌细胞数量并记为
T
S2
,同时取得原淋巴瘤残留癌细胞的分布范围面积记为
R
S2

S5
:癌细胞的分裂强度公式如下:
Q
X
=T
SX
/T
KS
,(
SX

S1

S2

Q
X
为分裂速度);
F
B
=R
SX
/R
KS
,(
SX

S1

S2

F
B
为分裂范围变化度);
P
KS
=

T
SX

T
KS

/

R
SX

R
KS
),(
SX

S1

S2

P
KS
数量范围变化比);
S6
:根据
S5
中的公式计算得出癌细胞分裂强度等级,且癌细胞分类强度等级如下:一级:
Q
X
大于
1.8

F
B
小于
1.8
大于
1.2
时,则代表癌细胞的分裂速度快,且分裂范围集中;二级:
Q
X
大于
1.8

F
B
大于
1.8
时,则代表癌细胞的分裂速度快,且分裂范围大;三级:
Q
X
大于
1.5

F
B
大于
1.8
时,则代表癌细胞的分裂速度慢,且分裂范围大;四级:
Q
X
小于
1.5

F
B
小于
1.8
时,则代表癌细胞的分裂速度慢,且分裂范围集中;
S7
:根据上述评级对残留癌细胞进行分类监控,从而得出该患者体内癌细胞多余无法根除的癌细胞化疗清理周期,通过采用癌细胞的分裂强度公式对不同患者体内的癌细胞进行分裂强度的计算,从而能够根据癌细胞分裂强度进行评级,基于该评级下,可以设计出契合每个患者的治疗方案,从而可以对患者进行分类分方法治疗,以减小治疗误差和提高治疗效果,防止延误治疗出现恶化,通过对癌细胞的数量和范围进行同步识别和计算可以针对癌细胞的特性进行全面的分析,不仅考虑到癌细胞的分裂能力,还考虑到癌细胞的扩散范围,从而能够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

[0006]所述
S5

Q
X
的数值为1±
0.1
时,则代表该病灶中的残留癌细胞分裂扩散速度停滞或缓慢,多次进行
Q
X
数值的检测,若多个周期下,
Q
X
仍为1±
0.1
时,则表示残留癌细胞已失去原始活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淋巴瘤微小残留病灶监控位点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
:通过电子显微系统对淋巴瘤处残留病灶进行放大展示,并同时进行外部灭菌处理;
S2
:在病灶处的淋巴瘤残留癌细胞中植入
N
元素进行癌细胞
DNA
的标记,且标记时通过电子显微系统和标记显形系统对癌细胞的分布位置和数量进行精准检测并记录,原淋巴瘤残留癌细胞数量记为
T
KS
,原淋巴瘤残留癌细胞的分布范围面积记为
R
KS
,以含有表格实物图的形式存储至数据终端;
S3
:在癌细胞的第一个分裂周期结束时,再次将病灶处的淋巴瘤残留癌细胞放入电子显微系统和标记显形系统中进行识别和记录,取得分裂后的癌细胞数量并记为
T
S1
,同时取得原淋巴瘤残留癌细胞的分布范围面积记为
R
S1

S4
:在癌细胞的第二个分裂周期结束时,重复
S3
中的操作,取得二次分裂后的癌细胞数量并记为
T
S2
,同时取得原淋巴瘤残留癌细胞的分布范围面积记为
R
S2

S5
:癌细胞的分裂强度公式如下:
Q
X
=T
SX
/T
KS
,(
SX

S1

S2

Q
X
为分裂速度);
F
B
=R
SX
/R
KS
,(
SX

S1

S2

F
B
为分裂范围变化度);
P
KS
=

T
SX

T
KS

/

R
SX

R
KS
),(
SX

S1

S2

P
KS
数量范围变化比);
S6
:根据
S5
中的公式计算得出癌细胞分裂强度等级,且癌细胞分类强度等级如下:一级:
Q
X
大于
1.8

F
B
小于
1.8
大于
1.2
时,则代表癌细胞的分裂速度快,且分裂范围集中;二级:
Q
X
大于
1.8

F
B
大于
1.8
时,则代表癌细胞的分裂速度快,且分裂范围大;三级:
Q
X
大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博深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深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