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音盆的扬声器及其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964986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9 1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音盆的扬声器及其装配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音盆的扬声器及其装配方法、汽车音响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扬声器领域,涉及一种双音盆的扬声器及其装配方法

汽车音响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汽车音响系统安装在汽车内,具有播放或回放声音的功能

汽车音响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喇叭,一般包括高音扬声器

中音扬声器

低音扬声器及低音炮

对于安装于汽车上的扬声器或低音炮,减小其所占用的空间一直是汽车音响系统设计人员的目标之一

而目前的低音炮需要配置较大的容腔来满足中低音的发声要求

如专利
CN203047053U
公开的低音炮的安装结构,其中低音炮安装在车辆后备箱底板上的左部或者右部,低音炮包括箱体和扬声器,扬声器安装在所述箱体内,所述箱体的上板上形成有通孔,以便所述扬声器的声音能够通过该通孔向外发出

箱体包括下板

所述上板

两个侧板以及两个端板,两个所述侧板分别与所述下板和所述上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端板均与所述下板

所述上板

两个所述侧板固定连接,由此所述下板

所述上板

两个所述侧板和两个所述端板形成封闭的腔体

这类低音炮的箱体占用较大的空间,而且对安装位置的要求较为苛刻,大多需要放置在汽车的后备箱或扶手箱内等较大的车内空间中
>。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音盆的扬声器,在不额外配置箱体的情况下实现低音炮的功能,起到了增强低音的作用,且节省占用空间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双音盆的扬声器的装配方法以及具有其的汽车扬声器,其中的低音炮不需要额外设置箱体,占用空间小,而且在汽车上的装配较为灵活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音盆的扬声器,包括:盆架,其中空设置且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音盆,其外边缘连接于所述第一端部上,所述第一音盆具有正面和背面;第一音圈,其连接于所述第一音盆;第一磁路,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音圈沿一运动轴线往复运动;第二音盆,其外边缘连接于所述第二端部上,所述第二音盆具有正面和背面;第二音圈,其连接于所述第二音盆;及第二磁路,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音圈沿所述运动轴线往复运动;其中,所述第一音盆的背面和所述第二音盆的背面正对设置,所述第一磁路设置于所述第一音盆和所述第二音盆之间,所述第一磁路连接于所述盆架,所述第一磁路中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二磁路设置于所述第一磁路的所述安装槽中

[0005]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部通过所述第一音盆密封,所述第二端部通过所述第二音盆密封,以在所述盆架内形成容腔;所述第一音圈

第一磁路

第二音圈及第二
磁路均位于所述容腔中;所述盆架的侧壁上开设有将所述容腔和外界空气连通的透气孔

[0006]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路包括第一导磁碗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磁碗内的第一磁钢及第一前片,所述第一导磁碗的底部及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磁钢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对齐形成所述安装槽的全部或一部分;所述第一音圈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音圈的直径,所述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音圈的直径且小于所述第一音圈的直径

[0007]在一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磁碗的底部

所述第一前片及全部的所述第一磁钢上均开设有通孔,各所述通孔对齐形成所述安装槽

[0008]在一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磁路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磁碗的通孔及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磁钢的通孔内

[0009]在一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磁路和所述第一前片之间设置有磁屏蔽材料

[0010]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路和所述第二磁路之间设置有磁屏蔽材料

[0011]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音圈上开设有第一气流孔以将所述第一音圈内外的空间连通;所述第二音圈上开设有第二气流孔以将所述第二音圈内外的空间连通

[0012]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音圈通过第一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音盆,所述第一支架具有贴合在所述第一音盆的背面上的顶部及自所述顶部向下延伸的第一凸缘,所述第一音圈的顶部套在所述第一凸缘上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音圈通过第二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音盆,所述第二支架具有贴合在所述第二音盆的背面上的底部及自所述底部向上延伸的第二凸缘,所述第二音圈的底部套在所述第二凸缘上并固定连接

