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类破碎研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5185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9 1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豆类破碎研磨设备,属于豆类破碎研磨技术领域,解决了破碎后的豆类无法进行充分研磨,研磨效果差,研磨后的豆粉中,仍会含有较多未研磨的碎状豆类的问题,包括分离壳,分离壳底面贯通连接有研磨壳,研磨壳内侧壁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有第一碾压器和第二碾压器,第一碾压器内部设置有多个呈环形分布的第一研磨口,多个第一研磨口呈向外逐渐放大状态,多个第一研磨口内部对应转动连接有与其相配合的第一碾压圈,第二碾压器内部设置有多个呈环形分布的第二研磨口;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破碎刀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豆类破碎研磨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豆类破碎研磨
,尤其涉及豆类破碎研磨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豆类产品是指豆科中的一类栽培作物,豆类产品种类很多,主要有大豆

蚕豆

豌豆

绿豆

赤豆

菜豆

豇豆

刀豆

扁豆等,豆类产品的种子含有大量的淀粉

蛋白质和脂肪,是营养丰富的食料,其中大豆含油率较高,又属油料作物,豆类产品的嫩豆荚

鲜豆粒

豆芽和豆制品,都是人们喜欢的蔬菜和食品,豆类产品根部有根瘤菌共生,与其他作物轮种,来提高土壤肥力

[0003]如授权公开号为
CN205700794U
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豆类产品高效研磨装置,该专利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省时省力

研磨效果更佳的豆类产品高效研磨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这样一种豆类产品高效研磨装置,包括有底板

安装座Ⅰ、
碾压筒

下料斗

支杆

电机Ⅰ、
破碎轮

滤板Ⅰ、
出料管

滤板Ⅱ、
安装座Ⅱ、
电机Ⅱ、
转轴
、<br/>偏心轮

固定座

弹簧

滑槽

收集框和研磨齿,底板顶部前侧设有安装座Ⅰ,安装座Ⅰ上安装有碾压筒,碾压筒顶部设有下料斗,下料斗内左右对称设有支杆,支杆上设有电机Ⅰ,电机Ⅰ上连接有破碎轮,本申请达到了一种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省时省力

研磨效果更佳的效果

[0004]现有的豆类研磨通过转轴带动偏心轮转动,并通过偏心轮上的研磨齿与碾压桶相配合实现对豆类的研磨,但由于研磨齿是呈圆周分布于偏心轮外壁,相邻偏心轮间的间距较大,使得实际能够起到有效研磨的研磨齿是与转轴相对的研磨齿,通过这个研磨齿对豆类进行研磨,其他研磨齿只是起到辅助研磨作用,实际研磨时,研磨效率大大降低,并且研磨齿呈半圆形设置,使得研磨时,碎状的豆类无法充分与研磨齿接触,研磨效果差,研磨后的豆粉中,仍会含有较多未研磨的碎状豆类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豆类破碎研磨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豆类破碎研磨设备,包括分离壳,所述分离壳底面贯通连接有研磨壳,所述研磨壳内侧壁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有第一碾压器和第二碾压器,所述第一碾压器内部设置有多个呈环形分布的第一研磨口,多个所述第一研磨口呈向外逐渐放大状态,多个所述第一研磨口内部对应转动连接有与其相配合的第一碾压圈,所述第二碾压器内部设置有多个呈环形分布的第二研磨口,多个所述第二研磨口呈向外逐渐放大状态,多个所述第二研磨口内部对应转动连接有与其相配合的第二碾压圈,多个所述第一碾压圈和第二碾压圈顶面分别固定有稳固架,所述第一碾压器和第一碾压圈之间底部形成的间隙大于所述第二碾压器和第二碾压圈之间底部形成间隙,所述分离壳顶面贯通连接有破碎壳,所述破碎壳内侧壁相互靠近一侧面间分别转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外侧壁固定有多个呈线性分布的破碎刀片,所述分离壳内部设
置有分离组件,所述分离壳内底部设置有研磨组件,所述分离组件包括分离框,所述分离框设置于分离壳内部,所述分离框外侧壁对立两侧面分别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分离壳内侧壁顶面和底面间固定有四个与所述固定块活动连接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外侧壁底部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分离框外侧壁另一对立两侧面底部分别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顶面一端固定有卡接台,所述分离壳外侧壁对立两侧面分别开设有与所述连接杆相配合的侧口,所述分离壳外围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与所述卡接台相配合的弯爪,所述连接块顶面固定有安装杆,所述弯爪底端为倒斜角设置,一侧所述弯爪与安装杆间固定有第二弹簧

