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煤质检测的锅炉燃烧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65037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9 1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锅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煤质检测的锅炉燃烧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预设历史时间段内实时的锅炉历史燃烧数据;根据锅炉历史燃烧数据建立历史燃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煤质检测的锅炉燃烧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锅炉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煤质检测的锅炉燃烧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燃煤电厂发电机组进入了超临界时代,不管是主机系统还是辅机系统,无论是设备性能还是电厂管理都已经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其增效

节能

减排的潜力基本上已经发挥出来

但燃料降本增效管理尚有提高空间,通过先进的技术或者设备提高燃料管理能提高很大的经济效益

[0003]不同煤种煤质的燃烧特性

结渣特性等存在较大的差异,在煤种煤质变化时,锅炉运行人员能否及时甚至提前了解入炉煤变化而对锅炉进行及时运行调整具有重要价值

[0004]因此,本申请提出的一种基于煤质检测的锅炉燃烧控制方法,主要是为了解决如何根据煤质条件调整控制锅炉燃烧,以保证锅炉的燃烧效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煤质检测的锅炉燃烧控制方法,主要是为了解决如何根据煤质条件调整控制锅炉燃烧,以保证锅炉的燃烧效率的问题

[0006]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煤质检测的锅炉燃烧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0007]获取预设历史时间段内实时的锅炉历史燃烧数据,锅炉历史燃烧数据包括:历史蒸汽量

历史蒸汽压力和历史燃料量;
[0008]根据锅炉历史燃烧数据建立历史燃料量与历史蒸汽量的历史燃料

蒸汽关系曲线,以及历史燃料量与历史蒸汽压力的历史燃料

汽压关系曲线;
[0009]获取锅炉实时燃烧数据和煤质数据,锅炉实时燃烧数据包括:实时蒸汽量

实时蒸汽压力和实时燃料量;
[0010]根据锅炉实时燃烧数据确定燃料量的初始修正系数;
[0011]获取锅炉燃烧的入炉煤质数据,入炉煤质数据包括:热值

挥发分含量

固定碳含量

氢含量灰分值和水分值;
[0012]根据入炉煤质数据调整初始修正系数得到最终修正系数,以根据最终修正系数对实时燃烧量进行调整

[001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根据锅炉实时燃烧数据确定燃料量的初始修正系数时,包括:
[0014]获取实时蒸汽量
A0
,将实时蒸汽量
A0
代入历史燃料

蒸汽关系曲线得到第一历史燃料量;
[0015]获取实时蒸汽压力
B0
,将实时蒸汽压力
B0
代入历史燃料

汽压关系曲线得到第二历史燃料量;
[0016]将第一历史燃料量与第二历史燃料量作均值计算,得到历史平均燃料量
C。
[001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得到历史平均燃料量
C
后,还包括:
[0018]获取实时燃料量
D0

[0019]将实时燃料量
D0
与历史平均燃料量
C
作差值计算,得到燃料量差值
E

E

D0

C

[0020]预先设定第一预设偏差燃料量
E1、
第二预设偏差燃料量
E2、
第三预设偏差燃料量
E3、
第四预设偏差燃料量
E4
,且
E1

E2
>0>
E3

E4
;预先设定第一预设初始修正系数
e1、
第二预设初始修正系数
e2、
第三预设初始修正系数
e3、
第四预设初始修正系数
e4
,且
0.9

e1

e2
<1<
e3

e4

1.1

[0021]当
E≥E1
时,选定第一预设初始修正系数
e1
作为初始修正系数;
[0022]当
E1

E≥E2
时,选定第二预设初始修正系数
e2
作为初始修正系数;
[0023]当
E2

E≥E3
时,选定第三预设初始修正系数
e3
作为初始修正系数;
[0024]当
E3

E≥E4
时,选定第四预设初始修正系数
e4
作为初始修正系数

[002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选定第
i
预设初始修正系数
e i
作为初始修正系数后,
i
=1,2,3,4,还包括:
[0026]预设设定正向影响系数正向影响系数
H0
,且
H0
=1;
[0027]获取挥发分含量
L0

[0028]预先设定第一预设挥发分含量数据
L1、
第二预设挥发分含量数据
L2、
第三预设挥发分含量数据
L3、
第四预设挥发分含量数据
L4
,且
L1

L2

L3

L4
;预先设定第一预设调整系数
l 1、
第二预设调整系数
l 2、
第三预设调整系数
l 3、
第四预设调整系数
l4
,且
1.1

l 1

l 2
>1>
l 3

l4

0.9

[0029]当
L0≥L1
时,选定第一预设调整系数
l 1
对正向影响系数
H0
进行一次调整,一次调整后的正向影响系数为
H0*l 1

[0030]当
L1

L0≥L2
时,选定第二预设调整系数
l 2
对正向影响系数
H0
进行一次调整,一次调整后的正向影响系数为
H0*l 2

[0031]当
L2

L0≥L3
时,选定第三预设调整系数
l 3
对正向影响系数
H0
进行一次调整,一次调整后的正向影响系数为
H0*l 3

[0032]当
L3

L0≥L4
时,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基于煤质检测的锅炉燃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预设历史时间段内实时的锅炉历史燃烧数据,所述锅炉历史燃烧数据包括:历史蒸汽量