[0013]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扬声器还包括第一定位支片,所述第一定位支片的内边缘固定在所述第一音圈上而外边缘固定在所述盆架上;所述扬声器还包括第二定位支片,所述第二定位支片的内边缘固定在所述第二音圈上而外边缘固定在所述盆架上

[0014]在一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盆架包括外筒及内筒,所述第一音盆及所述第二音盆分别连接在所述外筒的两个端部上,所述外筒上开设有一或多个透气孔;所述内筒通过多个间隔布放的连接筋连接于所述外筒的内壁上,所述第一磁路固定设置在所述内筒中,所述第一定位支片的外边缘及所述第二定位支片的外边缘分别连接在所述内筒的两个端部上;所述内筒的上端部的直径大于其下端部的直径

[0015]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盆架上设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一音圈的引线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二音圈的引线电连接于所述第二接口;或,所述第一音圈的正极引线和所述第二音圈的正极引线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一音圈的负极引线和所述第二音圈的负极引线电连接于所述第二接口;或,所述第一音圈的引线和所述第二音圈的引线串联后连接于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之间

[0016]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音盆包括平板状的第一音盆主体,所述第二音盆包括平板状的第二音盆主体,所述第一音盆主体和所述第二音盆主体相互平行,且在初始状态时均垂直于所述运动轴线

[0017]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所述的扬声器的装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第一磁路安装在所述盆架的内筒中;将所述第一音圈固定在所述第一音盆上;
将所述第一音圈插入所述第一磁路的第一磁间隙中,并将所述第一音盆的外边缘固定在所述盆架的外筒的第一端部上;将所述盆架上下翻转,将所述第二磁路放置在所述第一磁路的安装槽内;将所述第二音圈固定在所述第二音盆上;将所述第二音圈插入所述第二磁路的第二磁间隙中,并将所述第二音盆的外边缘固定在所述盆架的外筒的第二端部上

[0018]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又一种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音响系统,包括低音炮,所述低音炮采用所述的扬声器

[0019]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双音盆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盆架,其中空设置且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音盆,其外边缘连接于所述第一端部上,所述第一音盆具有正面和背面;第一音圈,其连接于所述第一音盆;第一磁路,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音圈沿一运动轴线往复运动;第二音盆,其外边缘连接于所述第二端部上,所述第二音盆具有正面和背面;第二音圈,其连接于所述第二音盆;及第二磁路,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音圈沿所述运动轴线往复运动;其中,所述第一音盆的背面和所述第二音盆的背面正对设置,所述第一磁路设置于所述第一音盆和所述第二音盆之间,所述第一磁路连接于所述盆架,所述第一磁路中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二磁路设置于所述第一磁路的所述安装槽中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通过所述第一音盆密封,所述第二端部通过所述第二音盆密封,以在所述盆架内形成容腔;所述第一音圈

第一磁路

第二音圈及第二磁路均位于所述容腔中;所述盆架的侧壁上开设有将所述容腔和外界空气连通的透气孔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路包括第一导磁碗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磁碗内的第一磁钢及第一前片,所述第一导磁碗的底部及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磁钢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对齐形成所述安装槽的全部或一部分;所述第一音圈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音圈的直径,所述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音圈的直径且小于所述第一音圈的直径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磁碗的底部

所述第一前片及全部的所述第一磁钢上均开设有通孔,各所述通孔对齐形成所述安装槽
。5.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路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磁碗的通孔及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磁钢的通孔内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路和所述第一前片之间设置有磁屏蔽材料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路和所述第二磁路之间设置有磁屏蔽材料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音圈上开设有第一气流孔以将所述第一音圈内外的空间连通;所述第二音圈上开设有第二气流孔以将所述第二音圈内外的空间连通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音圈通过第一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音盆,所述第一支架具有贴合在所述第一音盆的背面上的顶部及自所述顶部向下延伸的第一凸缘,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鹏董占青顾晗煜汤振宇何敏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上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