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声装置及车辆扶手箱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86900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8 16: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声装置及车辆扶手箱系统。该发声装置包括支架、第一发声单元、第二发声单元及单个导磁碗,第一发声单元包括第一音盆、第一音圈、第一前片及第一磁钢,第二发声单元包括第二音盆、第二音圈、第二前片及第二磁钢,单个导磁碗具有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沿振动轴线方向布置;第一发声单元和第二发声单元分别位于导磁碗的相对两侧,第一前片及第一磁钢设置在第一容腔中并形成供第一音圈的另一端部插入的第一磁间隙,第二前片及第二磁钢设置在第二容腔中并形成供第二音圈的另一端部插入的第二磁间隙。该发声装置能够获得相当于两个扬声器的音效的前提下,减小振动轴线方向上的尺寸(高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扬声器领域,涉及一种发声装置及车辆扶手箱系统


技术介绍

1、车载音频系统是车辆多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目前,在车载音频系统的设计中,在前排驾驶位和副驾驶位的中间位置需要放置两个中音扬声器,一个中音扬声器的发声面面向驾驶位,另一个中音扬声器的发声面面向副驾驶位,两个中音扬声器各自接电运作,以分别向左右两侧辐射声音。在横向空间上,两个单独的中音扬声器堆叠使用,横向上的整体尺寸较大,需要占用较多的横向空间,牺牲了一部分驾驶位和副驾驶位的空间,对前排的空间感有一定的影响;此种方式对前排空间布置提出了挑战,且不利于控制成本,安装也较为复杂。尽管也有一些设计取消前排中间位置的两个中音扬声器布置,从而保住驾驶位和副驾驶位的空间需求,但车载音频系统的整体音效变差,体验感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声装置,能够获得相当于两个扬声器的音效的前提下,减小振动轴线方向上的尺寸(高度),节省空间和成本,适宜应用在车辆的车载音频系统中。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采用这种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及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第一发声单元和第二发声单元,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声单元沿所述发声装置的振动轴线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个导磁碗包括环形导磁件及分隔板,所述分隔板设置在所述环形导磁件的中部以将所述环形导磁件围合的空间分隔为所述第一容腔和所述第二容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导磁件为中空且两端开放的筒体状,所述第一容腔和所述第二容腔分别具有开放的一端,所述第一容腔和所述第二容腔相互独立或相互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及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第一发声单元和第二发声单元,所述第一发声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声单元沿所述发声装置的振动轴线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个导磁碗包括环形导磁件及分隔板,所述分隔板设置在所述环形导磁件的中部以将所述环形导磁件围合的空间分隔为所述第一容腔和所述第二容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导磁件为中空且两端开放的筒体状,所述第一容腔和所述第二容腔分别具有开放的一端,所述第一容腔和所述第二容腔相互独立或相互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导磁件上开设有多个卡槽,所述分隔板具有多个向外凸出的外凸部,所述外凸部卡接于所述卡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自所述环形导磁件的一端沿所述振动轴线延伸至所述环形导磁件的中部;所述外凸部的形状配置为仅允许所述外凸部沿所述振动轴线进出所述卡槽。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为垂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贤良唐建峰陆明伟张圆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上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