[0007]优选地,所述分离组件还包括凸块,所述凸块固定于所述弯爪顶端,所述分离壳外侧壁对立两侧面顶部分别固定有呈对称分布的接触板,两个所述接触板呈八字形分布

[0008]优选地,所述研磨组件包括内壳,所述内壳固定于所述研磨壳内顶部,所述分离壳内侧壁底部固定有十字架,所述内壳底面固定有出料板,所述十字架和所述出料板间转动连接有绞龙,所述绞龙的旋转轴外侧壁底部固定有四个呈圆周分布的拨动叶片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转动轴外侧壁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一齿轮,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齿轮啮合,同侧两个所述第一齿轮外侧壁分别固定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上活动连接有环绕杆,所述破碎壳外侧壁对立两侧面底部分别固定有与所述环绕杆活动连接的限位块,所述环绕杆底面与所述安装杆顶面固定,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转动轴一端固定有第一带轮,所述破碎壳外侧壁一侧面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和所述第二带轮间转动连接有皮带,所述破碎壳外侧壁一侧面顶部固定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与第二带轮的转动轴一端固定,所述分离壳外侧壁固定有支撑架,所述破碎壳内侧壁顶部固定有分散块

[0010]优选地,所述分离壳内侧壁顶部固定有集料壳,所述分离壳内侧壁顶部两侧分别固定有缓坡块,所述集料壳内侧壁固定有吸气排管,所述吸气排管顶面贯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穿过所述分离壳,所述分离壳顶面一侧固定有吸风机,所述吸风机输入端与所述连接管一端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分离框外侧壁两侧分别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板,一侧两个所述固定块顶面分别固定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与所述转动板的转动轴转动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分离框内侧壁底面固定有三角坡,所述三角坡为三角形结构

[0013]优选地,所述连接杆外侧壁固定有与所述侧口相配合的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分离壳内部并与所述分离壳内侧壁贴合

[0014]优选地,所述绞龙旋转轴底面固定有第三转动轴,两个所述稳固架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三转动轴外侧壁,所述第三转动轴外侧壁顶部固定有齿形圈,所述分离壳外侧壁底部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固定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外侧壁底部固定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齿形圈啮合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豆类破碎研磨设备,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两侧破碎刀片的转动使得豆类被初步进行破碎处理,通过绞龙的带动以及出料板的配合,使得进入内壳内部的豆类能够被绞龙从出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豆类破碎研磨设备,包括分离壳(
101
),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壳(
101
)底面贯通连接有研磨壳(
103
),所述研磨壳(
103
)内侧壁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有第一碾压器(
700
)和第二碾压器(
701
),所述第一碾压器(
700
)内部设置有多个呈环形分布的第一研磨口,多个所述第一研磨口呈向外逐渐放大状态,多个所述第一研磨口内部对应转动连接有与其相配合的第一碾压圈(
702
),所述第二碾压器(
701
)内部设置有多个呈环形分布的第二研磨口,多个所述第二研磨口呈向外逐渐放大状态,多个所述第二研磨口内部对应转动连接有与其相配合的第二碾压圈(
703
),多个所述第一碾压圈(
702
)和第二碾压圈(
703
)顶面分别固定有稳固架(
704
),所述第一碾压器(
700
)和第一碾压圈(
702
)之间底部形成的间隙大于所述第二碾压器(
701
)和第二碾压圈(
703
)之间底部形成间隙,所述分离壳(
101
)顶面贯通连接有破碎壳(
100
),所述破碎壳(
100
)内侧壁相互靠近一侧面间分别转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第一转动轴(
301
),所述第一转动轴(
301
)外侧壁固定有多个呈线性分布的破碎刀片(
300
),所述分离壳(
101
)内部设置有分离组件,所述分离壳(
101
)内底部设置有研磨组件,所述分离组件包括分离框(
304
),所述分离框(
304
)设置于分离壳(
101
)内部,所述分离框(
304
)外侧壁对立两侧面分别固定有固定块(
307
),所述分离壳(
101
)内侧壁顶面和底面间固定有四个与所述固定块(
307
)活动连接的固定杆(
306
),所述固定杆(
306
)外侧壁底部设置有第一弹簧(
308
),所述分离框(
304
)外侧壁另一对立两侧面底部分别固定有连接杆(
310
),所述连接杆(
310
)顶面一端固定有卡接台(
600
),所述分离壳(
101
)外侧壁对立两侧面分别开设有与所述连接杆(
310
)相配合的侧口(
607
),所述分离壳(
101
)外围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连接块(
601
),所述连接块(
601
)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与所述卡接台(
600
)相配合的弯爪(
602
),所述连接块(
601
)顶面固定有安装杆(
605
),所述弯爪(
602
)底端为倒斜角设置,一侧所述弯爪(
602
)与安装杆(
605
)间固定有第二弹簧(
603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类破碎研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组件还包括凸块(
604
),所述凸块(
604
)固定于所述弯爪(
602
)顶端,所述分离壳(
101
)外侧壁对立两侧面顶部分别固定有呈对称分布的接触板(
606
),两个所述接触板(
606
)呈八字形分布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豆类破碎研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组件包括内壳(
506
),所述内壳(
506
)固定于所述研磨壳(
103
)内顶部,所述分离壳(
101
)内侧壁底部固定有十字架(
501
),所述内壳(
506
)底面固定有出料板(
502
),所述十字架(
501
)和所述出料板(
502
)间转动连接有绞龙(
500
),所述绞龙(
500
)的旋转轴外侧壁底部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存志兰春杰张同玮蒋黎黎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鼎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