历史蒸汽压力和历史燃料量;根据所述锅炉历史燃烧数据建立历史燃料量与历史蒸汽量的历史燃料

蒸汽关系曲线,以及历史燃料量与历史蒸汽压力的历史燃料

汽压关系曲线;获取锅炉实时燃烧数据和煤质数据,所述锅炉实时燃烧数据包括:实时蒸汽量

实时蒸汽压力和实时燃料量;根据所述锅炉实时燃烧数据确定燃料量的初始修正系数;获取锅炉燃烧的入炉煤质数据,所述入炉煤质数据包括:热值

挥发分含量

固定碳含量

氢含量灰分值和水分值;根据所述入炉煤质数据调整所述初始修正系数得到最终修正系数,以根据所述最终修正系数对所述实时燃烧量进行调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煤质检测的锅炉燃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锅炉实时燃烧数据确定燃料量的初始修正系数时,包括:获取实时蒸汽量
A0
,将实时蒸汽量
A0
代入所述历史燃料

蒸汽关系曲线得到第一历史燃料量;获取实时蒸汽压力
B0
,将实时蒸汽压力
B0
代入所述历史燃料

汽压关系曲线得到第二历史燃料量;将所述第一历史燃料量与第二历史燃料量作均值计算,得到历史平均燃料量
C。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煤质检测的锅炉燃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得到历史平均燃料量
C
后,还包括:获取实时燃料量
D0
;将实时燃料量
D0
与历史平均燃料量
C
作差值计算,得到燃料量差值
E

E

D0

C
;预先设定第一预设偏差燃料量
E1、
第二预设偏差燃料量
E2、
第三预设偏差燃料量
E3、
第四预设偏差燃料量
E4
,且
E1

E2
>0>
E3

E4
;预先设定第一预设初始修正系数
e1、
第二预设初始修正系数
e2、
第三预设初始修正系数
e3、
第四预设初始修正系数
e4
,且
0.9

e1

e2
<1<
e3

e4

1.1
;当
E≥E1
时,选定第一预设初始修正系数
e1
作为所述初始修正系数;当
E1

E≥E2
时,选定第二预设初始修正系数
e2
作为所述初始修正系数;当
E2

E≥E3
时,选定第三预设初始修正系数
e3
作为所述初始修正系数;当
E3

E≥E4
时,选定第四预设初始修正系数
e4
作为所述初始修正系数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煤质检测的锅炉燃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选定第
i
预设初始修正系数
e i
作为所述初始修正系数后,
i
=1,2,3,4,还包括:预设设定正向影响系数正向影响系数
H0
,且
H0
=1;获取挥发分含量
L0
;预先设定第一预设挥发分含量数据
L1、
第二预设挥发分含量数据
L2、
第三预设挥发分含量数据
L3、
第四预设挥发分含量数据
L4
,且
L1

L2

L3

L4
;预先设定第一预设调整系数
l 1、
第二预设调整系数
l 2、
第三预设调整系数
l 3、
第四预设调整系数
l4
,且
1.1

l 1

l 2
>1>
l 3

l4

0.9


L0≥L1
时,选定第一预设调整系数
l 1
对正向影响系数
H0
进行一次调整,一次调整后的正向影响系数为
H0*l 1
;当
L1

L0≥L2
时,选定第二预设调整系数
l 2
对正向影响系数
H0
进行一次调整,一次调整后的正向影响系数为
H0*l 2
;当
L2

L0≥L3
时,选定第三预设调整系数
l 3
对正向影响系数
H0
进行一次调整,一次调整后的正向影响系数为
H0*l 3
;当
L3

L0≥L4
时,选定第四预设调整系数
l4
对正向影响系数
H0
进行一次调整,一次调整后的正向影响系数为
H0*l4。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煤质检测的锅炉燃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选定第
i
预设调整系数
li
对正向影响系数
H0
进行一次调整,
i
=1,2,3,4,获得一次调整后的正向影响系数为
H0*l i
后,还包括:获取入炉煤质的固定碳含量
F0
;预先设定第一预设固定碳含量
F1、
第二预设固定碳含量
F2、
第三预设固定碳含量
F3、
第四预设固定碳含量
F4
,且
F1

F2

F3

F4
;预先设定第一预设调整系数
f1、
第二预设调整系数
f2、
第三预设调整系数
f3、
第四预设调整系数
f4
,且
1.1

f1

f2
>1>
f3

f4

0.9
;当
F0≥F1
时,选定第一预设调整系数
f1
对一次调整后的正向影响系数
H0*l i
进行二次调整,二次调整后的正向影响系数为
H0*l i*f1
;当
F1

F0≥F2
时,选定第二预设调整系数
f2
对一次调整后的正向影响系数
H0*li
进行二次调整,二次调整后的正向影响系数为
H0*li*f2
;当
F2

F0≥F3
时,选定第三预设调整系数
f3
对一次调整后的正向影响系数
H0*li
进行二次调整,二次调整后的正向影响系数为
H0*li*f3
;当
F3

F0≥F4
时,选定第四预设调整系数
f4
对一次调整后的正向影响系数
H0*li
进行二次调整,二次调整后的正向影响系数为
H0*li*f4。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煤质检测的锅炉燃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选定第
i
预设调整系数
fi
对一次调整后的正向影响系数
H0*li
进行二次调整,
i
=1,2,3,4,获得二次调整后的正向影响系数为
H0*li*fi
后,还包括:获取入炉煤质的氢含量
K0
;预先设定第一预设氢含量
K1、
第二预设氢含量
K2、
第三预设氢含量
K3、
第四预设氢含量
K4
,且
K1

K2

K3

K4
;预先设定第一预设调整系数
k1、
第二预设调整系数
k2、
第三预设调整系数
k3、
第四预设调整系数
k4

1.1

k1

k2
>1>
k3

k4

0.9
;当
K0≥K1
时,选定第一预设调整系数
k1
对二次调整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亚东吴磊曾勇胡庆云聂家强曾庆涛陈军罗威周军张国钦林啸姚春艳李晶刘静宜潘永全蔡祥谢元华喻长江李东升寇国旗王秀财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武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